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之安全意涵
國家安全研究所 楊一逵助理研究員
關鍵字: 四方安全對話、珠海雲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以下簡稱QUAD)於2022年5月23日的「東京峰會」(Tokyo Summit)中提出「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The Indo-Pacific Partnership for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以下簡稱IPMDA),致力透過衛星與沿岸雷達技術合作、資通商用數據分享,提升印太夥伴監偵區域海域能力,建立橫跨太平洋島嶼、東南亞與印度洋區域「近即時」(Near-Real-Time)的「共同行動圖像」(Common Operating Picture)系統,追蹤非法捕魚、刻意關閉「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船隻與大量漁船集結等夾帶「戰術層級」(Tactical-Level)的海事活動,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水域與夥伴國的漁權及海事安全。[1]IPMDA也將整合利用印太夥伴國的「船舶自動辨識系統」與「射頻技術」(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ies)俾利數據共享,進一步推動印度海軍設立的「印度洋地區資訊融合中心」(Information Fusion Centre - Indian Ocean Region)、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的「資訊匯合中心」(Information Fusion Centre)、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機構」(Pacific Islands Forum Fisheries Agency)與萬那杜(Vanuatu)的「太平洋融合中心」(Pacific Fusion Centre)形成合作網路。[2]此舉顯示,美國自2018年開始希冀推動以人工或空中無人系統強化印太地區的「海域意識」(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而IPMDA倡議之提出代表美方已完成整體規劃,並初步完備印太夥伴國在意圖與設備上之整合。[3]
「共同行動圖像」系統為「海域意識」之核心
「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的核心架構係整合橫跨印度、新加坡、所羅門群島與萬那杜的海事資訊中心,搭配衛星技術,建立「共同行動圖像」系統。該系統雖然旨在分享商用資訊與追蹤非法海上情事,但其中對於印太海域「地理空間情報」(Geospat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GEOINT)的整合與掌握,極具戰略意涵,預期可大幅提升美日澳印等國對印太區域監視與偵察能力,縮短對區域情勢的認知差距與即時反應時間。從軍事層面觀察,IPMDA的「共同行動圖像」可能帶有類似北約(NATO)「共同作戰圖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的功能。[4]若成功整合「近即時」的GEOINT可提升QUAD在區域預警、情資分析、兵力部署與聯合作戰等能力,同時提高航行安全與有效精準打擊率。[5]
美國「長程精確火力」(Long-Range Precision Fires)跨領域團隊(Cross Functional Team)的拉弗提(John Rafferty)於2022年5月2日出席「美國地理空間情報基金會」(United States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Foundation)舉辦之年會時表示,GEOINT可協助美軍於未來衝突中得以看得更遠、掌握更全面態勢、更快速精確的瞄準與快速反應。[6]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Army Futures Command)「未來與概念中心」(Futures & Concepts Center)主任艾赫恩(Stephanie Ahern)更指出,未來「多領域作戰」(Multi-Domain Operations)環境中充斥的無人機、各種偵測感應器、小型機械裝置與新一代儀器都將需要GEOINT的居中協調。[7] 簡言之,「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當中軍民兩用的「共同行動圖像」,不僅可以打擊非法海洋情事,迅速部署人道援助與救災,在戰略層面上更可視為抑制區域「修正主義國家」(Revisionist State)擴張行為的準備與演練。
監偵中共海上「灰色地帶」威脅
除上述美國及其盟國在「多領域作戰」情監偵整合運用上可能的發展外,「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當中明確指出「共同行動圖像」的建立旨在追蹤區域內大量漁船集結並帶有「戰術層級」(Tactical-Level)的海事活動。[8] 倡議中雖未明白點出那一個印太海域內的行為者偏好動員帶有「戰術層級」的集結活動,但「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認為,「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防範的目標之一就是破壞區域安全的「中共海上民兵」(Chinese Maritime Militia)。[9] 「中共海上民兵」係中方刻意操作低於戰爭門檻,卻採取超越一般競爭範圍之威逼與脅迫手段,以達成中共政治目標的「灰色地帶」(Gray Zone)行動。