作戰概念

波斯灣地區GPS受干擾對區域安全之影響
瀏覽數
671
2025.06.20
作者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 江炘杓 助理研究員

波斯灣地區GPS受干擾對區域安全之影響

關鍵字:電子戰、GPS干擾、欺騙式干擾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以色列與伊朗軍事衝突升級,GPS訊號受嚴重干擾,對國際航運安全造成直接影響。以馬紹爾籍前泰恩號(Front Tyne)油輪為例,6月15日航經波斯灣,其自動識別系統(AIS)一度顯示位於俄羅斯的大麥和甜菜田裡,後來又靠泊於伊朗內陸小鎮,之後在波斯灣海域來回跳動,反映當地導航系統極不穩定。[1]

技術背景與影響範圍


GPS干擾可能源自電子戰手段(如伊朗或以色列部署的GPS欺騙裝置),通過發射虛假衛星信號,使接收設備定位錯誤。例如「駛上內陸」的幽靈座標即為典型欺騙(spoofing)特徵,而非單純訊號中斷。波斯灣海域是全球石油運輸咽喉要道(原油海運占全球1/3,液化天然氣海運占全球1/5),[2]航經該海域船舶AIS出現異常,居波斯灣活躍商船的顯著比例,干擾事件持續將加劇能源供應鏈風險。

案例分析與可能目的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顯示,前泰恩號油輪的船位從波斯灣跳轉至俄羅斯農田、伊朗內陸、再返回海域,船舶異常軌跡顯示干擾源可能動態調整欺騙策略,而非固定模式。以伊雙方可能通過GPS干擾技術掩護各自採取的軍事行動。例如,基於飛彈攻擊與防禦目的需要。卻因此造成國際航空器與船舶導航功能受到波及,從而增加飛航風險。

GPS干擾的持續時間取決於干擾源類型、技術能力、區域衝突動態以及國際壓力等因素,本世紀以來曾出現以下幾種情況:

GPS受干擾案例分析表

資料來源:江忻杓整理網路公情製表。

干擾GPS的不利影響


GPS干擾成本低廉,但造成廣泛混亂的效果顯著,這對干擾方有利,但對地區安全與經濟活動卻帶來不利影響:

一、安全風險:AIS失靈可能導致船舶碰撞或誤入禁航區(例如,伊朗革命衛隊控制水域)。

二、經濟影響:

(一)保險費率上漲:戰爭風險保險(WRI)已因「紅海危機」飆升,波斯灣GPS干擾將進一步推高成本。

(二)增加運費成本:若干擾事件持續,部分船東基於安全考慮,可能繞航非洲,拉長航程,增加運費成本。

(三)油源地區戰爭風險促使國際油價飆升。

未來可能動向評估


一、技術反制:部分船舶可切換至北斗或格洛納斯(GLONASS)等備用導航系統,但多數飛機和商船目前仍依賴GPS。

二、局勢升級:以伊軍事衝突持續,可能觸發美國或盟友軍事回應。例如,美國三支航艦打擊支隊已經集結中東周邊海域(東地中海和阿拉伯海)。[3]

三、外交角力: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波斯灣沿岸國家可能出面斡旋,避免航運危機衝擊各該國港口經濟。

此次波斯灣地區GPS干擾事件是現代混合戰的典型案例,將民用基礎設施捲入地緣衝突。短期內航運業需強化備用導航方案,長期則突顯波斯灣航線的脆弱性,可能會加速全球供應鏈多元化布局。


[1] Anna Hirtenstein, “Oil Tankers Near Iran Appear to be in Rural Russia as Signals Jammed,” Reuters, June 18, 2025, https://www.reuters.com/world/middle-east/oil-tankers-near-iran-appear-be-rural-russia-signals-jammed-2025-06-17/.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