檢視中國近交遠攻「周邊工作」戰略倡議
2025.05.08
瀏覽數
811
壹、前言
中共中央為因應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新關稅戰,2025年4月8至9日在北京召開「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由習近平親自主持,國務院總理李強等其他六位中央政治治局常委與國家副主席韓正全員出席,會議規格之高引人側目。會議聚焦於習近平確立「周邊工作」的目標任務與思路舉措,強調「要聚焦構建周邊命運共同體,努力開創周邊工作新局面」。會議指出,「周邊是實現發展繁榮的重要基礎、維護國家安全的重點、運籌外交全域的首要、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關鍵。」會議對建構「周邊命運共同體」做出具體部署,「要與周邊國家鞏固戰略互信,支援地區國家走穩自身發展道路,妥善管控矛盾分歧;深化發展融合,構建高水平互聯互通網路,加強產業鏈供應鏈合作;共同維護地區穩定,開展安全和執法合作,應對各類風險挑戰;擴大交往交流,便利人員往來」。[1]
由戰略互信、產業供應鏈,乃至人員往來,習近平的「周邊命運共同體」倡議,可視為北京在異中求同下,確立「周邊工作」在當前中國對外政策的優先性與全面性地位。劍及履及地,習近平隨後於4月18至19日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進行國事訪問。這是習近平在2025年元首外交的「開篇之作」,同時也被北京視為其落實「周邊工作」的一次重大外交行動。在美中貿易戰升高陷入僵局之際,習近平無視川普多次要求直接對話呼籲,反而積極地強調「周邊工作」優先性,中國著眼地緣戰略由近而遠,從建立有利國際戰略環境先著手,為中美長期對抗鬥爭準備。
貳、安全意涵
一、以周邊戰略作為全球抗美聯盟的起手式
面對川普關稅極限施壓與運用,中國此次毫不退讓針鋒相對的「貿易戰狼」應對,讓雙邊競爭由過去風險管理升級至「脫鉤」對抗,美中無硝煙戰爭持續升級。川普唯利是圖、以金錢為中心的世界觀,展現於他極大化運用關稅,不分敵友作為施壓與談判工具。川普視金錢為萬能的國際政經操作思維,不僅嚴重損傷美國作為西方世界領導者的正當性,也將大幅地弱化美國在國際社會的政治影響力;同時也提供美國在國際社會最主要競爭對手中國進行國際統戰抗美的運作空間。在全球陷入川普關稅施壓風暴之際,中國一方面選擇當出頭鳥與川普政府正面對槓,另方面立起爐灶凸顯「周邊工作」重要性,此可視為是中國企圖藉此建構全球抗美統一戰線的起手式。
危機也可能是機遇。北京此刻提周邊戰略,明顯是為因應川普所導致國際亂象,希望藉力使力以期化危機為轉機。儘管北京在「中共中央周邊工作會議」並未點名美國為「周邊工作」的主要對手,不過2025年4月18日中國外交部長王毅發表〈親誠惠容行大道,命運與共開新篇〉專文,闡述習近平對越南、馬來西亞、柬埔寨三國國事訪問,文中以「團結合作,堅守公平正義人間正道」為題指出,「此訪的一個重要背景是國際局勢動盪加劇、亂象頻出。美國隨意加徵關稅,無視國際規則,大搞唯我獨尊。東南亞國家首當其衝,擔憂世界經濟前景,不願叢林法則回歸」。他強調,「面對單邊霸凌,中國的選擇和擔當,不僅是為了維護自身正當權益,也是為了維護包括廣大中小國家在內的國際社會共同利益,更是為了捍衛國際公平正義」。[2]面對美國川普政府透過關稅的全球極限施壓,中國的周邊戰略,從拉攏近東南亞「全球南方國家」開始,企圖在國際社會建構反制川普政府霸權主義與單邊主義的正當性。
二、展現與美國並肩而立大國地位的企圖
將反霸權與反美做連結,北京企圖藉由周邊戰略,建立所謂「新時代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的典範。透過正面對決川普對等關稅,北京高舉擁護多邊主義與全球主義大纛,凸顯川普蠻橫的「美國優先」單邊主義與保護主義,藉以建構中國具有足夠能力與意願成為與美國比肩而立的大國地位。習近平在周邊工作會議提出「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強調「目前我國同周邊關係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時期,同時也進入周邊格局和世界變局深度連結的重要階段」。對北京而言,這裡所謂「世界變局」指的就是美國川普第二次上台後,華府挾美國全球超強國力恣意而為的單邊主義,正嚴重衝擊自冷戰結束後,由美國及其西方盟友所主導的國際秩序。美國在歐洲重要盟友德國總統史坦麥爾(Frank-Walter Steinmeier)批評川普政府,「新的美國政府和我們有著不同的世界觀⋯⋯這種唯一主導規範式的世界觀,不符合國際社會的利益」。他同時批評川普新政府,「無法無天絕對不可以成為世界新秩序的典範」。[3]