[10] 2021年3月,超過200艘中共海上民兵船集結與部署於南沙群島「牛軛礁」(Whitsun Reef)附近,引發馬尼拉(Manila)當局高度關切係最鮮明的案例之一。[11] 此種由中共政府資助,混雜於民間商用漁船與海上執法單位之間的「準軍事部隊」(Paramilitary Forces)就是「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所謂「戰術層級」的海事活動。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亦係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首度針對中共的「海上民兵」集體採取以數位科技、衛星技術與數據共享為主軸的具體回應措施。這顯示中方「海上民兵」的問題不僅已構成印太海域的嚴重挑戰,未來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等國亦不排除使用衛星技術與導航系統引導的無人機或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進行反制。
中共試圖以無人載具建立海上堡壘促使印太深化合作
中共近年研發與測試各種海洋無人載具的行為已造成印太各方之關注與擔憂,進而提高QUAD更深入的合作意願。隸屬於中國廣東省政府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於2022年5月18日公開下水測試中共首艘「無人機母艦」(Drone Carrier)「珠海雲」(Zhu Hai Yun)。[12] 該「無人機母艦」宣稱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所驅動,可搭載數十台多重任務取向的海、空與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Vehicle),在目標海域批次佈放,並連結「南方海洋實驗室」設計的「智慧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進行跨域協同組織,可針對目標海域進行同步與立體的監測。[13] 「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陳大可表示該單位的任務係建造一款如同大型機器人的整合系統,「智慧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與中共的網路「數據鏈」(Data Link)係大腦與五官,各種多功能的無人機母艦與載具為有力的雙臂,而可視覺化的數據管理平台則是心臟。[14] 這套系統的目標係在關鍵海域建立可快速展開的立體觀測網,實現快速機動反應。[15] 雖然中共在官方宣傳上表示「珠海雲」將致力於海洋科學研究與數據觀測,然「南方海洋實驗室」於2022年4月2日發布的訊息卻顯示該實驗室在中共黨委的領導下將與中共海軍武器裝備大廠「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合力建造海上堡壘,力爭先鋒。[16] 在各方對中共於印太區域擴張的野心與挑戰區域穩定秩序之行為感到擔憂同時,中共試圖透過無人載具建立海上堡壘及打造「無人機母艦」,提升作戰投射能力的舉動,無形中也促使以美國為首的印太夥伴國家在數據分享與「海域意識」上將更緊密合作。
關鍵字: 四方安全對話、珠海雲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組成的「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以下簡稱QUAD)於2022年5月23日的「東京峰會」(Tokyo Summit)中提出「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The Indo-Pacific Partnership for 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以下簡稱IPMDA),致力透過衛星與沿岸雷達技術合作、資通商用數據分享,提升印太夥伴監偵區域海域能力,建立橫跨太平洋島嶼、東南亞與印度洋區域「近即時」(Near-Real-Time)的「共同行動圖像」(Common Operating Picture)系統,追蹤非法捕魚、刻意關閉「船舶自動辨識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的船隻與大量漁船集結等夾帶「戰術層級」(Tactical-Level)的海事活動,維護自由開放的印太水域與夥伴國的漁權及海事安全。[1]IPMDA也將整合利用印太夥伴國的「船舶自動辨識系統」與「射頻技術」(Radio Frequency Technologies)俾利數據共享,進一步推動印度海軍設立的「印度洋地區資訊融合中心」(Information Fusion Centre - Indian Ocean Region)、新加坡樟宜海軍基地的「資訊匯合中心」(Information Fusion Centre)、索羅門群島(Solomon Islands)的「太平洋島國論壇漁業機構」(Pacific Islands Forum Fisheries Agency)與萬那杜(Vanuatu)的「太平洋融合中心」(Pacific Fusion Centre)形成合作網路。[2]此舉顯示,美國自2018年開始希冀推動以人工或空中無人系統強化印太地區的「海域意識」(Maritime Domain Awareness), 而IPMDA倡議之提出代表美方已完成整體規劃,並初步完備印太夥伴國在意圖與設備上之整合。[3]
「共同行動圖像」系統為「海域意識」之核心
