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防產業

美國太空軍強化作戰韌性之軍民整合策略研析
瀏覽數
1025

美國太空軍強化作戰韌性之軍民整合策略研析

關鍵字:美國太空軍、軍民整合、太空作戰韌性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前言


隨著太空成為人類的「新疆界」與「戰略高地」,各軍事大國無不競相投入資源進行研究與探索,期盼將太空建設成「國防第一線」,為太空與地表作戰提供有利的攻防態勢。雖然國際社會普遍反對「太空軍事化」,但美俄與中國等國家仍積極發展太空能力,以期在未來爭奪「制太空權」時取得壓倒性優勢。由於太空資產價格昂貴、部署不易具高脆弱性,建立並保有韌性就直接關係著太空軍事行動的成敗。本文將分析美國太空軍透過軍民整合用以強化作戰韌性的策略與作為。

一、引進商用太空技術彌補軍用技術缺口


太空資產的研發與部署需要大量資金,加上存在著高度的技術風險,在國防資源有限情況下,僅靠有限國防經費支應將會無以為繼。為化解資金與技術挑戰,美國太空軍積極引進商用太空技術,並將具韌性且即時的太空指揮管制、太空系統網路防禦、具韌性的衛星指管架構與不間斷且具韌性的情監偵等商業技術列為優先項目。[1]透過引進項目不難發現,美國太空軍將建構作戰韌性列為首要考量,這是未來太空作戰面臨的最嚴苛挑戰。此舉除可快速填補現有能力缺口、提升太空系統韌性外,亦有助美國保有對競爭者的技術優勢。此外,民間業者的高效率與創新精神,可進一步加速太空軍的裝備研發與部署進程。

二、成立辧公室強化與業界的合作與協調


2023年3月,太空司令部在位於科羅拉多泉(Colorado Springs)的總部設立「商業整合辧公室」(Commercial Integration Office),用以強化其與民間太空業者的協調與合作。[2]該辧公室設有兩個單位執行相關業務,一是位於科羅拉多州施里弗太空部隊基地(Schriever Space Force Base)的「聯合商業運營小組」(Joint Commercial Operations Cell),另一係位於加州范登堡太空部隊基地(Vandenberg Space Force Base)的「商業整合小組」(Commercial Integration Cell)。前者負責敵人反太空活動及時與精確情資,並整合業界與盟友能力,在非機密層級對作戰與戰略目標提供最大支援;後者協助太空司令部與民間業者進行作戰和技術交流,俾能快速對太空事件進行回應,提升太空覺知與強化作戰韌性。[3]透過與民間太空業者的持續交流,可獲得較引進商用科技更多好處,太空軍能獲得符合作戰需求的系統性解決方案,對作戰韌性提升具有重大價值。[4]

三、提供研發資金並強化太空供應鏈韌性


2021年,美國太空軍啟動「軌道先鋒」(Orbital Prime)計畫,投入資金協助民間企業開發太空技術,包括太空碎片清除與在軌服務、組裝和製造技術,期能透過商業太空經濟生態建構,確保太空資產安全運作。為能順利進行這項計畫,美國太空軍除資金支持外,同時亦提供測試與監管等各項協助。[5]此外,太空軍亦積極爭取國會撥款,推動民間業者從事商業監視、偵察與追蹤等服務。[6]鑑於航太供應鏈對太空作戰的重要性,[7]太空系統司令部(Space Systems Command)下設一個專責團隊,密切監控太空供應鏈面對的風險,特別是長交期零件(long-lead parts)供應鏈穩定。太空司令部並透過與國內業界與美國盟友合作,確保其能提供美軍作戰所需能力。[8]

結語


近年來,美國太空軍積極推動商業整合戰略,致力排除商業技術運用於軍事領域的各項障礙,期能更快地將商業能量轉化成為太空作戰能力。這些舉措的深層意涵在於完善並強化太空作戰韌性。相較傳統作戰領域,太空作戰韌性的建立需要長期與巨大投資,已非國防部門單獨所能為功。隨著商用太空技術發展日新月異,美太空軍透過軍民整合途徑強化作戰韌性,不僅提升國防資源效益,亦成為各國發展太空作戰能力的重要參考。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