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連結:第三章 日本近期西南群島防衛部署作為與民間反應.pdf
日本對其周邊安全環境惡化,不掩憂慮地表述在各種官方防衛文件,從位階最高的《國家安全保障戰略》(National Security Strategy)到每年刊行的《防衛白皮書》(Defense White Paper),皆明確指陳日本的安全環境正在急速惡化,而中國無疑是威脅最鉅者。《國家安全保障戰略》稱中國為「前所未有的最大戰略挑戰」(an unprecedented and the greatest strategic challenge),其下位之《國家防衛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以及《防衛白皮書》,乃至於政府官員的公開發言均採此敘述。
長期以來日、中兩國因釣魚台列嶼(日本稱「尖閣諸島」)之領土爭議而頻生齟齬。尤其近年來中國海警船長期現蹤釣魚台海域,滯留時間屢創紀錄,[1]甚至試圖追捕在該海域作業的日本漁船,引發日中海上執法機構屢海上對峙。
近年來臺海緊張升高,也令日本政府憂心,萬一臺海發生戰端,戰火將波及日本,尤其是地緣上接近臺灣的西南群島;若美國偕同日本介入臺海戰事,西南群島更可能成為中國的打擊目標。[2]再加上歐洲戰場上俄烏戰爭仍酣,而中東地區也戰火衝天,日本政府唯恐其他威權國家趁此機會生事。
在此危機意識之下,日本政府致力強化西南群島的防衛建設,以捍衛日本的安全利益,同時也關注臺海的和平與穩定。日本西南群島的防衛建設,對臺海和平與穩定具有高度戰略意涵;臺海一旦有事,西南群島將受影響,日本若因此將臺海有事認定為「存立危機事態」,[3]則日本在西南群島的防衛整備,將對日本的安全保障發揮重要作用。
近年中國軍事活動愈來愈接近,甚至侵犯日本海空域,僅就今年而言即有數起案例,例如 9 月 17 日,中國航艦「遼寧」號與其他 2 艘海軍艦艇進入日本鄰接水域,[4]挑動日本官民的敏感神經。今年 9 月 27 日,日本執政黨自由民主黨舉行總裁選舉,據日本媒體《琉球新報》在選前對參選的 9 位國會議員進行意見調查,其中有 5 位表態,支持增加在西南群島部署自衛隊,其理由便是「安保環境嚴峻」。[5]
本文旨在探究過去一年(2023 年 10 月至 2024 年 9 月),日本在防衛西南群島的防衛作為,包含人員部署、武器建置、軍事基建、國民保護等作為,以及日本民眾對於西南防衛規劃之複雜感受。
[1] 據日本政府統計,去(2023)年中國海警船現蹤釣魚台海域長達 352 天,2022 年為 336 天,2021 年為 332 天,2020 年為 333 天。日本海上保安廳,《海上保安レポート 2024》,2024年,https://www.kaiho.mlit.go.jp/info/books/report2024/html/honpen/3_03_chap2.html。
[2] 今年 5 月 20 日,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因不滿「日華議員懇談會」有 31 名議員出席賴清德總統就職典禮,竟狂稱「如果日本將自己綁上分裂中國的戰車,日本民眾將被帶入火坑」,其霸權姿態與威嚇意圖表露無遺。〈中國大使「火坑」涉台說 日本:極不恰當已抗議〉,《中央社》,2024 年 5 月 22 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405220111.aspx。
[3] 日本在 2015 年通過的「新安保法制」中納入「存立危機事態」,亦即「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時,會形成威脅日本國家存亡、明顯從根本顛覆國民生命與權利的危險狀態」,並規定日本政府在此情況下得下令出動自衛隊因應,日本稱此自衛隊之行動為「防衛出動」。換言之,若臺灣遭受中國攻擊,而被判斷為「與日本有密切關係的他國遭到武力攻擊」,日本便得採取因應,包含「軍事作戰」意涵的「防衛出動」。日、美兩國在 2022年「環太平洋」軍演當中,已經首次納入「存立危機事態」的演練。楊明珠,〈環太軍演 日本自衛隊首度實施存亡危機事態演訓〉,《中央社》,2022 年 8 月 8 日,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2208080363.aspx。
[4] 〈中國「遼寧」號航母一度駛入日本毗連區水域〉,《NHK》,2024 年 9 月 18 日,https://www3.nhk.or.jp/nhkworld/zh/news/20240918_ML02/。
[5] 〈南西諸島への自衛隊配備強化、5 氏が「賛成」 自民総裁選候 補者アンケート〉,《琉球新報》,2024 年 9 月 20 日,https://ryukyushimpo.jp/news/politics/entry-34822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