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登政府2022會計年度國防預算及其影響評估
瀏覽數
275
2021.06.24
作者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舒孝煌 副研究員



關鍵字: 國防預算、拜登、聯邦政府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一、美國2022會計年度國防預算評估


拜登政府將在2022會計年度編列7,150億國防預算,若包含聯邦調查局、能源部等用於國防相關計畫,則國家安全總預算接近7,530億美元,[1]比2021年的7,407億美元增長1.6%,主要聚焦於對抗新冠肺炎疫情、將應對中國挑戰視為第一優先、解決先進及持續威脅、國防創新及現代化、處理氣候變遷。其中陸軍分配1,727億美元、海軍2,117億美元、空軍2,128億美元,其他國防項目1,178億美元,能源部及其他單位的國防支出379億美元。[2] 陸軍預算減少反映美軍將自阿富汗撤軍,不過其六項現代化計畫仍然獲得充足資金。[3] 同時也大量裁減舊式武器系統,節省55億美元供科技研發。科技研發金額達到1,120億美元,較過去增加5%。[4]

表、2021及2022國防預算各軍種分配額度(美元)

 

FY2021

FY2022

陸軍

1,743

1,727

海軍

2,071

2,117

空軍

2,040

2,128

其他國防項目

1,184

1,178

國防部(總計)

7,037

7,150

能源部及其他部會

 370

  379

國防預算(總計)

7,407

7,529



資料來源:“Defense Budget Overview,” Office of the Under Secretary of Defense(Comptroller), May 2021, https://bit.ly/3gHad2Y.

2022會計年度國防預算聽證會已於6月10日在國會登場,中國軍事威脅及台灣成為聽證會討論焦點,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強調關注中國軍事威脅,參謀首長聯席會議主席密利上將(Gen. Mark Milley)在答覆霍利參議員(Sen. Josh Hawley)詢問時也指出,若政府依《台灣關係法》做出決定,美軍有能力阻止共軍犯台。[5] 為拜登已要求國防部成立「中國工作小組」,評估中國軍事計畫並提建議,奧斯汀亦已下達指令,確保國防部目標及資源投入正確方向,包括處理嚇阻、作戰概念、新興能力、未來部隊態勢、科技、以及軍文工作人力等方向,其部分內容將作為拜登政府新版《國防戰略》的參考。[6]

二、預算主要項目


2022會計年度國防預算聚焦於創新及現代化,包括提供5億美元應付新冠肺炎疫情;51億美元用於「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 PDI);6.17億美元用於應付氣候變遷、277億用於核武能力現代化;204億用於飛彈防禦系統;長程打擊火力66億、科學技術及先進能力發展141億;致命性空中武力524億,包括F-35、KC-46加油機、CH-53K直升機、F-15EX、AH-64E攻擊直升機等;海上部隊戰鬥效能346億,包括哥倫比亞級彈道飛彈潛艦、維吉尼亞級攻擊潛艦、福特級航空母艦、勃克級驅逐艦、艦隊燃料補給艦、星座級巡防艦、大型無人水面艦、多功能拖曳及救難艦、海洋監視船;地面部隊戰鬥效能2.7億,包括聯合輕型戰術載具、M1戰車性能提升、兩棲戰鬥載具;太空系統投資206億,包括發射載具與發射計畫、GPS定位系統、太空高軌道持久型紅外線系統;網路活動及網路戰104億。[7] 預算中也增加軍職及文職薪資,以及家眷支持計畫等。

三、太平洋嚇阻倡議(Pacific Deterrence Initiative, PDI)


太平洋嚇阻倡議總金額達51億美元,[8] 投資項目包括:[9]

(一)部隊設計及態勢(2,300萬美元):

設計一支致命且有彈性的部隊,能隨時部署,必要時立即參與戰鬥,因此必須有良好裝備、訓練,以及部署地點。

(二)演習、實驗,及部隊創新(1億5千萬美元):

透過演訓以維持最高效率,並確保正在開發的作戰概念能應付近期及未來戰爭;保障美軍在所有領域的整體戰備和共通操作能力;提高美軍與印太盟國和夥伴的互相操作性;改善太平洋地區的訓練區域,提供多領域作戰測試及實驗環境;提供戰略能力辦公室(Strategic Capabilities Office, SCO)研究創新科技資金。

(三)聯合部隊致命性(Joint Force Lethality,49億1千萬美元):

提高作戰部隊戰鬥效能,主要是海軍,包括造艦能力維持、無人水面艦、發展海軍在印太地區投射及分散式海上作戰(Distributed Maritime Operations)能力、以及陸戰隊「兵力設計2030」(Force Design 2030)中的空陸特遣部隊(Marine Air Ground Task Force, MAGTF)、提升F-35空中阻絕及戰略打擊、密接空中支援、防空制壓能力。

