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因應北極戰略競爭作為之評析
2019.06.17
瀏覽數
95
壹、新聞重點
2019年5月24日,《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指北極為中國蓬勃全球野心之最新競技場,而中美緊張關係正延伸至北極。美國國防部《2019年中國軍力報告》(Military and Security Developments Involving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9)即首度警告中國於北極持續增長的存在;2019年5月,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更於北極理事會(Arctic Council)部長會議,直言中國將在北極複製南海爭奪島礁及「一帶一路」債務陷阱之舉。報導另稱,著眼長期博奕的中國正與北極頭號擴張主義大國俄羅斯結成夥伴。俄羅斯過往對北極此間競爭謹慎以對,卻因烏克蘭危機而與中國合作。惟報導同時指出中俄在北極的關係複雜,中國刻正建立遠洋海軍,以保護其擴大中的全球利益。未來中國戰略投資之所在,其海軍或將隨之出現。美國應急起直追,避免北極權力平衡倒向中俄兩國。[1]
報導認為目前北極呈現中俄聯合抗美態勢,惟北極戰略競爭未來將因中國野心升高。報導言之鑿鑿,卻忽略俄羅斯的因應作為實為影響中國涉足北極的關鍵。
貳、安全意涵
一、俄聲張北極主權旨在強化能源安全與後方穩定
北極能源開發與航運管理係俄羅斯當前最關切者,但此又涉及北極主權糾紛。俄國經濟仍倚賴資源出口,若能鞏固北極主權,自能囊括此間經濟利益,連帶消除可能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俄羅斯於2008年至2014年間發布三份北極政策文件,[2]除自許為「主導北極的國家」,並擬於2020年前將北極變為能源戰略基地,亦規劃基礎設施建設、保障其極地原住民福利,以提升當地社會經濟發展及人口增長,從而保障其國家安全與社會穩定。
在鞏固主權的前提下,確保此間能源安全與航運利益,進而帶動西伯利亞北岸沿線開發,為俄國經濟安全及社會穩定之最佳保障。俄國北極「亞馬爾液化天然氣項目」(Yamal LNG)於2015年接受中國絲路基金挹注,乃至於「北極液化天然氣二號項目」(Arctic LNG 2)在2019年接受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兩家子公司各入股10%,即為前述思維體現。畢竟中國無權聲索北極主權,即令參與北極能源開發,其既未持股過半亦無權主導,故對俄羅斯此間的能源安全將是助力,更有助其經濟安全與社會穩定。
二、以軍事手段作為北極主權聲索之後盾
2019年3月,俄羅斯對外國軍艦制定北方航線通行規則,要求得提前45天通報、告知航行詳盡資訊及艦長身分,且必須配備俄國領航員。軍艦若未獲准而通行,俄方可強制制止,更可扣押或摧毀。[3]有別於外國商船能自由選擇破冰領航,俄羅斯對外國軍艦卻愈發強勢。俄方強硬立場早揭櫫於其2008年與2013年的北極政策文件,除宣示建立北極部隊外,更強調為維護其北極利益,將強化此間軍事存在。蓋因任何對北方航線現狀的改變,皆屬國家安全與利益威脅。為此,2014年俄羅斯在北方艦隊基礎上組建「北極戰略司令部」;2015年成立北方艦隊第45航空防空軍,強化北極空中監控;近年又於北極大興土木,興建軍事基礎設施。
北極防衛的軍事任務主要由北方艦隊負責,太平洋艦隊亦負責部分防務。2019年初起,伊爾-38N(Il-38N)反潛機開始每日監控北極重要航道船艦及潛艇活動;2019年1月,俄方又在北極部署帶有人工智慧元件,能探測1,000公里外巡航導彈及無人機的「共振-N」移動式雷達系統;2019年5月上旬,北方艦隊更完成東部堪察加半島(Kamchatka Peninsula)與西部科拉半島(Kola Peninsula)電子對抗中心部署,日後可關閉航道區域之飛機、潛艇、水面船艦、無人機通訊聯繫和定位導航信號,務求完全控制該區。
參、趨勢研判
一、俄羅斯三管齊下因應北極戰略競爭
界定大陸礁層邊界乃北極戰略優先,故俄國將持續以扇形原則、先占原則及自然延伸原則聲張其主權訴求。為促進北方航線開發,俄羅斯除參與共建「冰上絲綢之路」,總統普亭(Vladimir Putin)亦於2019年4月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表示,正研究北方航線與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整合的可能。普亭顯然冀望透過中國「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提升北方航線國際吸引力。[4]
