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澳簽署《互惠准入協定》對印太區域和平貢獻之研析
瀏覽數
378

日澳簽署《互惠准入協定》對印太區域和平貢獻研析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 吳峻愷駐研學官
關鍵字:日澳、互惠准入、RAA

日本首相菅義偉(Yoshihide Suga)與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1117日於東京就雙方戰略夥伴關係,發表共同聲明並簽署《互惠准入協定》(Reciprocal Access Agreement, RAA),內容包括未來雙方部隊互訪、訓練、災難救助相關合作,及互訪期間人員出入境、關稅、租稅及司法裁判等作業權責問題,並規劃於2021年召開兩國間國防及外交部長級會議(「2+2」),深化及確保在國家安全及防衛上的合作,同時表明兩國間甚至多國間,會定期在包含南海在內的印太地區強化合作關係,以維持區域內自由、開放、安全、包容及繁榮發展,[1]以下就該協定對印太地區和平穩定貢獻及可能趨勢進行評析。

日澳軍事緊密結盟有助於印太區域穩定和平

正如美國第七艦隊指揮官默茨中將(William Merz)表示:「該協議極有助益,且鼓舞了區域內的每個人,美國非常支持這項協議並期待和他們合作」。[2]古有合縱、連橫之術,結其盟小者以制其一方之霸,達到雙方平衡制約的效果。日澳在軍事領域合作並不陌生,在2012年簽署「情報保護協定」,雙方可交換機密情報;2014年簽訂「防衛裝備及技術轉移協定」,可共同開發防衛裝備;2017年簽署「物資勞務相互提供協定」,可相互提供後勤支援及必要協助。[3]另美、日、印、澳等四國於20199月於紐約召開首次外長級「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 Quad)」,目的在維護印太地區爭議性海域航線免受侵擾;202010月於東京舉行第2次「四方安全對話」,重申邀請東協(The Association of Southeast Asian Nations, ASEAN)參與合作,共同實現印太願景,並強調致力維護印太地區自由、開放及包容性,「四國同盟」姿態明顯浮上檯面。[4]如今正值中國在南海和東海整軍經武,擴充軍備之際,美、日、印、澳相互間雖另有軍事合作協議(如表1),但此次日澳所簽署的堪稱印太國家之間除美國之外第一個深度防務的協定,日澳不可諱言將進入「準同盟國」關係,[5]該項協議的締結確實是區域防衛強心針藉由該兩指標性國家的在軍事合作上持續深化,更能起到「領頭羊」的作用,凝聚印度及區域內其他國家的加強合作及入盟是指日可待的,當然前提是各國須在經濟發展上能達到一定水準及自主,不再完全依附中國而遭經濟報復為先決條件。

中共解放軍進出太平洋勢力嚴重受阻

隨著中國經濟改革開放躍居世界第2大經濟體,從國內基礎建設、工業製造,乃至於軍事科技發展均有飛躍式的進步,在習近平的強勢領導下,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為口號揭竿向擴張,卻也正因為「樹大招風」,各國均已意識到中國擴張在軍事、外交、經濟及自由人權等面向帶來危害。因此,就軍事領域方面,即使2020年正值新冠肺炎嚴重爆發,各國仍以「維護區域穩定和平及自由航行」為口號之大小軍演仍持續上演,從8月份開始之「美、日聯合東海演習」[6]、「環太平洋軍演」[7]、「利劍軍演」[8],甚至11月之美、日、印、澳「馬拉巴爾軍演」[9],目的不外乎就是傳達印太戰略及各國聯合守護區域穩定和平發展的決心,警告「有心者」勿在印太區域滋事,尤其日澳簽署《互惠准入協定》無疑是對中共當局當頭棒喝,因為相繼在美國各項制裁與圍堵下,持續日、澳等親美國家積極發展合作態勢,美、日、澳之結盟無疑具體展現維護區域穩定和平之共識及決心,顯有正面回應中共A2AD及航母艦隊群「遠海長航」戰略之較勁意味,尤其該協議後續若發揮磁吸效應,讓印度及區域內國家加入的話,將形成「亞洲版北約」[10]般的組織,這些區域局勢聯盟將嚴重打擊解放軍整體軍事部署及印太戰略思維調整,後續發展值得密切注意。

