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情勢

法國公布《海床戰略》確保海底資源與安全
瀏覽數
1465
2022.03.14
作者
許智翔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許智翔 助理研究員

法國公布《海床戰略》確保海底資源與安全
法國公布《海床戰略》確保海底資源與安全
關鍵字: 法國、海洋戰略、海底資源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2022年2月14日,法國國防部長帕莉(Florence Parly)公布了法國《海床作戰戰略》(Seabed warfare strategy)。擁有全世界第二大專屬經濟海域(EEZ)的法國,認識到海床正成為新的國際衝突場域,因此認為有必要制訂戰略保護主權、資源與基建;在此戰略指導下,法國預計將海軍在預測及行動方面的能力,擴大至6,000公尺深海底。[1]

海床上之競爭隨大國博弈逐漸激烈化


法國認為,海床與太空、網路及資訊相同,是近年來新興的衝突場域,因此制定戰略促進未來法軍行動自由並保護國家利益。針對海床競爭,法國認為:1.雖有《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CLOS)規範,但海床作為軍民共通活動場域,卻因法律地位不統一、處於難以抵達之複雜環境等,不透明的環境十分易於實施混合戰;2.隨著無人載具與機器人等創新技術發展,各國公私部門正在增加海床的利用與活動,如天然資源探勘與開採、海底電纜等;3.主要戰略競爭對手國也正在加大此領域參與。

就各國競爭而言,美俄中等主要軍事大國在海底的運用上已十分活躍,其中美國更是相關能力最強大的國家,早在冷戰期間即已為潛艦作戰部署水下監聽系統;如今各大國不僅有強大水下部隊,有科研船隊可掌握水下環境,也擁有能進行水下作業(如鋪設海底電纜)的船隻。此外,海底領域的重要新興參與國如英國、澳洲、印度、日本等,均高度重視海底電纜安全性,正持續加強相關能力。其中英國已在未來部隊中,將規劃建立水下自主系統、發展監測海纜與水下環境的能力與專門裝備;[2] 而澳洲更將加強海域監視能力以因應中國崛起,將建立以無人載具進行之水雷作戰能力,且正積極檢視中國的海底電纜計畫。

因此,法國認為未來的趨勢上,由於公私部門參與者的共同推動,海床上的資源開發力度將會大幅增加,軍事競爭也會加劇,同時也難以進行多邊全球治理,需整合資源加以應對。

制定海底戰略亦有助強化法國產業競爭力


帕莉在發表戰略的同時,也強調相關投資對法國產業利益的重要性,不僅可保護承載全球99%數位資訊的光纖外,也能保護軍事與工業機密,如美國近期在南海的F-35C戰機墜毀事件,就顯示深海搜索與回收敏感物件能力之重要性。事實上各國的相關作為,如中國已在深海稀土與關鍵電池礦物上取得領先等,也讓法國意識到加強爭取相關產業利益的重要性。不過,海底議題的複雜性也意味著不僅公私部門均涉入其中,強化相關的治理工作在政府內部也需要跨部會的合作,帕莉指出法國國防部已得到法國海洋部(Ministère de la Mer)支持,而後者也制定了探勘海底資源的戰略。此外,法國政府也已從針對「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COVID-19)疫情所制定之經濟復甦計畫中,撥6.5億歐元預算用於海事部門。[3]

結論


由於在世界各地擁有巨大的EEZ,法國近年來制定了包含印太戰略在內多項戰略文件,以求在美中對抗為首的大國競爭激烈化的年代,能有行動與發展上的指引,以維持法國的競爭力與地位。就台灣的角度而言,我國周邊海域及南海資源豐富,亦是各國競爭激烈的重要關鍵海域,因此確有留意相關議題之必要性,尤其海纜等關鍵基礎建設的安全更是重要。然我國整體資源有限,且周邊海域不論南海或東海,都存在多國領土糾紛,因此海床資源的探勘或取得,以目前形勢而言較不易進行,而關鍵海底基礎設施的安全議題上,可能首重以相關必要能力的備援機制為主,如海纜的破壞可能會嚴重影響對外網路連線,甚至可能以此方式協助資訊戰進行,因此需考量在類似緊急狀態下,是否能有海底電纜以外的方式維持相關能力運作的手段。除此之外,由於中共在相關領域的發展十分迅速,因此密切關注中共的相關投資(如海底電纜的大量鋪設),並探討對我國以及友盟國家可能造成之安全威脅,及相關應對手段等層面開始。此外,未來國軍水下作戰會因潛艦國造的進展而日漸重要,因此掌握相關水文環境需求,相信也會逐漸增加。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