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大陸用電困境與能源轉型
2021.03.05
瀏覽數
207
壹、新聞重點
2020年12月中下旬,中國大陸湖南,江西、浙江、內蒙古等地區,面臨電力供需失衡狀況,[1]是自2008年以後,面臨大規模的「拉閘限電」措施,同時在2020年12月開始,中國大陸各地出現罕見低溫,[2]限電措施嚴重影響民眾日常生活,導致民怨四起。
中國大陸自從2008年大規模限電措施後,已近10年無面臨類似狀況,部分猜測是中國大陸與澳洲關係惡化,中方宣佈減少自澳洲進口煤炭,反而影響發電用之煤炭數量,造成火力發電廠無法運轉而停機。[3]然而媒體報導,中國每年從澳洲進口的煤炭在0.7至0.8億噸之間,總用量不到2%,且其中有近一半用在鋼鐵冶煉,用於發電的僅約0.4億噸。中國煤炭工業協會估算,2019年中國大陸發電用煤約22.9億噸,從澳洲進口的發電用煤,只佔中國大陸發電用煤約1.75%。[4]因此中國大陸抵制澳洲煤炭進口狀況雖可能波及發電量,但應有其他因素引發大規模限電情事,以下就本次限電事件進行探討。
貳、安全意涵
一、用電預估錯誤影響民生與經濟
中國大陸在2020年上半年遭遇新冠肺炎疫情採取之封城措施,對於經濟發展造成極大衝擊,如2020年第1季GDP年增率為-6.8%,[5]反映在用電量上,年增率為負成長(如附表1)。然而隨著疫情獲得控制,經濟開始復甦情況下,用電量也逐月上升,中國大陸去年全社會用電量甚至較前年增加3.1%。[6]經濟快速復甦雖值得慶賀,但未預料恢復力道如此迅速,加上寒流的侵襲導致暖氣等民生電力需求激增,電力供給錯估下半年用電需求量,致使供給無法負荷,造成電力部門只能採取限電措施。
由於對經濟復甦程度的錯誤預判,進一步使中國電力部門對於2020年下半年電力需求無法精確判斷,導致各發電廠的煤炭儲備數量不足,此外中國大陸產煤量第一大的省份內蒙古,在2020年針對煤炭事業進行反貪腐調查,導致煤炭供應受到影響,加上山西部分煤礦停產,導致煤價由每噸人民幣400多元漲至700多元。在成本激增的情況下,各大電廠更無意願增加發電量。[7]
二、減碳政策與電網規劃不良提升供電風險
中國大陸近幾年極力改善空氣汙染及碳排放問題,習近平更在2020年的聯合國大會宣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努力爭取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8]。因此減少燃煤發電,增加再生能源生產與消費比例成為中國大陸減排主要手段。[9]然而中國大陸火力發電的比例,即使透過增加再生能源的手段,仍是最主要的發電方式(如表2),而各發電廠為滿足中央的減排指標,只能逐漸削減燃煤發電量,而下半年經濟復甦且極寒氣候的取暖需求導致用電量大幅提高之狀況,其他如風力、水力等清潔能源的發電受限於自然環境因素,無法快速提高電源供給,因而導致部分省市採取限電的不得已措施。[10]
中國大陸在2011年12月宣佈青藏地區電網開始運用後,形成全國電力聯網格局,電力彼此互聯互通,也讓媒體自豪「沒有發生過大面積停電事故」。[11]然而這次中國大陸限電措施,突顯電網的電力調度仍有一定侷限,如新華社報導,湖南跟江西的外受電通道能力已送足,所以無法進一步調度其他省市多餘電力來彌補缺口。[12]在短期電力供需失衡的狀況下,無法將多餘的電力輸送至需要的地方,造成本次江西、湖南等省區出現大規模限電的狀況。
參、趨勢研判
一、持續擴大運用再生能源
為突顯負責任大國形象,並降低境內空氣汙染問題,中國大陸勢必持續減少碳排放量,並提升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的發電量。如中國大陸的中央企業,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聯合中國國新控股有限責任公司、中國東方資產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設立規模人民幣100.2億元的「國能新能源產業投資基金」,用來投資風力、太陽能等再生能源發電以及儲能等項目,力求在2030年,中國大陸風力、太陽能發電總裝機容量達到12億千瓦以上。[13]
二、穩定煤炭價格,確保火力發電容量
目前中國大陸在水力、風力等再生能源短期仍難以填補火力發電的缺口下,燃煤為主的火力發電型態,仍是中國大陸在短期間主要的電力供給來源。因此國家能源投資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等6家主要煤炭供給的國有企業,聯合民營的內蒙古伊泰集團有限公司,共同簽署「保安全、保供應、穩煤價」聯合倡議書,[14]目的即在穩定國產煤炭產量及價格,進而確保能夠穩定供應燃煤發電量。
三、重新檢視電網調度能力
中共藉由國家電網有限公司、中國南方電網有限責任公司2家中央企業所建構的輸(供)電網絡,可使國內所生產電力能夠跨省區進行調度支援,然而本次多省區的限電情況,中共應會重新評估並提高各省區的外受電通道能力,以便能夠讓其他地區剩餘電量,能夠有效輸送至缺電地區,讓電力資源能夠更有效運用。
附表1、2020年中國大陸每月全社會用電量
月份 |
月用電量(億千瓦時) |
與去年同期相比 |
1 |
5808 |
-5.8% |
2 |
4398 |
-10.1% |
3 |
5493 |
-4.2% |
4 |
5572 |
+0.7% |
