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國南沙主權論述的再檢視
2019.03.06
瀏覽數
745
摘要
長期以來,有關南沙之主權衝突常流於政治論述或文本之爭,其一定程度反映了爭端國在聲索主權之初,動輒「先射箭、後畫靶」,即言「先提主張、後覓事證」之通病。本文透過檢視「南沙群島」之「名」,釐清了中華民國於該群島主權論述之「實」,進而揭示我國於「南沙群島」聲索之利基。本研究發現,在「南沙群島」中扣除「團沙」部分,其他絕大多數之海域島嶼地區,乃係二戰後中華民國政府自日領之「新南群島」接收而來;加以「南沙群島」之名,乃至於可被視為「U 形線」(九段線)之母的「八段線」,一直要到 1946 年 9 月內政部提出「南海諸島位置略圖」才正式出現,可知中華民國於「南沙群島」之有力或有利聲索,蓋以二戰結束伊始為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