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鯤軍艦」命名、下水的國防意涵
瀏覽數
3142
關鍵字:海鯤號、潛艦國造、軍事戰略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2023年9月28日,總統蔡英文女士在台船高雄廠區為第一艘「潛艦國造」原型艦「海鯤軍艦」舉行命名暨下水典禮。指出:「潛艦國造不只是目標,更是堅定守護國家的具體實踐。」[1]學者專家認為,台灣自製潛艦可以滿足防衛作戰需求,與P3-C反潛機進行海空聯合反潛作戰聯合獵殺,發揮反封鎖作戰效果;必要時可以阻絕巴士海峽和宮古海峽,防止解放軍航艦與兩棲登陸部隊進入東部海域;另潛艦只要出海就可以對敵造成存在作用,有利不對稱作戰;同時可帶動國防經濟發展。[2]也有論者質疑,關鍵裝備覆蓋,可能未完成;[3]潛艦國造是拼裝貨,花了近五百億人民血汗錢,後續還要投入更多,是否有此必要?[4]本文就國防安全範疇討論「海鯤軍艦」下水的意義。
「國艦國造」的必要性
近年來解放軍隨著軍改進程,戰力快速增長,機艦跨越中線擾台、進入我防空識別區聯合演訓次數明顯增加(尤以9月17日單日擾台軍機高達103架次、逾越海峽中線40架次、船艦9艘次,是近年之最),此「灰色地帶」威脅已造成區域恐慌與國際不安。
近年,政府因應敵情威脅與地緣政治變化,逐年增編國防預算(今年5,863億元,明年編列6,068億元),強化國防自主能量,並對外積極採購裝備,提升國軍整體防衛戰力。
國防部因應敵戰力持績增長,經整體防衛戰力評估,未來防衛作戰中,水下戰力是亟待強化部分;海軍於2014年4月啟動「海昌計畫」,原型艦「海鯤號」在日前下水,部分專家認為關鍵裝備可能未完成或浪費人民血汗錢。檢視民間企業任何研發都需投入大量「時間、人力、財力、物力」,過程中出現歧見,甚至面臨「研發失敗」均屬必然。因此在軍事裝備研製過程中的良性建議與善意提醒,都是精進裝備的參考。另武器裝備研製更需要透過跨領域、跨部門、甚或跨國際的知識分享、技術合作與系統整合,才能發揮裝備的整體功能。國家安全無價、人民生命財產可貴,節約公帑是每個國民的責任;「海鯤軍艦」下水是水下戰力自力整建的啟始,彰顯自我防衛決心,未來仍需透過淺航、深水航行、系統整合等多種測試找出問題精進,並運用「螺旋式」製程整合先進科技,逐次部署加入戰鬥行列,提升國軍不對稱與聯合戰力。
軍事科技能量提升的重要里程碑
「潛艦國造」受國內外政經因素干擾,歷經波折、艱辛、漫長發展歷程。國內潛艦籌獲始於1963年向義大利利弗諾的(Cos.Mo.S.SPA)訂製2艘SX-404微型潛艦。1969年向美國提出獲得10-12艘潛艦,美方以屬攻擊性武器而拒絕;1971年美政府政策改變,以有償軍援供售2艘柴電潛艦;1994年政府再度向美提出購買,持續遇阻。期間與荷蘭、俄羅斯政府接觸,均未果。
2001年,美國原同意出售8艘柴電潛艦,因採購金額龐大,在立法院遭否決而停滯。但因海軍現役潛艦僅4艘且老舊;2014年政府轉向自行籌建,並預計最快在2024年原型艦下水,經1年測試,2025年正式成軍。國防部自2016年落實執行「潛艦國造」迄今,在台船、中科院、海軍與外國技術人員共同規劃、研發、合作、整合的「海鯤號」原型艦提前在9月28日命名下水,代表海軍潛艦艦隊現代化與國防軍事科技提升的重大里程碑。
武器裝備自主研發生產,不僅加速籌建軍備規模,強化國防能力,更帶動台灣軍機、軍艦、戰甲車、火砲(含飛彈)維護、維修與運營軍工供應鏈,促進產業及國防經濟發展。另武器裝備從研發到量產,是人才培育、技術與經驗累積、傳承的艱辛過程。「海鯤艦」命名、下水,說明台灣軍事科技能量又向前邁進一步,並逐步與先進國家軍事工藝接軌。
「防衛固守、重層嚇阻」軍事戰略的具體展現
「潛艦」顧名思義,是潛伏在海中的艦艇,具有匿蹤、不易被發現、被制等特性,同時能有效抵抗、破壞並擊沈敵人水下及海面船隻,是各國廣泛運用的戰略武器之一。
國造潛艦量產服役,逐年汰換老舊茄比級潛艦,使潛艦部隊現代化,並擴充潛艦作戰部隊,將它部署於台灣北、東、南海域,阻截解放軍海軍艦隊自東北海域與巴士海峽進入太平洋,另可伏擊解放軍海軍在東部海域船艦,用以突破敵海上封鎖,並確保我海上交通線安全。另海軍積極籌建潛艦,建置基本與不對稱關鍵戰力,向外延伸打擊範圍,打亂敵作戰節奏,增加敵作戰失敗風險,嚇阻敵不敢輕啟戰端;隨著自製潛艦加入防衛作戰序列,國軍機動、遠距、精準、立體作戰效能將有效提升,延伸戰略防衛縱深,重層嚇阻力量將更完善,在未來防衛作戰中,潛艦扮演重要角色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