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足跡
國防安全研究院舉辦「2022台北安全對話」於11月2日(星期三)登場,基於擴大台灣與國際交流的考量出發,今年決定改為實體會議辦理。會議主題是「危機下的中國與世界」,探討在新冠肺炎疫情、俄烏戰爭,與中共召開二十大會議等內外因素影響下,中國對外與對台的作為。來台與會貴賓包括具影響力的卸任官員、國際知名學者等,共襄盛舉。
研討會在主題演講與專家對談部分,前美國國防部副助理部長施燦得(Ghad Sbragia)指出,解放軍改革以來,其能力與戰略、策略等已是世界注目的議題。解放軍的能力已經影響了美中競爭關係,安全利益,也壓迫了台灣的安全,長久以來的典範(paradigm)認識已經不再適用,需要新概念框架。
解放軍的變革至少展現在三個面向:核武、持續而多面向的軍事革新以及軍民融合等。中共以舉國之力對解放軍的現代化改革已經卓有影響,其軍事與非軍事手段的施行也突破了我們舊有的認知,這對台灣、美中關係等都造成衝擊。值得持續關注美中的戰略競爭關係、核武以及解放軍現代化的影響。
此外,前白宮國安會台灣、中國事務主任簡以榮(Ivan Kanapathy)認為,當兩岸軍力差距擴大下,北京的風險承受能力會隨時間遞減。因此挑釁無論來自任何一方,對中共而言並不重要。對於共機進入防空識別區的問題,他認為ADIZ反映冷戰時期美國藉此對共產世界的圍堵,不一定適合現在的情況,並以美國阿拉斯加、日本、韓國的應對為例,建議可參考因應方式。至於發展潛艦嚇阻解放軍的海上威脅,簡以榮也表達台灣應該思考針對不同敵情、發展不同的能力應處。
最後,國際知名智庫CSIS中國實力專案主任Bonny Lin則分析近期公布的《美國國家安全戰略》與《國防戰略》反映出的華府對中政策。她說拜登政府在文件中指出下個十年這將會是大國競爭的決定性世紀(decisive century),並且將中國以及俄羅斯的威脅進行明確區分,中國是最主要且迫切的挑戰,尤其是印太區域,美中競爭已經固化(fixed),缺乏共同利益。
另外在國防戰略上,拜登政府也敘明中國與俄羅斯持續在安全議題上合作。美國尤其關注中國對美國本土的安全影響,例如北京試圖影響社會觀感,降低公眾支持對外使用武力等等。
在會議前半的討論階段,包含德國基爾大學學者、歐洲價值中心主任、澳洲學者,都積極提問踴躍發言參與對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