5 |
5926 |
+4.6% |
6 |
6350 |
+6.1% |
7 |
6824 |
+2.3% |
8 |
7294 |
+7.7% |
9 |
6454 |
+7.2% |
10 |
6172 |
+6.6% |
11 |
6467 |
+9.4% |
12 |
8352 |
+17.5% |
資料來源:黃宇松整理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公佈之新聞資料
http://www.nea.gov.cn/xwzx/index.htm。
附表2、2020年中國大陸各類型發電之發電量統計表
發電類型 |
發電量(億千瓦時) |
火力 |
52798.7 |
水力 |
12140.3 |
核能 |
3662.5 |
風力 |
4146.0 |
太陽能 |
1421.0 |
資料來源,黃宇松整理自中國大陸國家統計局公布之數據
https://data.stats.gov.cn/easyquery.htm?cn=A01。
[1] 〈中國多地輪流限電背後:疫後經濟復蘇與能源改革〉,《BBC NEWS中文》,2020年12月24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5423920。
[2] 〈今年極寒冷冬原因?陸專家「寒潮+持續降溫」〉,《ETtoday新聞雲》,2021年1月9日,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10109/1894859.htm#ixzz6k4CDzBIw。
[3] 〈本想教訓澳洲 中國自己栽跟斗〉,《自由時報》,2020年12月17日,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3389584。
[4] 〈中國限電原因已找到,用電激增無需擔憂澳煤斷供?〉,《香港01》,2020年12月29日,https://reurl.cc/WEEVd5。
[5] 〈中國2020年GDP年增2.3% 30年最低〉,《香港01》,2021年1月18日,https://www.cna.com.tw/news/firstnews/202101180030.aspx。
[6] 〈發改委:去年大陸全社會用電量年增3.1%〉,《聯合新聞網》,2021年1月19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3/5185349。
[7] 〈中煤價大漲︱內媒:華南電廠不少只用澳洲煤 「限澳」致結構性短缺〉,《香港01》,2021年1月1日,https://reurl.cc/WE3X9e。
[8] 〈習近平在聯合國大會上就氣候變化承諾了些什麼?〉,《BBC NEWS中文》,2020年9月23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4261505。
[9] 依據中電能源情報研究中心出版的《能源發展回顧與展望(2020)》,中國大陸的天然氣和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生產合計占比在2016年為21.9%,並逐年增加;煤炭消費占比呈下降趨勢,2019降至57.7%,《能源發展回顧與展望(2020)》,《國家煤炭工業網》,2020年12月29日,http://www.coalchina.org.cn/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72&id=125412。
[10] 《中國官員坦承:浙江限電 是為達成減碳目標》,《聯合新聞網》,2020年12月21日,https://udn.com/news/story/7332/5110184。
[11] 〈中國為什麼沒有發生過大面積停電事故?〉,《人民網》,2019年11月19日,http://politics.people.com.cn/BIG5/n1/2019/1119/c429373-31463321.html。
[12] 〈部分地區為何“限電”?電力供應能否保障?〉,《新華網》,2020年12月18日,http://www.xinhuanet.com/power/2020-12/18/c_1210936178.htm。
[13] 〈國家能源集團聯合發起百億新能源產業基金〉,《人民網》,2021年1月22日,http://ccnews.people.com.cn/BIG5/n1/2021/0122/c141677-32009158.html。另依中國大陸國家能源局發佈2020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資料,2020年中國大陸風力、太陽能發電設備容量為5.3億千瓦,〈國家能源局發佈2020年全國電力工業統計數據〉,《國家能源局》,2021年1月20日,http://www.nea.gov.cn/2021-01/20/c_139683739.htm。
[14] 〈七家大型煤炭集團“保安全、保供應、穩煤價”聯合倡議書〉,《新浪網》,2021年1月2日,https://finance.sina.com.cn/money/future/fmnews/2021-01-02/doc-iiznctke977672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