川普極大化關稅的全面施壓舉措,已成為「美國優先」單邊主義下不考慮國際社會既定規則、既定的夥伴關係和信任的新典範,影響所及導致美國在國際社會形象一蹋塗地。中國藉此契機見縫插針,全力打擊美國領導者形象與地位。王毅在詮釋「親誠惠容周邊外交理念」時指出,「習近平主席以大國擔當發出維護自由貿易、反對單邊霸凌、建構人類命運共同體的正義之聲,為各國團結合作注入信心與勇氣」。他表示,「值此危機時刻,世界渴望穩定與方向感,周邊國家期待中國展現領導力,提供確定性」。[4]中國正面迎擊川普飽受批評的對等關稅,企圖藉此成為國際社會的抗美共主地位,進而期待在印太乃至全球能認可中國可以成為美國領導之外的另類選擇。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將積極運用大國主場優勢反制境外勢力
習近平周邊優先戰略,展現北京將致力運用主場優勢,透過近交遠攻,先立足亞洲、再放眼世界,圖謀成為全球強權的大戰略規劃。習近平在中央周邊會議即指出,「以建設和平、安寧、繁榮、美麗、友好『五大家園』為共同願景,以睦鄰、安鄰、富鄰、親誠惠容、命運與共為理念方針,以和平、合作、開放、包容的亞洲價值觀為基本遵循,以高品質共建『一帶一路』為主要平台,以安危與共、求同存異、對話協商的亞洲安全模式為戰略支撐,攜手周邊國家共創美好未來」。[5]王毅說明習近平四月的東南亞三國行時指出,「(此行)樹立了中國同東南亞國家關係史上新的里程碑,凸顯了中國同周邊國家同舟共濟、攜手合作的真誠願望,釋放了中國堅定捍衛多邊主義和國際貿易規則的強烈信號,在變亂交織的國際形勢中彰顯了大形象」。他並稱習近平的周邊訪問是「從全球視野看待周邊,以周邊外交輻射全球」。王毅強調,「全球化已進入『亞洲時刻』,世界的重點正在轉向亞洲,中國是重要引擎」。[6]由此可見,中國正將其全球佈局戰略聚焦於亞洲,並企圖透過和平、繁榮、發展、開放、包容等普世價值,一方面強化與區域國家的利益連結,另方面透過地緣主場優勢凸顯中國是亞洲強權的特殊地位。
事實上,自習近平上台以來,周邊外交即為北京經營重點。2013年10月,習近平在周邊外交工作座談會上強調,「無論從地理方位、自然環境或相互關係看,周邊對我國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中共十八大以來,習近平就提出「親誠惠容」的周邊外交理念,而十八大、十九大、二十大後「元首外交」的首次出訪選擇也都是周邊國家,此可見中國對周邊經營的重視。中國透過「一帶一路」與周邊25國簽有合作協議,同時是周邊18個國家的最大貿易夥伴,中國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可見一般。此外,中國透過多邊與雙邊合作對話機制,以「求同存異」方式,強化中國在區域安全角色涉入,例如「中越、中馬一致同意妥善處理海上問題,反對外來干擾,攜手維護區域和平穩定」。周邊外交與中國特色大國外交理念息息相關,王毅就毫不掩飾表示,「大國與周邊如何相處,是國際關係的重要命題,折射出大國的世界觀、秩序觀和價值」。[7]中國以大國之姿俯視周邊國家的傲慢,同時想藉由大國在區域影響力排除境外勢力的「門羅主義」區域秩序觀,也在王毅的「大國與周邊」認知中暴露無遺。
二、周邊戰略正面迎擊川普全球戰略轉移
北京在中美關稅戰進行得如火如荼之際高舉周邊戰略,明顯在於反制川普政府將全球戰略重心轉移至印太地區,不過這也將讓中美兩強競爭白熱化。川普政府上台後,強勢施壓烏克蘭和談,企圖藉由終止俄烏戰爭,瓦解中俄聯盟以孤立中國,讓美國得以抽身於歐洲安全事務,專注於反制中國崛起後的威脅挑戰。此川普政府新的全球戰略布局,主要是針對中國而來,其定位中國為最大安全威脅,同時將全球戰略重心由歐洲轉移至印太地區以因應此威脅。
美國《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3月31日揭露,美國國防部長赫格塞斯(Pete Hegseth)簽署的內部備忘錄明確指出,美軍將「嚇阻中國奪取台灣」列為首要任務。赫格塞斯在文件中寫道,「中國是美國國防部唯一『步步進逼的威脅』(pacing threat),而阻止中國奪取台灣成為既成事實(fait accompli),並守護美國本土,是國防部唯一『步步進逼的情勢』(pacing scenario)」。文中也指出川普願景,要美軍為了可能與中國爆發的戰爭,做好準備並贏得勝利。[8]無獨有偶的是,美國《福斯新聞》(Fox News)4月17日報導,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局長雷克里夫(John Ratcliffe)在一份內部備忘錄中表示,中國是中情局所要應對的首要目標。他警告說:「在我們國家歷史上,沒有任何一個對手比中國對我們構成的挑戰更嚴峻,也沒有任何一個戰略競爭對手比中國更有實力」。[9]川普政府對中國圍堵是全面性的,不只在安全上,在經貿亦是如此。根據美國《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報導,美國對中國的高關稅極限施壓,「就是在國際層面孤立中國經濟,盡可能降低北京在貿易談判中的籌碼」。[10]北京著重周邊戰略重要性,正反映當前美中雙強在中國周邊地區角力的升高態勢,以及中國決意正面迎擊華府戰略轉移威脅的嚴肅性。
三、周邊戰略願景面臨理想與現實挑戰
