柒、台灣無人機供應鏈現況與安全盤點
2022.11.15
瀏覽數
1088
前言
俄烏戰爭爆發後,無人機在戰場上的運用彈性再次浮上檯面,在新聞中可以見到民用無人機在戰爭中除了仍能操作外,也具有其存在的價值。烏克蘭除藉由民間飛手操作的民用無人機來定位俄軍的車隊與高價值目標座標外,[1]民用無人機也成為記錄戰場時況的絕佳工具,在某些案例中,無人機還能成為保全戰爭罪行證據的有效工具。[2]俄烏戰爭中也顯示民用無人機在高強度軍事衝突中仍可保有相當操作空間,且憑藉著較軍用無人機更多的數量與飛手儲備(單就我國註冊在案的數字,就有 7.8 萬架民用無人機登記)[3]在我國臺澎防衛作戰想定中,確能形成守方優勢。但民用無人機因製造國的不同,仍存在著操作後台可能因政治因素遭到限制的疑慮,以在全球掌握超過七成市占的大疆無人機為例,[4]在俄烏戰爭中便傳出運用其「航空鏡」技術(AeroScope)來限制烏軍使用該公司旗下的無人機、或揭露使用大疆無人機的烏軍位置,以利俄方進行標定砲擊,[5]即便大疆聲明否認,稱其為電力與區域網路訊號問題,[6]但相關疑慮仍令使用者難以釋懷。
因此,保有純國產無人機產業鏈與產製能力,對國家韌性的延伸至關重要,本文藉由拆解無人機的主要次系統與零附件、軟體等組件,分析台灣目前民間的無人機製造廠商與其供應體系,進一步分析目前國內無人機產業的研發、製造能力與限制,以錨定出產業概況,並理解供應鏈可能的脆弱斷點與可能的補強作為。
目前我國常見的民用無人機大多為 2 公斤至 25 公斤左右的空拍機與農用噴藥無人機,另有用於競技娛樂使用的遙控飛機不在本文討論之列,特此說明。
[1]Evan Simko-Bednarski, “The Drone that Saved Kyiv was Piloted by a 15-year-old Boy,” New York Post, June 7, 2022, https://nypost.com/2022/06/07/the-drone-that-saved-kyiv-was-piloted-by-a-15-year-old-boy/?utm_medium=SocialFlow.
[2]羅苑韶,〈救了基輔的英雄! 15 歲少年用無人機定位阻擋俄軍入侵〉,《上報》,2022 年 6月 8 日,https://www.upmedia.mg/news_info.php?Type=3&SerialNo=146558。
[3]張曜麟,〈無人機 2 年註冊 7.8 萬人!考照及格率破 8 成 違規銳減、去年僅 4 件〉,《蘋果新聞網》, 2022 年 3 月 15 日 ,https://www.appledaily.com.tw/life/20220315/LCAM25LRKJFBXNNK7FIG36RNOY
[4]吳介聲,〈遍佈天空的威脅:國際紛禁大疆無人機,台灣警覺度不足?〉,《聯合報鳴人堂》,2020 年 12 月 22,https://opinion.udn.com/opinion/story/120611/5111890。
[5]〈一用大疆無人機就遭定位砲轟 烏克蘭海陸士兵不用了〉,《自由時報》,2022 年 4 月 10 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88410。
[6]孫宇菁,〈烏無人機偵察功能疑故障 中國大疆公司否認出手限制〉,《自由時報》,2022 年3 月 12 日,https://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38577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