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協防台灣的戰略自主選項
瀏覽數
1425
美國協防台灣的戰略自主選項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歐錫富研究員
關鍵字:戰略自主、5077作戰計畫、樂成作戰計畫
關鍵字:戰略自主、5077作戰計畫、樂成作戰計畫
中國如果武力犯台美國是否協防台灣,引發劃出紅線的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以及說不清楚、講不明白的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的爭論。戰略清晰以2001年小布希政府盡一切所能協防台灣最有名,戰略模糊以2020年8月川普總統表示「中國知道我將怎麼做」(China knows what I’m gonna do)最傳神。後來小布希政府受制北京擔心台獨從戰略清晰轉向模糊;1996年台海危機柯林頓政府也從戰略模糊轉向清晰。由此可見,不管戰略模糊或清晰,美國最終要掌握是否介入台海的戰略自主(strategic autonomy)。[1]
台灣位居第一島鏈重要戰略地位
當中國被視為美國戰略競爭對手後,台灣居於第一島鏈重要地位逐漸顯現出來。美對台的安全承諾,已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項指標。台灣成為自由民主國家後,協防其自我防衛更是美國的道德使命。一般以為美國介入台海勢必引發美中兩國全面對抗,在中國近海作戰,解放軍擁有數量與距離優勢,美軍卻要千里迢迢而來。事實並非如此,美軍協防台灣只要干擾解放軍行動自由即可,不需要在第一島鏈擁有全面軍事優勢。干擾解放軍在台海軍事優勢難度相對低,美軍有能力可以做到,何況空海作戰一向是美軍的強項。[2]從維持現狀到恢復防禦條約,美國協防台灣的自主戰略選項包括:
台灣關係法加強版
台美斷交後美國國會制定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列舉協助台灣自衛條款: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此外,近來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以及年度國防授權法像美台網路安全合作、中國選舉干預、評估台灣戰力等附帶要求,更深化《台灣關係法》協防台灣的強度。[3]
5077作戰計畫
美國防衛台灣的5077作戰計畫,可追溯到雷根政府時代。最初5077作戰計畫還只是概念計劃,沒有配屬兵力與後勤、運輸等執行細節。2001年美軍太平洋總部成為一個完整的應變計畫,添增許多附件與附錄,正式名稱為太平洋總部5077-04作戰計畫(Oplan5077-04)。2002年12月太平洋總部研擬新的戰略概念,2003年7月更新該作戰計畫,2004年大功告成。該計畫涵蓋空軍、海軍、地面/兩棲、飛彈防禦以及馳援部隊,選項包括在海上攔截、攻擊中國目標、資訊以及非動能(non-kinetic)作戰,甚至可能動用核子武器。在制定5077作戰計畫時任太平洋總部司令官為布萊爾上將(Admiral Dennis Blair),由於他了解作戰計畫的來龍去脈與相關細節,退役後擔任台美兩軍的溝通橋樑,並連續數年擔任漢光演習觀察員,提供各項興革建議。[4]
樂成作戰計畫(Operation Plan Rochester)
在面臨中國軍事威脅,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辯論中,美國陸軍《軍事評論》(Military Review)雙月刊出現美軍重新駐台文章。這篇文章作者米爾斯(Walker Mills)指出,若要堅定防衛台灣主權,美國需要考慮在台灣駐進地面部隊。美軍駐台不僅能夠擊退解放軍跨海侵犯,同時作為引爆更大衝突的絆索(tripwire)。[5]這項大膽建議出現在美國軍方刊物,直到現在都被認為不可思議,但凸顯美國對協防台灣看法的巨大改變。米爾斯的建議等於恢復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其樂成作戰計畫地理範圍包括台灣、澎湖,也可能涵蓋金門、馬祖。在作戰分工方面,台灣負責地面作戰,美國負責防空、海軍水面行動與空軍攻擊行動。[6]
樂成作戰計畫美國負責防空、海軍水面行動與空軍攻擊行動,5077作戰計畫美國選項包括海上攔截、攻擊中國目標、資訊以及非動能作戰,合理推測是以樂成計畫為基礎更新而成。布萊爾穿梭台美兩軍,也很可能居間協調台版樂成計畫的更新。一旦台海發生危機,美國如何決定其協防台灣的戰略自主選項,有賴美台中當時政治情勢而定。
台灣位居第一島鏈重要戰略地位
當中國被視為美國戰略競爭對手後,台灣居於第一島鏈重要地位逐漸顯現出來。美對台的安全承諾,已是美國印太戰略的一項指標。台灣成為自由民主國家後,協防其自我防衛更是美國的道德使命。一般以為美國介入台海勢必引發美中兩國全面對抗,在中國近海作戰,解放軍擁有數量與距離優勢,美軍卻要千里迢迢而來。事實並非如此,美軍協防台灣只要干擾解放軍行動自由即可,不需要在第一島鏈擁有全面軍事優勢。干擾解放軍在台海軍事優勢難度相對低,美軍有能力可以做到,何況空海作戰一向是美軍的強項。[2]從維持現狀到恢復防禦條約,美國協防台灣的自主戰略選項包括:
