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戰略

美中峰會習近平否認攻台計畫乃對美的緩兵之計
瀏覽數
4715
2023.11.29
作者
IMG_0588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柯永森 委任研究員

美中峰會習近平否認攻台計畫乃對美的緩兵之計
中共政軍與作戰概念研究所 柯永森委任研究員
關鍵字: 習近平、攻台計畫、美中關係
(本評析內容及建議,屬作者意見,不代表財團法人國防安全研究院立場)


11月15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舊金山費羅麗莊園(Filoli estate)舉行會談,重點包括「雙方恢復軍事溝通管道」、「打擊困擾美國已久的合成鴉片藥物『芬太尼』(Fentanyl)」、「人工智慧」、「貿易制裁」與「台海問題」 。會談中,習近平向拜登表示,台灣是美中關係「最重要、最敏感」的議題;否認2027年或2035年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的計畫,並提和平固然是好事,但某種程度上需在更廣泛層面上解決問題。 前國防部長蔡明憲表示,「最少我不相信」 (沒有武力攻台計畫)。另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副研究員揭仲指出,雖然中共目前還沒有「統一時間表」、甚至「攻台時間表」,儘管習近平否認有攻台計畫,但共軍隨時都存在「攻台作戰計畫」, 台海仍處「兵兇戰危」危機中。本文就中共統戰本質,討論習近平政治語言的和戰內涵與應處之道。

等待有利攻台軍事行動的緩兵之計


在「國共內戰」歷史中,「示弱」、「製造和平假象」與「拖延、爭取、等待有利時機」,是共產黨求生存的慣用伎倆。峰會中習近平在「台灣議題」仍維持中共「和平基調」、否認「武力攻台」的一貫立場,顯示對台政策與計畫並沒有改變。值得關注的是習近平「和平固然是好事」的補述:「但某種程度上需在更廣泛層面上解決問題」。即使現階段中國軍力僅次於美、俄,是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但要統一台灣,最擔心的仍是美國介入。因此在其國家經濟實力、高尖軍事科技、太空及海空戰力未超越美國前,必須釋放「和平」訊息,形塑「和平愛好者」假象,掩飾解決台灣問題的「急迫感」,紓緩美國敵意,同時透過美國告訴台灣「中國沒有武統台灣的意圖」,鬆懈台灣抵抗意志。拜習會暫時和緩美中關係,給予中共喘息、壯大機會,但現下俄烏戰爭、以哈衝突,與南海潛藏衝突危機,及美、台大選均充滿複雜變數,加諸變化莫測的國際情勢,稍一不慎都是中共實現兩岸統一的等待時機。

攘外、安內併行,暴露中國窘境


去(2022)年8月,美國眾議院前議長斐洛西(Nancy Pelosi)訪台後,中國切斷與美國之間的各種聯繫管道,美中關係陷入冰凍期,隨後雖開放氣候與經濟等交流,但彼此仍相互猜忌、互不信任。然習近平卻選擇在美中軍事、經濟關係緊張之際出訪美國,原因如下: 1、目前中國還不具備與美國進行軍事、經濟等總體對抗實力,不應加劇緊張情勢,採取「柔性接觸」恢復軍事交流機制,改善甚至終止關係惡化,達到「戰略攘外」並「爭取有利時空」目的。 2、白紙革命、經濟下滑、房地產危機與人民失業等問題,動搖百姓對習近平領導信心;近日中共禁止聚眾緬懷前總理李克強「猝逝」,引發百姓對習信心危機,顯然習近平已陷入「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 中。因此利用峰會大談「和平」,運用媒體宣揚「會談成就」,安撫群眾,挽救可能衍生的政治危機。 習近平走鋼索式「攘外、安內」併行策略,凸顯中國已陷內外交迫窘境。

台灣加強備戰,才能逢凶化吉


近年來,解放軍無人機襲擾金、馬外島,機艦經常跨越海峽中線、擾台頻次增加,在台海周邊進行大規模「聯合封控」、「圍島鎖台」實戰化軍演,將中線以東的海空艦機協同訓練、圍島及奪取制權、戰區部隊聯合作戰實質能力驗證等軍事活動視為常態化,這些針對性舉措,明顯在為「武力攻台」做準備,而非習近平所否認「沒有攻台計畫」;或許他真的「沒有2027年或2035年對台採取軍事行動的計畫」,但解放軍已做好「隨時武力犯台」準備。面對日益精壯的敵人,與可能始料未及的突發戰爭,國軍必需持績建軍備戰、堅實戰力,作為國家安全最堅強、最信賴的後盾。
1. [1] 楊智傑,〈拜習會談台海問題、高層軍事對話!美媒重點整理一次看〉,《今日新聞網》,2023年11月16日, https://www.nownews.com/news/6302704。 2. [2]同註一。 3. [3] 呂佳蓉,〈習近平否認攻台計畫 前國防部長:我不相信〉,《中央社》,2023年11月17日 ,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11170115.aspx。 4. [4] 呂炯昌,〈習近平稱無攻台計畫 學者:兩岸仍兵兇戰危〉,《今日新聞網》,2023年11月17日, https://www.nownews.com/news/6303392。 5. [5] 塔西佗陷阱(Tacitus Trap),或稱塔斯佗陷阱,是一個政治學理論,得名於古羅馬歷史學家塔西佗,意指倘若公權力失去其公信力,無論如何發言或是處事,社會均將給予其負面評價。這一術語最早見諸中國美學家潘知常的2007出版的《誰劫持了我們的美感——潘知常揭秘四大奇書》一書中,後成為中國學界和媒體的高頻詞彙,請參見《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hant/%E5%A1%94%E8%A5%BF%E4%BD%97%E9%99%B7%E9%98%B1.
行動版選單開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