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戰略部署、中程導彈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日本於2022年12月所修訂的「安保三文件」指出,除延長國產「12式地對艦導彈」射程至中程導彈距離(1,000至3,000公里)並開發極音速飛彈外,另引進美國戰斧巡弋飛彈以具備反擊能力。雖然2023年1月13日舉行的美日「2加2安保諮商會議」中,雙方均未提及中程導彈部署的協調事項,美國卻在2月4日主動詢問日本部署事宜,而日本也表示願意協商且部署地點可能在西南的九州地區,旨在聯合對抗中共反介入及區域拒止的能力。[1]
日本防衛戰略變化
日本在二戰結束後,僅能以自衛隊的名義來維持自我防衛的能力,而且就其主要威脅源為俄羅斯、中共及北韓來說,相對緊張程度還不及台海衝突與南北韓關係,所以具有攻勢能力的導彈自然不在研發的武器項目之一,否則依日本的製造科技及品質,相信不會是難事。
中共如果要跨越第一島鏈最快速的途徑就是日本的宮古水道,及台灣南部的巴士海峽,所以近年來共軍持續在這兩處實施戰場經營,也同時運用灰色地帶威脅對我及日本實施襲擾,以及台日中三方長年的釣魚台爭議,迫使日本在安保3文件中將中共定義為重大威脅,並決定建立反擊能力及強化西南諸島的防衛能力。再加上去年12月中共遼寧號航母,在日本沖繩的東面實施遠航訓練,同一時間中俄海上軍演在沖繩的西面,無疑是將沖繩形成戰略包圍,沖繩面臨補給不易且無戰略縱深的窘境,一旦遭封鎖或淪陷,中共更可以肆無忌憚的進出宮古水道,且依美智庫CSIS先前兵推想定之一,中共犯台有可能攻擊駐日美軍基地,使日本直接捲入戰爭,而日本也唯有建立反擊能力,才能有效嚇阻對於西南諸島的威脅。美國也樂見日本改變戰略方向,便主動提供其所需的戰斧巡弋飛彈,以協助美國共同維持印太地區的安全。
日本部署導彈意圖
據統計位在第一島鏈上具有中程導彈的國家,除了南韓的玄武系列外,就只剩下台灣正在研發的雲峰飛彈,[2]加上南韓在美中之間採取的避險戰略,[3] 使得部署第一島鏈上的戰略性武器長期處在空窗期狀態,造成美國在未來面對台海危機或反區域拒止時捉襟見肘,僅能單純防禦,無法先發制人或反擊,大大影響美軍介入時機。
日本現有遠距攻擊的導彈為射程200公里陸射型12式反艦導彈,並發展出空射型及艦射型,計畫於2026年部署射程1,000公里的12式增程型,另再研發射程2,000到3,000公里的極音速飛彈,並向美方購買戰斧巡弋飛彈,如上述武器均到位時,北面可扼控俄羅斯,南面可牽制中國,西面亦可壓制北韓,日本將成為第一島鏈上最具有戰略價值的國家,不僅對周邊強權產生嚇阻作用,確保自身安全,亦可維護區域的和平穩定。
美國戰略部署企圖
美國自退出美蘇銷毀中程彈道飛彈之《中程飛彈條約》(Intermediate-Range Nuclear Forces Treaty)後,極力研發新型的中程導彈,且計畫部署在第一島鏈,以因應中共各類型導彈快速發展的威脅,並圍堵中共在亞洲地區勢力的擴張。在亞洲地區並無像北約一樣的組織,要求共同協防保障成員國集體安全,加上地緣政治的因素,美國還是無法撼動中國在亞洲的影響力,造成不只台灣,亞洲各國都卡在美中競爭之中。雖然各國對中國在維持區域霸權的極端手法敢怒不敢言,但為了維護自身的利益與安全,也只能採取避險措施。然而日本鄰近台灣這個被《經濟學人》列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地區,[4] 面對未來可能的台海衝突,為避免遭受波及而部署導彈,意謂著宣告中國切勿輕舉妄動,也似乎間接證明了「台灣有事,日本有事」的論調。再加上近期菲律賓同意美軍增加在本土的基地使用,並表示菲國已處在最前線,當台海有事,很難不被捲入。[5]綜上分析,台灣、日本及菲律賓扼控著宮古水道及巴士海峽,也是中國進出第一島鏈的必經之地。美國不是不知道這三個國家對亞太地區的重要性,所幸的是日本在前後任首相的努力下,國防戰略方向由消極轉為積極,預算也來到歷史新高。在菲律賓方面,去年甫就任的小馬可仕,雖然親中的立場沒有改變,但也不再那麼疏遠美國,所以美國才在近期加速日菲的軍事部署,強化第一島鏈圍堵中國的布局已儼然成形。
雖然日本部署導彈只是為了嚇阻及自我防衛,但是美國對此積極程度,很難不把美中角力聯想在一起,也相對證明了台海的穩定對於區域安全的重要性。台灣可藉此機會,在最近的兩個鄰國日本及菲律賓產生戰略變化之際,以對抗共同威脅,維護共同利益為前提下,強化多邊交流,爭取國際認同,營造區域生命共同體的意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