與海軍相關的還包括作戰及維修、雷達、兩棲載具系統、陸戰隊地面戰鬥及支援武器系統、無人空中系統酬載、陸戰隊情報及電子戰系統、F-35B/F-35C、DDG 51驅逐艦、DDG 1000驅逐艦、飛彈巡防艦(FFG(X))、下一代核動力攻擊潛艦SSN(X)、先進核動力系統、T-AO艦隊燃料補給艦、兩棲突擊艦(LHA)取代計畫、海軍傳統快速打擊武器系統(Navy Conventional Prompt Strike Weapon System)、標準飛彈、戰術戰斧巡弋飛彈等。

空軍包括發展並修正F-35第4批次(Block4)瑕疵,並將F-35A的「技術更新3」(TR3)提升至Block4,以及將82架「技術更新2」(TR2)相關提升項目包括軟體及硬體;發展M碼衛星定位接收器、極音速巡弋飛彈等。

其他尚包括飛彈防禦署(Missile Defense Agency, MDA)強化關島整合防空及飛彈防禦系統、極音速武器及巡弋飛彈威脅、整合陸軍及海軍設施。

(四)強化印太聯盟及夥伴關係(50萬美元):

投資安全合作計畫,強化印太聯盟及夥伴關係。

四、創新與現代化項目


創新及現代化項目達到1,120億美元,包括: [10]

(一)核武及飛彈防禦系統現代化。

(二)長程火力,包括部署極音速武器,其中空軍將在2022年測試及生產極音速武器;陸軍將在2023年部署極音速飛彈營;海軍將在2025年為DDG1000驅逐艦部署極音速飛彈。另外尚包括擴充新的及現有武器平台的生存性及能力,如採購空射AGM-158飛彈、陸射巡弋飛彈營、並增加海軍戰斧飛彈及標準6型飛彈的能力。

(三)科學技術及先進能力,包括微電子技術、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5G等。

(四)強化空中、海上及陸上武力的致命性,包括投資524億元採購及發展第4代(F-15EX及未來取代F-16的MR-F多功能戰機)與第5代戰機(F-35),發展第6代戰術空中能力(被稱為下一代空中優勢﹝Next Generation Air Dominance, NGAD﹞), KC-46空中加油機;346億元發展採購新型驅逐艦、巡防艦及維吉尼亞級潛艦,發展無人水下載具技術、陸戰隊遠征距外打擊能力,重組海軍後勤部隊;陸軍包括精確打擊飛彈、下一代班用武器、下一代戰鬥車輛。

(五)太空軍:206億元用於發展重要太空能力、彈性架構及強化太空指揮管制,確保聯合部隊在全球全領域戰鬥的優勢,及面對未來太空威脅,發展下一代飛彈預警衛星及GPS衛星強化與抗干擾能力、以及太空發射載具。

(六)網路活動:包括國防部資訊網路安全、網路戰能力。投資104億元發展網路太空活動。

(七)淘汰舊系統;淘汰老舊及不符任務需求的裝備,投資尖端能力及技術,包括陸軍夜視系統、飛彈及電戰裝備;海軍的巡洋艦、船塢登陸艦、F/A-18A至D戰機及RQ-21無人機;空軍淘汰老舊飛機;特戰司令部淘汰老舊情監偵裝備。

五、結論


拜登首份國防預算強調創新及現代化,置重點在發展新式武器,目的在克制中國及俄羅斯,若這些研發計畫如下一代戰機、新型水面艦及無人艦、極音速武器、陸戰隊濱海團等計畫順利部署、「太平洋嚇阻倡議」持續推動、「中國工作小組」發揮效用,將有助強化美軍在亞太地區態勢及快速應變能力,扼制中、俄軍事野心。

然而預算案仍將面對國會挑戰,特別是退役老舊武器,雖然國防部強調是重新分配資源,但國會議員早就對美軍以保留資金為由,淘汰仍具作戰價值的裝備抱怨多時,這也將使原已不足的美軍機艦數量進一步減少,不但使美軍部署捉襟見肘,且總兵力規模再減,將限制美軍應對大型衝突能力。共和黨議員也批評拜登政府所編通貨膨脹率仍然不足,至少應提高3~5%,而且在提供軍人所需要的資源、設備及訓練方面仍然不夠。 [11]

拜登支持者則警告,經濟正待恢復,可能陷入通膨漩渦,聯邦債務還會快速增加。民主黨人擔心國防開支過高,國防部「過於臃腫」,但民主黨在國會僅佔微幅優勢,共和黨參議員如殷霍夫(James Inhofe)、麥康奈爾(Mitch McConnell)、情報委員會(Senate Intelligence Committee)副主席盧比奧(Marco Rubio)等,均批評此預算不足以應付中國,對軍隊支持不足。[12] 拜登政府的首份國防預算,應會在國會掀起辯論。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