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期
壹、新聞重點
2019年10月20日,韓國國防部副部長朴宰民出席北京香山論壇,拜訪中共中央軍委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隔日,朴宰民與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邵元明共同主持第5次韓中「國防戰略對話」,雙方就朝鮮半島安全局勢、擅闖防空識別區、兩國軍事交流和共同關切的議題交換意見,並在會中商議增設空軍直通熱線,推進災難救援合作,進一步提升兩國國防交流合作。[1]
從2019年初《韓國國防白皮書》提及「為促進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定,將在韓美同盟的基礎上,發展與中國、日本、俄羅斯的國防合作關係」。近期韓國宣布不續簽日韓《軍事情報保護協定》並面臨美國施壓要求提高駐韓美軍軍費分擔。距前次2014年舉行第4次韓中「國防戰略對話」已時隔5年,引發外界關注中國是否藉此調整對韓政策,以及因薩德爭端而中斷的韓中國防軍事交流是否逐漸回溫。
貳、安全意涵
韓國自1992年8月與中國建交後,韓中雙邊關係定位由「合作夥伴關係」發展到「全面合作夥伴關係」,再提升至「戰略合作夥伴關係」(詳參附表1)。隨著雙邊關係互動密切,在軍事與安全領域的交流也隨之日益擴大,如年度國防部長層級的「國防政策會談」、副部長級的「國防戰略對話」,另有規劃適用於各軍種、軍區司令級別以上的高階將領互訪,以及涉及幕僚工作層級的國防政策實務會議等溝通管道。此外,雙方2008年簽署《關於開通海軍和空軍的熱線電話工作會諒解備忘錄》後,雙方海、空軍以熱線電話定期舉行協商會議;海軍方面則設有艦艇港口互訪。
一、韓中因薩德中斷的國防交流平台逐步恢復
韓中「國防戰略對話」行之有年,自2011至2014年,兩國連續4年由韓國國防部副部長與中國中央軍委副總參謀長代表出席,在首爾和北京輪流舉行,議題囊括區域安全形勢、防空識別區爭端、開設軍事熱線、加強兩國軍事交流與國防合作(詳參附表2)。2015年因美國宣布考慮在韓國部署終端高空飛彈防禦系統(Terminal High Altitude Area Defense, THAAD,以下簡稱薩德),中國暫停韓中「國防戰略對話」。2016年7月,韓美正式部署薩德,韓中關係轉趨惡化。韓國國防部2017年1月8日表示,中國因薩德問題片面取消9項與韓國軍事相關之雙邊活動,包括中斷「國防戰略對話」與熱線往來。中國亦自2016年起拒絕參加由韓國主辦的「首爾防務對話」(Seoul Defense Dialogue, SDD)。
文在寅2017年5月就任總統後,以部署駐地需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為由,推遲薩德完成全面部署。10月30日,韓國外交部長康京和在國會就薩德問題提出「三不」承諾(不追加部署薩德系統、不加入美國飛彈防禦系統、不組成美日韓軍事同盟),因韓國部署薩德而中斷的國防交流平台與熱線似正緩步恢復。2018年5月7日、12月19日,韓中接連舉行第16次(距前次召開時隔2年4個月)與第17次國防政策實務會議,積極協商全面恢復雙邊國防交流與合作。10月19日,韓中國防部長於東協國防部長擴大會議(ADMM-Plus)舉行雙邊會談,積極推動兩國高層和部隊人士交流互訪,並通過重啟空軍防空工作會議增設直通熱線。2019年5月31日,韓中國防部長利用出席新加坡香格里拉對話(Shangri-La Dialogue, SLD)舉行會晤,確立推動開通空軍熱線,增進實質性國防合作關係。
二、韓中增設熱線應處「防空識別區」爭端
2013年11月23 日,中國正式宣布劃設「東海防空識別區」(East China Sea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韓國更為此在同年12 月 8 日宣布擴大「韓國防空識別區」(Korea Air Defense Identification Zone, KADIZ)範圍反制,並在雙方既存領土爭端的離於島(中國稱蘇岩礁)設置海洋研究站。範圍擴大後的KADIZ 與首爾「飛航情報區」(Flight Information Region, FIR)相符,導致韓日中的防空識別區重疊(詳參附圖1)。
中共軍機近年來進出日、韓「防空識別區」已成常態。2019 年以來,中國軍機已有25次擅自闖入KADIZ。[2]其中又以中俄空軍7月23日〔波頓(John Bolton)時任國家安全顧問同日訪韓〕在東北亞地區施行「首次聯合空中戰略巡航」,引起韓國高度關注。因此,韓國10月21日在「國防戰略對話」提議增設「第二中央防空管制所」與中國東部戰區熱線,以規範應處中共空軍利用「遠海長航訓練」,抵近或侵擾韓國周邊空域的紛擾。10月29日,中國一架軍機進入韓國西部海域的KADIZ,韓國空軍循例出動戰機伴飛。據《韓聯社》(Yonhap News Agency)引述韓國軍方人士說法,與以往不同之處,在於此次中國軍機飛入KADIZ前,首度事先向韓方通報飛行路徑和目的。不排除韓中近期重啟「國防戰略對話」強化熱線溝通機制,已收到初步成效。[3]
