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戰略

從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談起
瀏覽數
796
2025.03.06
作者
王綉雯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王綉雯 助理研究員

從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談起

關鍵字:台積電、人工智慧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我國半導體晶片製造龍頭台積電於3月4日宣布,除正進行的650億美元對美投資之外,另加碼1,000億美元的投資,包括興建三座新晶圓廠、兩座先進封裝設施,以及一間主要研發團隊中心。這將使台積電在美總投資金額高達1,650億美元,成為美國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單項外國直接投資案。美國總統川普於美國時間3月3日和台積電董事長魏哲家在白宮共同發布此重大消息,引發全球熱議。

各方專家紛紛從半導體產業、財經影響、矽盾安全等角度提出專業分析,大致上有「繳保護費說」、「避免關稅說」、「台積電變成『美積電』說」,在野黨甚至認為這將是造成我國資金人才外流、執政黨賣掉「護國神山」的「重大國安危機」。然而,若能撇除政治語言,回歸事實看待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或可得出較冷靜的看法。

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深化台美鏈結


眾所周知,全球半導體產業無論技術或設備均源自美國,且美國半導體總產值至2022年仍占全球半導體產值48%。[1]這也是美國有能力對中發動出口管制、說服盟友聯合圍堵中國半導體發展的主要原因。我國雖有台積電在晶片製造領域位居世界第一,且有聯發科在IC設計、日月光等在封測領域的傑出表現,但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主要位於中下游,仍須充分和上游美國大廠合作。

為此,台積電雖然基於川普總統的政治考量和關稅脅迫不得不增加對美投資,但無疑可更加深化台美半導體合作關係。特別是台積電此次擴大投資之主要目的,除了強化美國半導體生態系、完善美國國內AI供應鏈之外,亦將以研發中心深化與美國領先的人工智慧(AI)和科技創新公司之結合,[2] 可說是提前參與美國未來AI發展之布局。

另一方面,不同於烏克蘭可能必須和美國簽訂稀土開發協議,引美國企業進入國境以確保烏克蘭安全,台積電擴大赴美投資,至少在美國具有先進晶片製造能力並可滿足其內市場需求之前,台積電都不能受到任何戰火摧殘或損傷。這或許即是川普總統3月3日記者會中,認為中國孤立或入侵台灣會是一場災難,且若台灣出事會有很大影響之主要考量。[3]更何況,供應鏈的遷移或設立非短時間內可見成效,在美國具備先進晶片製造能耐之前,我國若能減少內耗,仍有時間協助產業進行次世代半導體技術如AI及量子技術等之布局。

擴大赴美投資意在人工智慧


從台積電的公開聲明可看出,其擴大赴美投資之最主要目的是參與人工智慧之發展。這充分顯現其做為世界第一晶片製造龍頭應有的格局和思維。特別是台積電也指出,不限於鳳凰城,其在華盛頓州另有晶圓廠、德州和加州也都設有設計服務中心。[4]這是否意謂台積電未來可能參與美國AI基礎設施建設(「星際之門Stargate」計畫),值得後續觀察。但台積電此舉若能發揮領頭羊作用,帶動我國相關產業參與美國甚或全球非中AI基礎建設,對於我國產業和經濟發展將有莫大貢獻。

此外,面對川普總統善於揮舞美國經濟和金融實力來號令全球,我國或可考慮預先布局未來的「無人戰爭」,針對美國AI軍事應用進行早期投資或資助,研發國防相關的軟硬體或機器人等,以強化我國未來面對中共種種無人戰術的防衛能量。




[1] SIA, “2023 Fcatbook,” p.3, https://www.semiconductors.org/wp-content/uploads/2023/05/SIA-2023-Factbook_1.pdf.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