台灣位處印太核心戰略地緣位置應有的作為

從近年共軍頻繁上演機艦巡航緊張態勢來看,台海、南海及東海等西太平洋地區堪稱備受全球矚目之最危險「火藥庫」,中共顯有破壞區域穩定和平之意圖。台灣居此絕佳戰略地緣位置,更應在國家安全戰略上重新思考世界情勢變化,仿效「美、日安保條約」及「日、澳互惠准入協定」等合作關係,與時俱進擬定可行方針,加強與各民主自由價值等理念相近國家全方位技術合作。尤其在軍事方面,應爭取以觀察員或實際加入該場域各項國際聯合軍演合作夥伴關係,透過協同軍演,強化多國間作業互通性(interoperability),須知台灣才是印太戰略居中之核心角色;另應同步從非傳統安全面向,秉持「發揚既有優勢」原則,從拿手的科技及醫療等領域,進而跨入人道救援、聯合打擊犯罪、準軍事合作等層面邁進,透過與各國深化合作,有形無形地打響台灣在世界知名度,提升無可取代的地位屆時在國家安全防護上或許可以超脫傳統軍事力為手段的保護,而是進化為晶圓半導體之「矽盾」、雲端資訊通信之「雲盾」或醫療衛生技術之「醫盾」等形式之創新防護能力,掌握全球獨步技術,發展人才培育,提升各國對我之依賴度,屆時台灣才能是擁有全方面防護能力之「刺蝟」、「豪豬」或「毒蠍」,符合台灣當前戰略發展「不對稱作戰」之大戰略構想。[11]

[1]〈日豪首脳共同声明〉,《日本国外務省》,20201117日,https://bit.ly/3m4LdSP
[2] Tim Kelly, “U.S. Navy commander in Asia welcomes Japan-Australia military pact as encouraging,” Reuters, November 19, 2020, https://cn.reuters.com/article/us-usa-japan-defence-idUSKBN27Z037
[3] 〈令和2年版防衛白書 資料31「各種協定締結狀況」,530頁〉,《防衛省.自衛隊》,2020127日,https://www.mod.go.jp/j/publication/wp/
[4] 〈印度、日本、澳洲、美國等四國外交部長召開「四方會談(Quad)」〉,《經貿透視雙周刊》,2020107日,https://www.trademag.org.tw/page/newsid1/?id=772498&iz=6
[5] 〈東アジア戦略概観20166章オーストラリア-日豪「準同盟」論の課題〉,《NIDS防衛研究所》,20163月,http://www.nids.mod.go.jp/publication/east-asian/j2016.html
[6] 〈出動39架軍機 美日東海2020年最大規模軍演〉,《中央通訊社》,2020820日,https://bit.ly/33XW36X
[7] 〈環太平洋軍演17日開跑 因疫情規模大減〉,《聯合新聞網》,2020816日,https://bit.ly/3gxUx0d
[8] 〈中共有膽出來!美日加3國軍演 航母戰機總動員〉,《新頭殼》,20201027日,https://bit.ly/3n4sqZ6
[9] 〈美印日澳馬拉巴爾聯合軍演 印度洋練兵著眼中國〉,《中央通訊社》,2020113日,https://bit.ly/39S7BfI
[10] 〈日媒:建構「亞洲版北約」 抗衡中國〉,《風傳媒》,2014423日,https://www.storm.mg/article/30302
[11] 〈解讀刺蝟豪豬毒蠍戰略 專家:不對稱作戰概念〉,《中央社》,20201022日,https://reurl.cc/5qL0ry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