「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的核心架構係整合橫跨印度、新加坡、所羅門群島與萬那杜的海事資訊中心,搭配衛星技術,建立「共同行動圖像」系統。該系統雖然旨在分享商用資訊與追蹤非法海上情事,但其中對於印太海域「地理空間情報」(Geospatial Intelligence,以下簡稱GEOINT)的整合與掌握,極具戰略意涵,預期可大幅提升美日澳印等國對印太區域監視與偵察能力,縮短對區域情勢的認知差距與即時反應時間。從軍事層面觀察,IPMDA的「共同行動圖像」可能帶有類似北約(NATO)「共同作戰圖像」(Common Operational Picture)的功能。[4]若成功整合「近即時」的GEOINT可提升QUAD在區域預警、情資分析、兵力部署與聯合作戰等能力,同時提高航行安全與有效精準打擊率。[5]
美國「長程精確火力」(Long-Range Precision Fires)跨領域團隊(Cross Functional Team)的拉弗提(John Rafferty)於2022年5月2日出席「美國地理空間情報基金會」(United States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Foundation)舉辦之年會時表示,GEOINT可協助美軍於未來衝突中得以看得更遠、掌握更全面態勢、更快速精確的瞄準與快速反應。[6] 美國「陸軍未來司令部」(Army Futures Command)「未來與概念中心」(Futures & Concepts Center)主任艾赫恩(Stephanie Ahern)更指出,未來「多領域作戰」(Multi-Domain Operations)環境中充斥的無人機、各種偵測感應器、小型機械裝置與新一代儀器都將需要GEOINT的居中協調。[7] 簡言之,「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當中軍民兩用的「共同行動圖像」,不僅可以打擊非法海洋情事,迅速部署人道援助與救災,在戰略層面上更可視為抑制區域「修正主義國家」(Revisionist State)擴張行為的準備與演練。
監偵中共海上「灰色地帶」威脅
除上述美國及其盟國在「多領域作戰」情監偵整合運用上可能的發展外,「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當中明確指出「共同行動圖像」的建立旨在追蹤區域內大量漁船集結並帶有「戰術層級」(Tactical-Level)的海事活動。[8] 倡議中雖未明白點出那一個印太海域內的行為者偏好動員帶有「戰術層級」的集結活動,但「美國企業研究所」(AEI)資深研究員庫伯(Zack Cooper)認為,「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防範的目標之一就是破壞區域安全的「中共海上民兵」(Chinese Maritime Militia)。[9] 「中共海上民兵」係中方刻意操作低於戰爭門檻,卻採取超越一般競爭範圍之威逼與脅迫手段,以達成中共政治目標的「灰色地帶」(Gray Zone)行動。[10] 2021年3月,超過200艘中共海上民兵船集結與部署於南沙群島「牛軛礁」(Whitsun Reef)附近,引發馬尼拉(Manila)當局高度關切係最鮮明的案例之一。[11] 此種由中共政府資助,混雜於民間商用漁船與海上執法單位之間的「準軍事部隊」(Paramilitary Forces)就是「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所謂「戰術層級」的海事活動。
從另一個角度觀察,「印太海域意識夥伴關係」亦係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首度針對中共的「海上民兵」集體採取以數位科技、衛星技術與數據共享為主軸的具體回應措施。這顯示中方「海上民兵」的問題不僅已構成印太海域的嚴重挑戰,未來美國、日本、澳洲及印度等國亦不排除使用衛星技術與導航系統引導的無人機或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Underwater Vehicle)進行反制。
中共試圖以無人載具建立海上堡壘促使印太深化合作
中共近年研發與測試各種海洋無人載具的行為已造成印太各方之關注與擔憂,進而提高QUAD更深入的合作意願。隸屬於中國廣東省政府的「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以下簡稱「南方海洋實驗室」)於2022年5月18日公開下水測試中共首艘「無人機母艦」(Drone Carrier)「珠海雲」(Zhu Hai Yun)。[12] 該「無人機母艦」宣稱由「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所驅動,可搭載數十台多重任務取向的海、空與水下無人載具(Unmanned Vehicle),在目標海域批次佈放,並連結「南方海洋實驗室」設計的「智慧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進行跨域協同組織,可針對目標海域進行同步與立體的監測。[13] 「南方海洋實驗室」主任陳大可表示該單位的任務係建造一款如同大型機器人的整合系統,「智慧敏捷海洋立體觀測系統」與中共的網路「數據鏈」(Data Link)係大腦與五官,各種多功能的無人機母艦與載具為有力的雙臂,而可視覺化的數據管理平台則是心臟。[14] 這套系統的目標係在關鍵海域建立可快速展開的立體觀測網,實現快速機動反應。[15] 雖然中共在官方宣傳上表示「珠海雲」將致力於海洋科學研究與數據觀測,然「南方海洋實驗室」於2022年4月2日發布的訊息卻顯示該實驗室在中共黨委的領導下將與中共海軍武器裝備大廠「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合力建造海上堡壘,力爭先鋒。[16] 在各方對中共於印太區域擴張的野心與挑戰區域穩定秩序之行為感到擔憂同時,中共試圖透過無人載具建立海上堡壘及打造「無人機母艦」,提升作戰投射能力的舉動,無形中也促使以美國為首的印太夥伴國家在數據分享與「海域意識」上將更緊密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