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期前言
2023.07.15
瀏覽數
1222
我國總統蔡英文於 2022 年 12 月 27 日宣布「強化全民國防兵力結構調整方案」,除將義務役役期恢復為 1 年之外,並搭配「強化訓練內容」、「提高義務役薪資」與「服役年資銜接勞退制度」等措施,以增強國防戰力。面對中共不斷加大的對台軍事動作,我國政府除了強化國防整備之外,如何凝聚全民防衛的共識與抗敵決心,亦是嚇阻中共不敢輕舉妄動的關鍵力量。
為進一步瞭解國防民意的發展動向,並提供以證據為基礎的(evidence-based)建言,本期特刊運用多元民意調查資料探討台灣國防民意的理論與現況。本期特刊收錄六篇文章,頭兩篇文章〈國防民意研究在確保台海安全扮演的角色〉及〈「社會韌性」的非典型嚇阻訊號:以台灣民調「全社會」為例〉,嘗試將微觀層次的民意整合至宏觀層次的安全研究之中,指出台灣國防民意研究不僅有助於建構社會韌性,也可向對手傳遞可信的嚇阻訊號,成為有形軍事能力之外,另一個嚇阻中共不敢輕啟戰端的無形力量。
民意鑲嵌在國際局勢與內政中而有所變動,鑒此本期第三、四篇文章〈美國對台承諾和台灣防衛意識之趨勢與意涵〉及〈近期美台民意對「美軍協防台灣」議題之比較〉聚焦在美國對台安全承諾對於台灣民眾防衛意識的影響,並透過比較美國與台灣的民意,激盪友盟國家之間戰略溝通的相關討論。
最後,中共對台資訊操弄與認知作戰之目的在影響台灣的輿論,因此末兩篇文章〈美國強化對台軍援:中共認知操作下台灣民意的走向〉及〈閱聽人的主動性與國軍形象之關聯〉關注中共認知作戰對於台灣國防民意之影響,並進一步思索國軍的宣傳策略與反制之道。
透過上述文章,我們一方面試圖讓讀者瞭解中共脅迫下台灣國防民意的理論和現況;另一方面,也期盼藉此拋磚引玉,激發更多關於國防民意的學術研究與政策思辨。捍衛台灣的領土、主權、制度與價值,民意力量的展現不可小覷。
全文連結:國防情勢特刊29期-前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