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運用資通訊大數據手段圍堵武漢肺炎
2020.02.21
瀏覽數
169
壹、新聞重點
為因應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下稱武漢肺炎)疫情,中國湖北省武漢市自2019年底首先宣布「封城」措施,力圖圍堵。然而,隨著各地陸續爆發疫情與社區感染,截至2020年2月20日止,中國已有4省及北京、上海、深圳、廣州在內超過80個城市實施「封城」與「社區封閉式管理」措施,政策同樣適用於農村地區,顯見情勢之嚴峻。在2月3日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時,習近平指示「加強疫情監測」。2月6日,中國工信部科技司向人工智慧(AI)研究機構與企業等發出倡議,要求相關單位在疫情發現、預警、防治等方面要有所作為。根據《華爾街日報》、《衛報》與BBC等撰文報導,中國政府已大量運用資訊技術應付疫情,政府亦同民間電信業者共同開發出手機應用程式以偵測民眾受病毒傳染的風險。本文以下分析之。[1]
貳、安全意涵
一、監控設備測溫篩查已發病者
武漢肺炎的主要發病特徵之一為發燒。準此,大規模清查業已體溫異常者是一重要關鍵。中國社會原已密布監控設備,在此脈絡下,運用相關設備反而成為利器。
當前,防疫單位可以透過在路口或是各類公共場所的攝影機檢測人群。亦有攝影機安裝於無人機、巡邏機器人與計程車等交通工具上。簡單而言,不同的人臉辨識(facial recognition)、步態識別(gait recognition)、體溫偵測系統與這些攝影機結合,並與雲端資料庫以及防疫通報系統連線。一旦機器偵測到有體溫過熱的民眾,便迅速紀錄、判讀民眾身分與其之前的活動軌跡,並自動與有關單位聯繫。從中共官媒在網路上釋出的影片可以看出,防疫單位還可以透過無人機上的擴音器向民眾喊話,要求對方配合防疫行動或離開現場;相關影片顯示無人機還會跟隨民眾直到他們返回室內。[2]
二、大數據協助查找無病徵患者
武漢肺炎疫情發展至今已經證實無病徵患者的存在,找出他們已經成為防止感染擴散的重中之重任務。在疫情爆發後,中國民眾幾乎人人皆使用的微信(WeChat)於原有的「公共服務」選項中新增了「疫情專區」欄。當使用者輸入城市地點後,當地的即時疫情、確診人員曾經活動過的範圍等資訊即會呈現出來。另外,幾乎所有城市與省分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也都新增相關功能,提供民眾查訊所在地的社區是否已有疫情案例、距離自己的所在地多遠等。上述這些平台並不只是發揮寄送即時資訊的功能,最重要的,是系統亦得受惠於民眾自我申報的資料,利用這些數據進一步精進其演算法。透過探查與建立確診者的接觸史等行動軌跡,判斷民眾是否可能為受感染的高風險族群,甚至是無病徵患者。
中國正不斷開發出多種軟體。儘管型式各異,其運作機制主要是透過整合不同類型的資料庫,以交叉比對的方式企圖計算出查訪對象受染的風險。目前已經看到中國當前在此方面的一些成果。例如,北京、上海、廈門等地均有社區使用語音機器人撥打電話,以問答的方式調查民眾的生活情況與行動,再自動比對周遭住戶是否已有確診者等,藉由一系列回答背後的資料庫演算找出高感染風險者。阿里巴巴亦推出「健康碼」應用程式,用戶可以透過填寫健康狀況、旅遊史與居住地等獲得系統產生的QR code。該code以「紅、黃、綠」三種等級標示用戶健康狀況。
此外,自2月8日起,中國國務院辦公廳電子政務辦公室、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中國電科集團以及華為、小米、vivo、OPPO等共同開發的「密切接觸者測量儀」也被推出。根據說明,民眾僅需透過姓名、電話號碼和身份證號碼就能查詢自己是否曾與確診患者有過密切接觸,並就風險程度獲得四種判斷:確診、疑似、密切接觸者、正常。凡屬於「密切接觸者」等級以上即有必要提高警覺,在家隔離或立刻通報有關單位。這類應用程式的誕生,意味著相關系統整合後,已掌握個別用戶的巨量資料。[3]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持續推動精準控疫
無論是「封城」或是「封閉式管理」,圍堵都將會是中國政府短期內為達到精準控疫的首要思維。接著,通過更多來自政府、企業以及不同來源的資料庫的整合後以及對病毒特徵的更深入分析,預計未來在識別無病徵患者的能力上將更為精確。然而,由於個人旅遊史、接觸史甚至更多面向的活動紀錄幾乎將被連結,已可預見未來將引發關於個資與人權被侵害的爭議。
二、國際社會反思中國的抗疫經驗
武漢肺炎對中國當前所造成的損害已然難以估計,然而隨著大規模人機互動(Human-Computer Interface, HCI)的純熟,亦催生自SARS後首次的AI實作控疫經驗。中國此後勢將不斷修正其演算法以因應抗疫圍堵的需要。儘管仍須進一步觀察其成效,但隨著中國以外的世界各地已經陸續爆發疫情、甚至開始建立隔離區的情況,國際社會對於中國採取的抗疫措施預料將有更多爭辯與反思。中國運用的相關技術與經驗勢必具備高度參考價值,俾有利各國制訂符合自身公共利益與疫情控制的政策。
[1]〈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通告〉,《長江網》,2020年1月23日,http://news.cjn.cn/sywh/202001/t3541195.htm;〈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時的講話〉,《新華網》,2020年2月15日,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20-02/15/c_1125578886.htm;〈工信部:發揮人工智能賦能效用抗疾疫情〉,《新華網》,2020年2月6日,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2/06/c_1125537392.htm;Lily Kuo, “More surveillance, tighter controls: China's coronavirus crackdown,” The Guardian, February 3, https://reurl.cc/K6NLlm; Zizan Lin, “China Marshals Its Surveillance Powers Against Coronavirus,”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4, 2020, https://reurl.cc/ZnpqVg; Yingzhi Yang and Julie Zhu, “Coronavirus brings China's surveillance state out of the shadows,” Reuters, February 7, 2020, https://reurl.cc/QpzGR0; "China launches coronavirus 'close contact detector' app," BBC, February 11, 2020, https://www.bbc.com/news/technology-51439401。
[2]〈防疫行動 中國求助AI及資料追蹤技術〉,《中央社》,2020年2月8日,https://reurl.cc/D1GRjO;〈從出入證到大數據 中國各地出奇招控管人員〉,《中央社》,2020年2月13日,https://reurl.cc/9z2jDX;〈AI技術助力企業各展其能 智能機器人站上抗疫前線〉,《人民網》,2020年2月13日,https://reurl.cc/dr6E1q;〈AI 測溫、無人機喊話、機器人防疫,科技抗疫超硬核!〉,《鍵聞CHAINNEWS》,2020年2月15日,https://www.chainnews.com/zh-hant/articles/346395601092.htm。
[3]Liza Lin,〈中國藉助健康評級應用控制新冠疫情期間人員流動〉,《華爾街日報》,2020年2月19日,https://reurl.cc/W4jQKL;〈新冠肺炎密切接觸者測量儀快應用正式上線〉,《新華網》,2020年2月12日,http://m.xinhuanet.com/gd/2020-02/12/c_112556342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