面對美國在中國周邊的針對性侵門踏戶,北京當局在地緣戰略上,先要能鞏固周邊安全,同時利用主場優勢極大化其對周邊國家的影響力,以反制美國的圍堵進逼。儘管北京當局吹捧習近平東南亞三國行收穫滿滿,稱「既體現發自內心的友好情誼,也釋放高度重視對華關係的明確信號」。不過事實上,北京精挑細選的越南、馬來西亞與柬浦寨,儘管在經貿上都極度依賴中國,但在川普對等關稅議題上(課徵越南46%、馬來西亞24%、柬浦寨49%),明顯採取避險策略(hedging strategy),不選邊站隊支持北京的抗美立場,以免被川普政府針對報復。在習近平與東南亞三國發表聯合公報高調反對霸權、反對單邊主義並簽訂洋洋灑灑數十項合作計畫後,越南隨即表態與美國有「獨特紐帶關係」,盡顯其「竹子外交」多方示好之避險立場,還要嚴打中國製品「洗產地」,考慮購買美國F-16戰機應對中國在南海的威脅,並與來訪日本首相石破茂談「中國的海上威脅」[11]。中國鐵桿夥伴柬埔寨政府,則將修改法規以避免成為洗產地的「中轉站」,同時開放美國盟友日本軍艦停泊中國投資興建的軍港。[12]
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夫人何晶則是轉發文章,嘲諷習近平拉攏周邊國家企圖。文章內容直指中共總書記習近平執政12年來「一直表現得像個黑幫老大」,如今卻希望關稅戰受害的東南亞鄰國把他當成朋友和夥伴,還展開魅力攻勢,顯得滑稽可笑。[13]儘管中國急欲拉攏周邊國家,特別是那些經貿依賴中國的「全球南方國家」,不過中國對外擴張主義構成周邊區域安全最大威脅,再加上美國透過經貿與軍事於印太區域的強勢存在反制中國影響力,北京的睦鄰周邊戰略與侵略性對外擴張主義相互矛盾,其周邊規劃只能說,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理想與實際仍有很大差距。
[1] 〈中央周邊工作會議在北京舉行習近平發表重要講話〉,《中國外交部》,2025年4月9日,https://www.mfaa.gov.cn/web/zyxw/202504/t20250409_11590690.shtml。
[2]〈親誠惠容行大道,命運與共開新篇〉,《中國外交部》,2025年4月18日,https://www.mfa.gov.cn/web/wjbz_673089/zyjh_673099/202504/t20250418_11598238.shtml。
[3]〈德國總統:新美國政府世界觀不符國際社會利益〉,《中央通訊社》,2025年02月15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2150030.aspx。
[4]同註2。
[5]同註1。
[6]同註2。
[7]同註2。
[8] 〈美機密曝嚇阻中國奪台為頭號任務 華郵:台灣安心了但也驚訝〉,《上報》,2025年4月1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227190。。
[9] “CIA Director Says China is #1 Priority, Poses Biggest Challenge from Adversary in US History,” Fox News, April 17, 2025, https://www.foxnews.com/politics/cia-director-says-china-1-priority-poses-biggest-challenge-from-adversary-us-history.
[10] 〈對中關稅一口氣漲到245%,川普到底想幹嘛?《華爾街日報》獨家:他想用關稅孤立中國〉,《風傳媒》,2025年4月16日,https://reurl.cc/eMkV97。
[11] 〈中國強化「可靠夥伴」形象東南亞爭取拓展戰略空間〉,《聯合早報》,2025年4月18日,https://www.zaobao.com.sg/news/sea/story20250418-6210212;〈習近平前腳剛走!日首相石破茂訪越南談「中海上威脅」〉,《東森新聞》,2025年4月28日,https://reurl.cc/AM3bKp;〈越南改用美軍機?傳擬採購F-16V 估至少24架〉,《自由時報》,2025年4月24日,https://def.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5021493。
[12] 〈才和習近平會面,越南下令嚴打中國製品「洗產地」、柬埔寨也喊修法不當中轉站,就怕美再來這招!〉,《今周刊》,2025年4月23日,https://reurl.cc/bWmN7l;〈砸錢還被打臉!中國斥資整建柬埔寨海軍基地.送軍艦 日艦緊接靠港〉,《Newtalk新聞》,2025年4月20日,https://reurl.cc/NYxNqn。
[13] 〈李顯龍夫人轉貼文:習近平執政12年 表現像黑幫老大〉,《中央通訊社》,2025年4月21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504210317.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