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美中戰略競爭造成澳洲地緣戰略環境的惡化,澳洲目前的「國防」(National Defence)概念是以「防禦並對抗可能源於主要大國競爭的潛在威脅,作為新的國防規劃和戰略的方法」。實踐國防概念需要進行許多改革,而建立澳洲的國防產業能力是其中最重要的項目之一。在《2023國防戰略檢討》報告中,澳洲政府主張有必要在關鍵領域建立強化國防能力的自主權。澳洲長久以來的國防產業政策典範是在與今天大不相同的環境背景下建立的,澳洲過去一直懷有儘管存在大國競爭但大國衝突風險很低的思維,不僅假設國防產業政策有較長的發展時間,而國防產業能力發展主要能以支持個別澳洲國防軍計畫為主。然而,面對當今國際安全環境快速變化的挑戰,澳洲正不斷強化國防戰略作為,國防產業發展的時程不斷被壓縮並調整,且角色日益重要。由於地緣戰略的時空環境已經不同以往,澳洲國防戰略思維不僅要轉變,其國防產業也需要進行改革,將國防產業視為國家能力的一部分,而不僅僅是重視科技能力的輸入。在主要大國衝突風險可能大增的環境下,擁有自主權且與國際聯繫的國防產業本身就是一個戰略資產。因此,本文要探討的問題是,究竟澳洲國防產業政策要如何進行改革才能滿足其國防戰略需求?此澳洲國防產業議題不僅值得深入探討,亦可作為台灣國防產業發展的參考。
國防產業(Defense Industry)發展與國防戰略方向是息息相關且密不可分的。一般而言,國防戰略方向指導國防產業政策,而國防產業政策則會影響國防產業發展。國防產業主要是由涉及軍事裝備及設備研究、開發生產與服務的政府與商業產業組成。國防產業發展大致可包含三個面向,包括:軍備產業鏈、軍備自主化程度和軍備自主研發的能力,這三者的結合正可以體現一個國家的國防軍事力量。基本上,澳洲國防戰略發展方向,以往都是透過不定期發布「國防白皮書」方式來呈現。前澳洲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執政時期,在《2016國防白皮書》(2016 Defence White Paper)的基礎上,提出《2020國防戰略更新》(2020 Defence Strategic Update)和《2020兵力結構計畫》(2020 Force StructurePlan)兩份國防報告,[1]強調澳洲必須進行兵力整建以因應當前大國競爭局勢。在2021 年9 月15 日,澳洲、英國與美國共同決議成立「澳英美三邊安全夥伴關係」(AUKUS),除要協助澳洲打造8 艘核動力潛艦外,更要在國防產業、科技、情報、極音速武器等領域進行合作共享。為因應當前澳洲與區域安全的迫切需要與持續兵力整建方向,澳洲總理艾班尼斯(Anthony Albanese)在2022 年上任後乃開始對澳洲國防戰略進行
全面性檢討,並先後公布《2023國防戰略檢討》(2023 Defence Strategic Review)與《2024國防戰略》(2024 National Defence Strategy),這些報告都明確指出「美中競爭」是決定性的區域安全特徵,所以澳洲要發展「反介入∕區域拒止」(A2/AD)能力支撐「拒止戰略」,以及落實並強化與AUKUS 合作等,而這些報告對未來澳洲國防戰略與產業發展的影響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中國軍事力量在西太平洋的擴張、美中在印太區域進行大國戰略競爭,以及俄國與北約的軍事對峙等都將可能引發國際重大衝突的風險,例如:在亞洲地區,習近平時代的中國正積極公開操作軍事、準軍事力量,以及「灰色地帶」(Grey Zone)手段來改變南海、台海與東海的現狀;而在歐洲地區,俄國自2022 年2 月入侵烏克蘭以來,這場俄烏戰爭也已進入第二年,這些國際現實狀況是澳洲自二戰結束以來所面臨最具挑戰性的戰略環境,而這不斷惡化的戰略環境都反映在最近澳洲國防政策的聲明中。澳洲在《2016國防白皮書》就提到,對基於規則的全球秩序的挑戰是澳洲國防的關鍵問題;在《2020國防戰略更新》更提醒,「澳洲不能再依賴衝突發生前的即時警告」;[2]在《2023國防戰略檢討》則提到,澳洲國防軍的兵力結構與獲取軍事能力的方法並不符合澳洲目前的戰略環境。[3]澳洲政府目前所採納的「國防」概念,即保衛澳洲免受大國競爭帶來的潛在威脅,作為澳洲國防規劃和戰略的新方法。雖然實施這一國防概念需要進行許多改革,但建立澳洲國防產業能力乃是最重要的改革之一。
澳洲國防產業的目的不僅僅是為了提供政府在滿足特定項目的採購和維持需求方面的一個選項,而是應隨著國際安全環境的變遷進行重大變革,並且將國防產業視為是一項國家能力的表現。在國際主要衝突風險上升之時,擁有獨立並與國際緊密聯繫的國防產業就是一項資產。該資產可以降低對海外工業和供應的過度依賴的風險,讓澳洲能夠靈活並有效地應對重大衝突發生而導致必須擴大生產、重組和調整軍事能力的需求。在調整國防戰略的背景下,澳洲政府和產業界有機會打造澳洲本地國防產業基地的基礎,這是一項國家重要戰略資產,不僅可為國防提供支援的國防工業能力,也可以支持澳洲應對未來10 年甚至更長時期的挑戰。
[1]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20 Defence Strategic Update (Canberra: Department of Defense,2020), https://www1.defence.gov.au/about/publications/2020-defence-strategic-update; Australian Government, 2020 Force Structure Plan (Canberra: Department of Defense, 2020), https://www.defence.gov.au/StrategicUpdate-2020/docs/2020_Force_Structure_Plan.pdf.
[2]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fence Strategic Update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August 2020), p. 14.
[3] Australian Government, Defence Strategic Review (Canberra: Australian Government Publishing Service, August 2023), p.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