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鍵字: 蘇愷-34、蘇愷-75、蘇愷-57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俄軍在烏克蘭損失4架蘇愷-34戰機,連同2014年服役以來共損失17架,占全部機隊的12%。由於在戰爭中表現不佳,可能潛在客戶紛紛卻步,蘇愷可能盼不到希望的春天。
蘇愷-57與蘇愷-75找不到買主
後冷戰俄國空軍訂單大減,米格持續改良米格-29,蘇愷稍後推出蘇愷-34與蘇愷-35應戰。蘇愷-34是對地支援戰轟機,蘇愷-35則是空優戰機,各小規模生產140架,並依賴出口維持生存。最新匿蹤蘇愷-57單價過高,因俄國空軍買不起,因而希望獲得國外客戶青睞。
2021年蘇愷推出單發動機蘇愷-75,類似於美國F-35,蘇愷-57則與F-22屬於同等級,不過性能並不出色。蘇愷研製蘇愷-75,主要因蘇愷-57投資過多,希望藉產品多元化,降低龐大投資損失。蘇愷-75分單座與雙座兩型,雙座型可做為訓練機或電戰機,也可做成沒有座艙的無人機。蘇愷-75預定在2024年首飛,2030年前服役。由於在烏克蘭表現不佳,連累蘇愷-75找不到買家,俄國空軍與國外顧客都沒有採購的意願。目前俄國已經生產S-70無人戰鬥空中載具(unmanned combat aerial vehicle, UCAV),可與有人戰機伴隨作戰。
蘇愷-34以蘇愷-27K改良而成
蘇愷-34是以艦載型蘇愷-27K雙座訓練機為基礎研製而成,取代老舊的蘇愷-24輕型戰轟機。蘇愷-24在1970年代中期推出,類似美國F-111或歐洲龍捲風戰轟機,重43噸,可搭載機員2人,採用可變後掠翼(swing wing)設計,航程600公里。蘇愷-24可攜帶8噸彈藥,以當時標準來看,射控與電戰系統還算先進,到1993年停產前,共約生產1,400架。
2008年俄國開始生產蘇愷-34,重45噸,企圖媲美美國36噸的F-15E,擁有雷達、瞄準相機、雷射指標器與電戰等裝備,同樣攜帶8噸飛彈與精靈炸彈。俄國計畫採購大量蘇愷-34,取代300架老舊蘇愷-24,但最後僅生產140架,第一批生產24架蘇愷-34,單價3,600萬美元,造價約只有F-15E的一半。部分蘇愷-24進行性能提升,成為蘇愷-24M2。
蘇愷-34在烏克蘭吃到苦頭
2015年後蘇愷-34派赴敘利亞作戰,取得許多大數據與實戰經驗,稍後也出現在利比亞戰爭。在戰場上,蘇愷-34比蘇愷-24容易維修,除了蘇愷-24複雜的可變後掠翼外,蘇愷-34擁有現代化的發動機與電戰裝備,性能比較可靠也是其中因素。目前蘇愷-34並沒有外銷實績,一方面因為其他輕型戰機擁有不亞於蘇愷-34戰力,另一方面F-15E屬於戰鬥機,蘇愷-34則被歸類為輕型轟炸機,因而讓它不具競爭力與吸引力。
蘇愷-34擁有實戰經驗,不過因未曾面臨強大防空系統威脅,使得它在烏克蘭戰場吃到苦頭。俄軍在損失數架蘇愷-34後,即下令不准飛入烏國空域,只能在俄國境內發射攻擊飛彈。由於遭受制裁而無法適時彌補戰損,使得俄軍不敢大量部署為數不多的蘇愷-34。
性能與可靠性是蘇愷的軟肋
蘇愷戰機的弱點在烏克蘭戰爭曝露無遺,國外顧客發現即使蘇愷戰機價格便宜,但若考量其性能與可靠性,仍然比不上西方同型戰機。曾是蘇愷戰機最大市場的中國,早已不再對其感到興趣,導致蘇愷可能盼不到希望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