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海情勢

中、俄「海上聯合─2022」軍演的虛實互用
瀏覽數
2919

關鍵字: 中俄聯合軍演、軍事合作、中俄關係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前言


根據媒體報導,中俄兩國海軍於2022年12月21日至27日,在鄰近中國的舟山至台州以東海域舉行「海上聯合—2022」演習。由於中、俄海上聯合演習首次於東海及鄰近台海進行,而中、俄兩國正值疫情威脅及烏克蘭戰爭的影響,兩國聯合演習的實質戰略意圖引起外界關注。[1]

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歷年發展


中、俄聯合海上系列演習是兩國規模最大的海軍聯合系列演習。自2012年舉行首輪演習至今(2022年),已歷經11次的聯合軍事演習,並成為兩國海軍訓練合作的重要機制。其演習地點按時間順序,依次為:青島附近海域(2012年)、日本海(2013年)、東海北部海空域(2014年)、地中海和日本海(2015年)、廣東湛江以東海空域(2016年)、波羅的海和日本海(2017 年)、青島附近海域(2019年)、日本海彼得大帝灣附近海域(2021年)及東海(2022年)。綜合而言,演習海域從俄羅斯周邊的地中海、波羅的海海域,到中、俄周邊的日本海海域,再到中共周邊的青島、東海、廣東湛江以東海空域。這顯示中、俄兩國是針對其與他國可能衝突區域進行演練。相關演習時間、地點、課目及兵力派遣詳如附表。

表、2012至2022年中、俄「海上聯合」軍演概況

資料來源:作者整理自公開資料。

中、俄海上聯合演習歷年演習課目重點


從中、俄兩國自2012至2022年歷次海上聯合軍演來看,新的實戰性質演訓課目持續增加,以想定模擬因應未來可能的戰爭。其中,2012至2014年及2017年、2019年的軍事演習重點,是以護航、補給、解救被劫持船舶及海上搜救等「非戰爭性軍事行動」為主。但從2015年開始增加聯合登陸、2016年立體奪控島礁、2019年艦砲攻擊海、空目標及2022年聯合封控等「戰爭性軍事行動」的軍事合作。

綜合分析,中、俄兩國越來越接近同盟實彈作戰,然而2016年時於彼得大帝灣考量訓練兩棲登陸,旨在磨練陸戰隊兩棲作戰能力。但此次東海演習沒有演練兩棲登陸,其背後意涵可能是準備不及,也可能是俄羅斯不願意擴大規模。

中、俄海上聯合演習的意圖


自2012年以來,中共和俄羅斯舉行雙邊年度聯合海上演習,為兩國海軍開展廣泛的聯合活動提供一個交流平台。聯合海上演習一直是中俄軍隊提高戰術和作戰能力、開展聯合作戰和增強互操作性的有效合作,以下就兩國此次演習意圖分析如下:

一、表面上形塑軍事同盟印象


中、俄倡議建立「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係」,體現出對各自「核心利益」的相互支持,兩國攜手為國際和平與安全作出貢獻,以面對來自美國、日本及歐盟的國際壓力。

二、實際上中、俄在國際孤立下相互取暖


中共正面臨國內疫情大爆發,難以控制局面,而俄羅斯自2月對烏克蘭發起軍事進攻,受到西方國家嚴厲制裁。此次中、俄仍堅持海上聯合軍演,藉以相互捧場虛張聲勢。

三、例行性觀摩海上作戰能力


此次演習首次採取「不經兵力集結、不經港岸協調、直赴演習海域、直接展開行動」的模式,充分表現中、俄海軍經過連續10年的海上聯合軍演,已經形成完整的協同作戰模式、通信聯絡規範和聯合訓練組織機制及具備共同作戰圖像。從兩國針對演習課目之互信程度不難看出,中共已提升海上聯合作戰能力。

對印太區域安全影響


美「中」兩大強權各自藉由與盟國的聯合軍事演習在印太地區互別苗頭,第一島鏈的日本海、東海、台灣海峽、南海,均成為演習重點海域。其影響分析如下:

一、俄羅斯海軍頻繁出現西太平洋展現印太區域的戰略意圖


從中、俄兩國自 2012至2022年歷次的「海上聯合」軍演觀察,雙方演練課目,從護航、解救被劫持船舶、海上搜救及補給等非傳統安全的項目,轉換至實彈射擊課目,如對空實彈射擊、砲擊海上目標、登陸、對海突擊及立體奪島等接近實戰聯合訓練,藉以提升兩國在演習地區的作戰能力,並擴大整體訓練效益,且已突破西太平洋第一島鏈,具有遠海作戰的能力。

二、針對美、日、印、澳軍演的反制,可能升高兩個集團的對立


中、俄演習主要針對美國印太戰略及11月份美日印澳等軍事同盟在日本以南之西太平洋進行「馬拉巴爾2022」、「利劍」等聯合演習所做出的反應,台灣並非其主要的目標,實際上抗衡美、日同盟才是中、俄聯合軍演背後的戰略意圖。

三、中共海上作戰能力提升對台海的轉用


2022年8月份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Nancy Patricia Pelosi)訪台後,中共於8月4日至7日在我國周邊實彈軍演,演習範圍包含台灣西南方、東方、東南方等六個區域,形成對台海空封鎖。此次,中、俄海上軍事演習又有聯合封控課目,中共雖宣稱未針對第三方,但可由課目預判,若未來台海發生戰事,兩國是否由全面戰略夥伴關係提升至同盟並肩作戰,共同抗擊外軍,或是因各自利益及影響考量,僅限於戰略夥伴關係、共同練兵與壯大聲勢,值得進一步觀察。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