台灣關係法加強版
台美斷交後美國國會制定的《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列舉協助台灣自衛條款:任何企圖以非和平方式來決定台灣的前途之舉--包括使用經濟抵制及禁運手段在內,將被視為對西太平洋地區和平及安定的威脅,而為美國所嚴重關切;提供防禦性武器給台灣人民;維持美國的能力,以抵抗任何訴諸武力、或使用其他方式高壓手段,而危及台灣人民安全及社會經濟制度的行動。此外,近來美國國會通過《台灣旅行法》(Taiwan Travel Act),《台灣友邦國際保護及加強倡議法》(Taiwan Allies International Protection and Enhancement Initiative Act),以及年度國防授權法像美台網路安全合作、中國選舉干預、評估台灣戰力等附帶要求,更深化《台灣關係法》協防台灣的強度。[3]
5077作戰計畫
美國防衛台灣的5077作戰計畫,可追溯到雷根政府時代。最初5077作戰計畫還只是概念計劃,沒有配屬兵力與後勤、運輸等執行細節。2001年美軍太平洋總部成為一個完整的應變計畫,添增許多附件與附錄,正式名稱為太平洋總部5077-04作戰計畫(Oplan5077-04)。2002年12月太平洋總部研擬新的戰略概念,2003年7月更新該作戰計畫,2004年大功告成。該計畫涵蓋空軍、海軍、地面/兩棲、飛彈防禦以及馳援部隊,選項包括在海上攔截、攻擊中國目標、資訊以及非動能(non-kinetic)作戰,甚至可能動用核子武器。在制定5077作戰計畫時任太平洋總部司令官為布萊爾上將(Admiral Dennis Blair),由於他了解作戰計畫的來龍去脈與相關細節,退役後擔任台美兩軍的溝通橋樑,並連續數年擔任漢光演習觀察員,提供各項興革建議。[4]
樂成作戰計畫(Operation Plan Rochester)
在面臨中國軍事威脅,協助台灣自我防衛的辯論中,美國陸軍《軍事評論》(Military Review)雙月刊出現美軍重新駐台文章。這篇文章作者米爾斯(Walker Mills)指出,若要堅定防衛台灣主權,美國需要考慮在台灣駐進地面部隊。美軍駐台不僅能夠擊退解放軍跨海侵犯,同時作為引爆更大衝突的絆索(tripwire)。[5]這項大膽建議出現在美國軍方刊物,直到現在都被認為不可思議,但凸顯美國對協防台灣看法的巨大改變。米爾斯的建議等於恢復台美共同防禦條約,其樂成作戰計畫地理範圍包括台灣、澎湖,也可能涵蓋金門、馬祖。在作戰分工方面,台灣負責地面作戰,美國負責防空、海軍水面行動與空軍攻擊行動。[6]
樂成作戰計畫美國負責防空、海軍水面行動與空軍攻擊行動,5077作戰計畫美國選項包括海上攔截、攻擊中國目標、資訊以及非動能作戰,合理推測是以樂成計畫為基礎更新而成。布萊爾穿梭台美兩軍,也很可能居間協調台版樂成計畫的更新。一旦台海發生危機,美國如何決定其協防台灣的戰略自主選項,有賴美台中當時政治情勢而定。
[1] Walter Lohman and Frank Jannuzi, “Preserve America’s Strategic Autonomy in the Taiwan Strait,” War on the Rocks, October 29, 2020, https://warontherocks.com/2020/10/preverse-americas-strategic-autonomy-in-the-taiwan-strait.
[2] Elbridge Colby and Jim Mitre, “Why the Pentagon Should Focus on Taiwan,” War on the Rocks, October 7, 2020, https://warontherocks.com/2020/10/why-the-pentagon-should-focus-on-taiwan.
[3] 同註1。
[4] William M. Arkin, “America’s New China War Plan,” Washington Post, May 24, 2006; Charles Snyder, “U.S. Plan for Defending Taiwan Disclosed,” Taipei Times, June 5, 2006, https://reurl.cc/e84rAK.
[5] Walker D. Mills, “Deterring the Dragon: Returning U.S. Forces to Taiwan,” Military Review, September-October, 2020, https://reurl.cc/LdzdOx.
[6] John P. Glennon and Harriet D. Schwar, eds., China: Foreign Relations of the United States 1955-1957, Volume II (Washington D.C.: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86), p. 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