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與習近平首次通電話之觀察
2021.03.19
瀏覽數
197
壹、新聞重點
2021年2月10日(美國時間),白宮公布美國新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中國農曆年前夕首度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電話,並簡要公布其會談內容。同日,中國外交部也證實,習近平與拜登通電話,討論雙邊、區域及全球議題。事後,拜登對外表示,他與習近平進行了約莫長達2小時的電話會談。[1]透過拜登與習近平首次通話,有助了解兩國關係的未來發展。
貳、安全意涵
一、拜習通話象徵開啟雙方正式互動
一般而言,高層互動是觀察國家之間關係的重要標準,如兩國領袖間是否進行通話、是否有雙邊會面等。在歐巴馬(Barack Obama)政府時期,美國追求與中國發展正向關係,因此時任副總統拜登與習近平至少有8次公開會面,反映雙方都有意保持良好關係。拜登在2021年1月20日就任美國第46任總統後,華府曾示意拜登並不急著與習近平通電話。根據公開資料,拜登就任總統後,已經先後與加拿大、墨西哥、英國、法國、德國、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俄羅斯、日本、南韓、澳洲、印度等1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領袖或負責人通過電話,習近平則是拜登第12位通話的外國領導人,凸顯兩人通話是華府刻意安排後的結果。白宮的資料提及,拜登承諾將追求務實且結果取向的交往,特別是有助美國及盟邦人民利益時,意味拜登不排除與中國合作的可能性和機會。類似的,中國外交部公布的談話內容也顯示,習近平亦呼籲中美進行合作。這代表拜習通話對發展雙邊關係具有指標作用。
二、雙方公布通話內容仍有所保留且存在分歧
根據白宮所公布的資料,拜登選擇在中國農曆年前夕與習近平進行首次通話,帶有釋放正面態度的意涵。拜登向習近平解釋其政策優先順序:保護美國人民的安全、繁榮、健康,並確保自由且開放的印太地區;關切北京恫嚇且不公平的經濟行為、對香港的鎮壓、侵犯新疆的人權,以及在區域中逐漸武斷的行為,包括針對台灣的部分。白宮資料亦指出,拜登另與習近平交換有關因應新冠肺炎、全球健康安全、氣候變遷及防止大規模毀滅武器擴散等看法。不過,白宮提供的簡短說明,與拜登事後對外透露他與習近平進行將近2小時的電話會談,顯然不成正比。相較之下,中國外交部提供的說明較白宮的版本略多,除相互祝賀牛年快樂之外,習近平更訴求中美關係的合作,包含進行外交、經濟、金融、執法、國防等互動與恢復相關對話機制,並管控分歧,另觸及新冠肺炎、經濟復甦、區域安全等議題,也表明台灣、新疆及香港是中國的核心利益,呼籲美國尊重中國的立場。[2]儘管如此,雙方公布的內容都屬概略簡述,且各自宣示立場的成分居多。此外,白宮資料顯示,拜登有提及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的議題,但這部分卻沒有明確出現在中國外交部所提供的內容之中。
參、趨勢研判
一、美國將聯合全球民主盟邦與夥伴因應中國挑戰
拜登在競選與就職時都表明,其外交政策的主軸是重新恢復美國在世界的領導地位,也把中國視為美國的戰略挑戰。正如前述,拜登在與習近平通話之前,已經和11個國家和國際組織的領袖或負責人通過電話。這當中,拜登公開談及將與相關國家共同因應中國問題及挑戰的國家有英國、法國、德國、日本、澳洲等5國。[3]這意味拜登政府正逐步落實其政策主張,在國際上與重要的民主國家共同合作,應對中國崛起所帶來的威脅。
二、中國訴求改善及穩定中美關係
中國對於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對中政策多抱持負面評價。隨著拜登上台,北京顯然寄望華府改變對中國的立場,促進兩國關係正面發展。2月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便與美國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進行視訊會議,直言批評川普政府推動的反華政策,強調中美合作才是正道,既能解決問題,更有助世界和平穩定發展。楊潔篪也表達希望新上台的拜登政府能夠調整對中政策,恢復兩國的交往互動,管控分歧,並追求互利合作的機會及政策。2月6日,楊潔篪又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通電話,重申中美合作所帶來的巨大好處及利益,呼籲華府能採取合作立場,共同促進兩國關係的和平穩定。[4]換言之,北京仍希望中美關係能夠和平穩定,才符合中國的國家利益。
肆、政策建議
政府有關單位可持續關注美中高層互動的情況及對相關議題的立場,如拜登與習近平是否持續舉行電話會談、何時正式會面等;亦可關注雙方在經貿、印太、香港、新疆、台灣、健康安全、氣候變遷、防止大規模毀滅性武器擴散等議題上的互動。
[1] “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China,” White House, February 10,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2/10/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president-xi-jinping-of-china;〈習近平同美國總統拜登通電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1年2月11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853679.shtml。
[2] “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President Xi Jinping of China,” White House, February 10,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2/10/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president-xi-jinping-of-china.
[3] “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Call with Prime Minister Boris Johnson of the United Kingdom,” White House, January 23,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1/23/readout-of-president-joe-biden-call-with-prime-minister-boris-johnson-of-the-united-kingdom;“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President Emmanuel Macron of France,” White House, January 24,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1/24/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president-emmanuel-macron-of-france;“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Chancellor Angela Merkel of Germany,” White House, January 25,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1/25/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chancellor-angela-merkel-of-germany;“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Prime Minister Yoshihide Suga of Japan,” White House, January 27,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1/27/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prime-minister-yoshihide-suga-of-japan;“Readout of President Joseph R. Biden, Jr. Call with Prime Minister Scott Morrison of Australia,” White House, February 3,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2/03/readout-of-president-joseph-r-biden-jr-call-with-prime-minister-scott-morrison-of-australia.
[4] 楊潔篪,〈在同美中關係全國委員會舉行視頻對話時的講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1年2月2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850360.shtml;楊潔篪,〈楊潔篪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1年2月6日,https://www.fmprc.gov.cn/web/zyxw/t1851936.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