肩負北極防務的北方艦隊,除防範敵人自北極打擊俄國本土後方外,亦為俄羅斯捍衛北極主權與利益後盾,從而杜絕此間的非傳統安全威脅。俄羅斯單方面擴大解釋《聯合國海洋法公約》(United Nations Convention on the Law of the Sea, UNCLOS)第234條對沿岸國的授權,自訂北方航線航行規則此等國內法,早引起他國不滿,此又以向來主張航行自由的美國為最。但俄方此舉在於以武力支持北極主權聲索,意圖造成既成事實迫使他國接受,縱令科學考察證據不足亦然。
二、中國力推「一帶一路」故中俄北極軍事合作短期難見
除《紐約時報》推測中國海軍未來可能出現於北極外,俄國內部亦有鼓吹讓中國戰略導彈核潛艇進入北極威脅美國的言論,甚至提議兩國共建防空和導彈防禦系統。
中國此前雖與美國同樣主張北極航道航行自由,然其「雪龍號」於北極科考時,仍遵循《聯合國海洋法公約》與沿岸國相關法規,顯見中國目前無意捲入北極主權糾紛。再者,中國海軍若欲進軍北極,必然牴觸俄國北極戰略。俄羅斯在北極的強勢軍事作為與部署,縱令中國有心也力不足。最重要的是,「一帶一路」已是中國領導人習近平外交的指標,有非成不可的壓力。中國除迴避北極主權糾紛外,也不欲倡議沾染軍事色彩,引起他國防備。中國在北極既無軍事存在又無領土主張,要在北極複製南海爭奪島礁之舉實言之過早,更遑論於北極複製債務陷阱。在世人已有所提防與倡議永續發展考量下,預料中國將更審慎評估此間投資項目。
至於俄方鼓吹中俄北極軍事合作言論,至多為測風向之舉。中國現為美國頭號敵人,俄羅斯無需引狼入室,何況俄方亦不願他國軍事力量染指其北極地區。故中俄軍事合作短期內恐難見於北極。
[1] Somini Sengupta and Steven Lee Myers, “Latest Arena for China’s Growing Global Ambitions: The Arctic,” New York Times, May 24, 2019, https://tinyurl.com/y63ljvst
[2] 分別為2008年9月《2020年前及未來俄羅斯聯邦在北極地區的國家政策原則》(Основы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й политики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в Арктике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 и дальнейшую перспективу)、2013年2月《至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發展和國家安全北極戰略》(Стратегия развития Арктической з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и обеспечения национальной безопасност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以及2014年4月《2020年前俄羅斯聯邦北極地區社會經濟發展國家綱要》(Социально-экономическое развитие Арктической зоны Российской Федерации на период до 2020 года)。
[3] Алексей Козаченко, Богдан Степовой и Эльнар Байназаров, “Холодная волна: иностранцам создали правила прохода Севморпути Военным кораблям и судам придется уведомить Россию о своих планах за 45 суток,” Известия, 6 марта 2019, https://tinyurl.com/y2rowf9s
[4] 北方航線目前運輸航次多屬俄國境內運輸,以及由他國駛進該航線港口的過境運輸,完全穿越航線的跨境運輸比重偏低,顯見其國際吸引力不足。除自然環境變數影響外,沿線基礎設施未完善亦是主因。此即俄羅斯願與中國共建「冰上.絲綢之路」,欲藉此彌補資金和技術缺口之故。參見劉蕭翔,〈從「弗拉基米爾.魯薩諾夫號」遠東首航談中俄共建「冰上絲綢之路」〉,《國防安全週報》,第4期(2018 年7 月13 日),頁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