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情勢

美軍戰略機動確保區域安全
瀏覽數
607
2020.05.11
作者
蘇紫雲
國防戰略與資源研究所 蘇紫雲 研究員 兼所長

美軍戰略機動確保區域安全
國防產業所 蘇紫雲副研究員
關鍵字:地緣戰略、區域安全、印太安全

印太區域隨著中國遠洋海軍的擴大,地緣戰略上呈現陸海權撞擊的架構。在武漢肺炎依然肆虐,中共兵力投射日趨頻繁情況下,印太區域呈現疫情與戰情皆升溫的局勢,特別是在南海區域,中國遂行島礁建設、部署戰略核潛艦,及宣布西沙行政區等措施,北京在南海進行軍事化、核武化、內政化的「三步走」政策,不僅區域安全與穩定受影響,甚至也衝擊全球核戰略的平衡。相對地,作為美國維持區域安全主要政策工具之一的航艦打擊群(Carrier Strike Group, CSG),卻因疫情感染或在塢維修,印太區域缺乏正規航艦輪值,僅倚賴兩棲攻擊艦獨挑大樑,海上的機動兵力投射呈現真空狀態。

美軍航艦強勢回歸
美軍快速應對疫情的策略發揮作用後,美國海軍作戰部長在510日公開宣告,已經有六艘航艦重返海上執勤,包括「杜魯門」號USS Harry S. Truman, CVN-75、「艾森豪」號USS Dwight D. Eisenhower, CVN-69、「雷根」號(USS Ronald Reagan, CVN-76)、「尼米茲」號(USS Nimitz, CVN-68)、「林肯」號USS Abraham Lincoln, CVN-72、以及最新的「福特」號(USS Gerald R. Ford, CVN-78。依照公開資料,還原目前此六個航艦打擊群的位置分別是「福特」號與「杜魯門」號兩艦位於大西洋,「艾森豪「號則於印度洋,而太平洋則擁有「雷根」號、「尼米茲」號、「林肯」號三艦執勤,可謂美軍重心所在。
美國海軍第7艦隊航艦「雷根」號結束定期保養作業,並於202055日離開日本的橫須賀母港,預估將前往南海與菲律賓海活動。同樣隸屬太平洋艦隊,第3艦隊的「尼米茲」號航艦也完成隔離檢疫,由第3艦隊重新編組「尼米茲航艦打擊群」(Nimitz CSG),並於427日完成部署訓練(pre-deployment training)最重要的打擊群「組合演訓」(Composite Training Unit Exercise, COMPTUEX),於美國本土西岸水域待命部署。美軍前述兩個航艦打擊群恢復戰備輪值,一舉結束印太區域將近一個半月的航艦兵力真空狀態。
早前造成印太區域海上機動兵力「斷鏈」的「羅斯福」號也是隸屬第3艦隊,原係接替「雷根」號進塢保修時的任務,但因大量艦員染疫,遂於2020327日抵達關島後,暫停執行任務。在近一個半月隔離檢疫後,艦員也開始恢復登艦作業,依照美軍的公開訊息推估,應可在5月中旬後重新執行戰備,屆時包括前述「雷根」號、「尼米茲」號、「林肯」號三艦在內,太平洋將有四個美軍航艦打擊群進行戰備執勤。
美國目前擁有11艘航艦,依照任務需求配賦於太平洋、大西洋兩大艦隊,並彈性編組為不同規模的打擊群。而航艦本身的作業維持係以三年週期進行,包括保養、維修、以及輪替部署(rotates deployment)。一般保持50%航艦執行戰備,另外50%則進行定保或大修。執行戰備任務的航艦,主要展開方向為印太的第7艦隊、第3艦隊(本土)、大西洋的第2艦隊、以及波斯灣的第5艦隊。同時,值得注意的是「羅斯福」號的疫情感染雖對美國海軍航艦戰力造成短暫衝擊,甚至造成印太區域航艦兵力的真空,但由於前述的第5艦隊得以支援印太區域,且美國海軍有完整的船員輪替制度、現役但未執勤人員,[1]以及後備役人員,因此在必要時可以快速進行人員替補,因此實際的戰力影響極為有限。

兩峽三海為美軍戰略機動的重心
另一值得注意的是美軍印太軍事戰略的調整,在實際的兵力部署方面,首先是美國國防部發布的《2018國防戰略》(National Defense Strategy 2018)中宣告「轟炸機持續展現任務」(continuous bomber presence mission)、調整為「戰略可預期、戰法不可測」(strategically predictable but operationally unpredictable)的準則,以擴大對潛在敵人的核嚇阻效果。
其次,在傳統兵力方面,結合後續的《國防授權法》(National Defense Authorization Act, NDAA, 2019/20)等文件,在印太區的傳統兵力,則力求(一)強化兩棲突擊艦的戰力使其發揮輕航艦的效能。(二)同時包括陸軍、陸戰隊等地面兵力則將部署反艦飛彈,以在必要時封鎖航道,並減低海軍艦隊的負擔。(三)此即為美軍將駐防關島的B-52轟炸機移防回本土後,接連以更具突防力與打擊力的B-1B超音速轟炸機多批次進入東海、南海,展現高速的機動部署能力。更特別地是,在58日美軍兩批次的B-1B以「鉗型攻勢」的姿態分別由巴士海峽、菲律賓南方的蘇祿海(Sulu Sea)飛抵南海。可以這麼說,美軍在反制中國海空擴張的戰略思考,是以「外線作戰」的多兵機動進行多方向的制壓,在地緣戰略上,則以台灣北部的宮古海峽、南部的巴士海峽,以及中國東海、南海、菲律賓海為主,形成「兩峽三海」的戰場重心。此一陸海權的競爭,對於後疫情時期的國際政治與區域安全的發展也將是關鍵影響的要素。

[1] 如同為尼米茲級的其他航艦,入塢維修時原編制艦員在必要時可快速空運至其他需要人員補充之執勤航艦,由於為同級艦因此支援之艦員可快速上線執行任務。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