參、趨勢研判
一、薩德問題仍是韓中改善關係的阻礙
韓中雙邊關係能否實質改善的關鍵,仍端視韓國如何應處薩德問題。2019年6月28日,習近平出席於居日本大阪舉行的G20峰會,於韓中領袖會談時重申,希望研究薩德問題解決方案。7月24日,中國發布《2019國防白皮書》,表示韓國部署薩德「嚴重破壞地區戰略平衡,嚴重損害地區國家戰略安全利益」。王毅則兩度於8月20日與9月25日,向康京和提出要求韓國撤除部署薩德。[4] 中國國防部長魏鳳和在北京香山論壇開幕式演講時,即意有所指的對韓美喊話「有的國家推行排他性安全戰略、部署導彈,只會給地區安全增加不確定因素」。魏鳳和更在闊別5年重新召開的「國防戰略對話」上,直接對韓國國防部副部長朴宰民表示「在切實尊重彼此核心關切、穩妥處理有關敏感問題的基礎上,推動兩軍關係發展,維護地區安全」。
二、韓國將要求中國落實「防空識別區」通報機制
2008年11月2日,韓中簽署熱線合作備忘錄,韓國要求透過其「第一中央防空管制所」(Master Control and Reporting Center, MCRC) 與中國北部戰區建立防空工作小組連線,一旦韓方掌握共機進入KADIZ,中方必須立即回報,惟成效不彰。由於涉及飛航活動通報之相關作為,有賴雙方建立互信基礎。韓中繼重啟「國防戰略對話」後,不排除未來可望恢復定期召開自2013年起即中斷之年度防空工作小組會談,韓國將在雙方本次「國防戰略對話」的共識基礎上,要求與中國強化落實軍機進入「防空識別區」之通報機制。
附表1、韓中雙邊關係定位
時間
|
雙邊關係定位
|
1997.12
|
金大中總統訪中,調整兩國關係為「面向21世紀的合作夥伴關係」。
|
2003.7
|
盧武鉉總統訪中,提升兩國關係為「面向21世紀的全面合作夥伴關係」。
|
2008.5
|
李明博總統訪中,將兩國關係再進一步提升到「戰略合作夥伴關係」。
|
2013.6
|
朴槿惠總統訪中,雙方發表「鞏固韓中戰略合作關係」的聯合聲明。
|
2014.7
|
習近平回訪首爾,雙方一致決定,進一步豐富「戰略合作夥伴關係」內涵。
|
資料來源:陳蒿堯整理自公開資料。
附表2、韓中歷次「國防戰略對話」
時間/地點
|
與談代表
|
討論內容
|
第一次
2011.7.28
首爾
|
韓國國防部副部長李庸傑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
|
共同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
第二次
2012.7.31
北京
|
韓國國防部副部長李庸傑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馬曉天
|
區域安全形勢、
強化韓中兩軍關係
|
第三次
2013.11.28
首爾
|
韓國國防部副部長白承周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
|
東海防空識別區爭議、
北韓核武問題、
兩國國防部間建立熱線
|
第四次
2014.7.23
北京
|
韓國國防部副部長白承周
中國人民解放軍副總參謀長王冠中
|
高層互訪、
青年軍官交流、
軍事教育訓練合作
|
第五次
2019.10.21
北京
|
韓國國防部副部長朴宰民
中國中央軍委聯合參謀部副參謀長邵元明
|
朝鮮半島安全局勢、
兩國軍事交流、
增設空軍直通熱線
|
〔註〕:2014年韓中第四次「國防戰略對話」,簽署諒解備忘錄,確立兩國國防部建立熱線。韓國成為繼美國和日本 ,第三個與中國建立熱線對話的國家。
|
資料來源:陳蒿堯整理自公開資料。
附圖、中日韓防空識別區示意
資料來源:〈資料庫:中韓防空識別區重疊 華稱蘇岩礁非領土〉,《東網》,2018年1月29日,https://reurl.cc/K6l839。
[1]〈韓中國防戰略對話時隔5年重啟〉,《韓聯社》,2019年10月20日,https://reurl.cc/W4NA9D;〈國防部答中評 介紹中韓第五次國防戰略對話〉,《中國評論新聞網》,2019年11月1日,https://reurl.cc/VaM0VY。
[2]安俊勇,〈中俄軍機侵入韓國獨島領空挑釁〉,《朝鮮日報》,2019 年 7 月 24 日,https://reurl.cc/EK6g5k。
[3]〈中國戰機通報飛行計畫後入韓國防識區引關注〉,《韓聯社》,2019年10月29 日,https://reurl.cc/W4NAKe。
[4]李河遠、金真明,〈中國再次向韓國外長康京和要求撤回薩德〉,《朝鮮日報》,2019年9月27日,https://reurl.cc/lLyzDd。
[5]韓國「中央防空管制所」與海軍的戰術信息系統KNTDS連結,從雷達站接收信息,追蹤並監視飛航路線與異常狀況,並在第一時間依據掌握的飛行軌跡進行判別,一旦有飛機闖入KADIZ或北韓軍機飛往軍事分界線時,依標準作業程序採取措施並通報駐韓美軍。韓國1985年於京畿道烏山空軍基地成立第一中央防空管制所(1MCRC),管理整個朝鮮半島北部區域。2002年於大邱成立第二中央防空管制所(2MCRC),管理整個朝鮮半島南部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