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
瀏覽數
3403

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疫情輿論分析
國家安全研究所 蔡榮峰政策分析員
資訊工業策進會 陳詠君助理工程師
關鍵字:PTTCOVID-19、疫苗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更多內容,請見完整研究報告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PTT八卦板COVID-19疫情輿論分析》。

2021年台灣COVID-19疫情進入社區感染階段後,隨著防疫措施升級、居家辦公的生活型態改變,網路社交平台自然也成為公眾情緒的發洩管道,「疫苗」這個話題似乎變得無所不在。在台灣輿情資訊的重要節點PTT八卦板上,我們發現了一個奇怪的趨勢:煽動情緒的敘事模式正逐漸占據跟疫情有關的討論,使得八卦板作為疫情資訊交流平台的功能逐漸癱瘓。在這份最新的研究報告《激化情緒對立的口水戰》當中,使用了內容分析(content analysis)、自然語言處理(natural language processing)與社區檢測(community detection)等跨領域研究方法,利用20211月至5月的八卦板公開數據,共計286,552篇文章、9,432,306則留言,[1]嘗試拼湊出背後的蛛絲馬跡,而以下就是我們的發現。

疫苗政治化怪象

為精準鎖定和COVID-19有關之文章,我們建立了「COVID-19字典」,若文章標題包含字典中任一詞彙者,則標記為COVID-19相關文章,共計35,584篇文章、1,720,505則留言。利用文章標題斷詞(tokenized)、關係權重(edge weight)來建立「有向多邊圖」(directed multigraph),最後再進行社區檢測與視覺化之後,我們印證了疫苗作為八卦板疫情輿論主戰場的事實。

                                                                           

 
1 COVID-19輿論戰場網絡圖

BNT在輿論的脈絡中則是最政治化的一支,關聯程度高的詞彙包含「中國」、「國台辦」,並圍繞著「授權」相關的「代理商」、「上海」、「復星」。AZ疫苗是最早引進台灣的COVID-19疫苗,也是唯一一支輿論聚焦討論不良反應的疫苗,負面效果詞彙包含「副作用」、「血栓」。與國內外政府、人民反應有關的負面效果詞彙則有「停用」、「拒打」、「不敢」等。國產疫苗部分,以當時討論度最高的高端疫苗為例,比起有效性和保護力等真正和防疫相關的描述,其相關討論則被帶往炒股的方向,包含「股價」、「炒作」、「跌停」等相關詞彙。
                                                

                                                                                
2BNT關聯詞彙文字雲
                                                                   
3高端關聯詞彙文字雲
存在針對民主治理設計的敘事樣態
我們將疫情文章產量最高者進一步篩選出 COVID-19 文章產量顯著高於其他使用者之帳號,共計篩選出47 個活躍帳號,共3,352 篇文章。接著按照研究期間台灣防疫主要議題的發展,整理出15月中共國台辦、中國外交部、官媒對台疫苗論述,於該基礎上訂定了在同一時間軸上,與當時中共對台政治宣傳高度相符的6種立場,進一步透過排除不符合特徵者,篩選出透過特定敘事策略來影響輿論的帳號。我們也歸納出讓人情緒發高燒並利用「睡眠者效應」來改變認知的6種敘事樣態。[2]這些文本內容多含有刺激情緒的「情緒渲染」句構在內,使人留下深刻印象或是激起不同立場的鄉民激辯。這些敘事處處針對民主治理體系的溝通,並在國際層次(台灣與民主盟友/國際表現)、政府治理(政府人民/中央地方)、社會層次(貧富差距)各有不同的敘事設計。議題立場與情緒渲染的篇數越接近者,代表其激化鄉民情緒的可能性越高。當然,也有部分活躍帳號並不屬於以上任何立場或敘事樣態分類。

                                                                      
4 活躍帳號議題立場長條圖
存在疫情輿論戰活動集團以及「IP時空旅行者」
152,012個使用者裡,我們辨識出作息最具有職業表徵的16個積極參與防疫輿論戰的活動集團(共267個帳號)。另外,在曾使用過境外IP發表COVID-19相關文章的686個作者中,則有119個快速轉換境外IP的「時空旅行者」,他們疑似使用VPN快速周旋於不同國家之間,而最常被用來跳轉的IP則位於台灣和美國。
積極參與疫情論戰、曾使用境外IP帳號的總數高達686個,共發表3,155篇疫情相關文章、1,583篇疫苗相關文章;IP所屬國家最多來自美國(29.7%),其次為中國(26.7%)和日本(9.6%)。若聚焦中港澳IP,在9,066個帳號裡面,共92個帳號曾使用過中國(含港澳)IP,發表了916篇疫情相關文章、449篇疫苗相關文章。


                                                                           
5、使用境外IPCOVID-19相關文章世界分布圖
代結論
與台灣民主化一同成長的批踢踢八卦板至今已經是許多鄉民生活「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也是許多媒體朋友樂於分享的資訊來源,我們認為保存板上意見的真實性樣態攸關民主社會的健康發展。透過分析敘事與數據,我們拼湊出了八卦板過去幾個月疫情輿論戰更清晰的樣貌。引領風向、占領輿論篇幅、運用敘事邏輯和情緒渲染來構框疫苗的現象,使得最後公眾映入眼簾的印象是這樣的:誇大AZModerna等進口疫苗之不良作用、錯誤詮釋死亡率的關聯性、以「炒股」扣連國產疫苗,再加上所謂的「人民的疫苗選擇權」,引導輿論的方向就呼之欲出。於是,在群眾尋找情緒出口之際,實際上也可能為中國製造的科興與國藥疫苗打開一個訊息窗口。在現行法規之下,目前台灣並沒有辦法進口中國製造的COVID-19疫苗,醫藥用品的進口向來由專業的主管機關進行審查,它們唯有以輿論的形式才能夠嵌入(embedded)台灣社會的裂隙;藉著輿論與指揮中心的論述競爭,同時對台灣政府製造防疫施政的壓力。
策略性資訊操作(strategic information operations)已成為資訊操作(information operation)研究領域中重要的一環。本研究目的在於向社會大眾揭露我們所觀察到的現象,不過礙於研究限制,並未能證實現象背後是否存在真實的利害關係網絡。我們僅希冀能在全民正與疫情奮戰的當下,提供訊息疫苗來保護大眾的心理健康,網路口水戰不僅可能造成情緒感染,經過刻意設計渲染的文本更可能改變你的腦內認知。

[1] 因資料爬取時間及研究時程限制,2021531日之文章僅收錄至約中午12點。
[2] 「睡眠者效應」是美國心理學家霍夫蘭德(Carl Hovland)二戰期間嘗試改變美國士氣的實驗中發現的。看完軍教片5 天或 9 週後態度轉變幅度大不相同。士兵們事先被告知撥放的是政府的軍教片,因此放映後5天內測試會發現士兵態度並未顯著被影響,這是由於對訊息來源的認知所導致的,9 週後的態度受到影響的幅度變得顯著。霍夫蘭德認為這是因為士兵們已把軍教片來自政府事實淡忘,但電影裡衝鋒陷陣英勇殺敵的敘事邏輯則留在了記憶當中,變成改變態度的底蘊。Kumkale, G. T., & Albarracín, D. (2004). The sleeper effect in persuasion: a meta-analytic review. Psychological bulletin, 130(1), 143–172. https://doi.org/10.1037/0033-2909.130.1.143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