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析中國《質量強國建設綱要》
瀏覽數
1246
關鍵字: 質量強國、中國經濟發展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近日,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共同發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以下簡稱《綱要》),內文指出「建設質量強國是推動高質量發展、促進中國經濟由大向強轉變的重要舉措」,欲將中國打造為「質量強國」,主要目標為2025年前,「質量」整體水準進一步全面提高,中國品牌影響力穩步提升,人民滿意度提升,並欲強化「質量」推動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並點出三大方向:「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1]
換言之,此份《綱要》的提出再次印證中國未來推動經濟發展動力的「質」變,如同習近平多次提到,從追求「有沒有」轉向「好不好」。[2] 也是繼中共二十大提出「高質量發展」後,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對此一名詞的闡釋,或將預示著未來「高質量發展」的政策走向。
質量強國並非首次提出
自2012年開始,中國政府即發布多項有關「質量」發展的重要文件,並多次談及「質量強國」的發展目標,顯見中國政府高層對於「質量」的關注。如2012年初國務院提出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至2020年)》[3] ;同年中共十八大上亦強調中國進入「質量時代」;2016年發布的《政府工作報告》與《十三五規劃》亦將「建設強國戰略」作為發展目標;2017年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共同提出《關於開展質量提升行動的指導意見》[4] ,此為首次由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共同發布的相關文件,顯示「質量提升」已被納入中共中央高層政策視野;同年的《十九大報告》亦將「質量第一」與「質量變革」等字眼放入;2018年《政府工作報告》亦再次強調要全面開展「質量提升行動」,推動中國製造的「品質革命」;2021年提出的《十四五規劃》亦再次納入「質量強國建設」的發展目標;2022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與《二十大報告》亦同,除將「質量強國建設」作為政府工作任務,亦強調要「加快建設質量強國」。[5]
新瓶裝舊酒?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的實質成效仍屬未知
然而,既然中共已發布多份「質量」相關的黨與政府文件,此次《綱要》的提出是否有其必要性?本文認為可以從《綱要》內文切入分析。《綱要》分別針對產業、產品、建設工程、材料、服務等提出「質量」提升規劃,同時點名要建構「質量基礎建設」,強調後續相關法規制度、監管機制、效益評估方式,並推進「質量治理體系的現代化」。然而,這些內容似乎僅是2012年單由國務院所推出的《質量發展綱要(2011至2020年)》的再版。更甚者,由於中國欲將經濟發展重心轉向追求「質量」以提升競爭力,此項革新涉及多項產業、甚至是總體經濟方針的轉向。雖在去(2022)年8月,國務院已增設「國家質量強國建設協調推進領導小組」議事協調機構,欲進一步統籌與協調「質量強國建設」涉及的有關政府部門,[6] 然而目前尚無相關的小組會議新聞發布,實際政策成效仍有待觀察。
中國標準與中國品牌的後續發展值得關注
儘管實際政策成效未知,本文認為,「質量強國」仍有兩個發展方向值得關注,一是「中國標準」的推行,第二則是中國品牌的擴散效果。中國近年來面臨美中競爭、疫情衝擊、人口紅利消失、人民消費預期降低等經濟成長停滯的困境,若能藉由「質量強國建設」拓展「中國標準」與國際接軌並增進國際影響力,透過中國品牌、產品之品質改善,提升產品與品牌之競爭力並帶動產品銷量,或將能為中國經濟發展注入一劑強心針,後續發展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