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2023.10.15
瀏覽數
977
編輯報告
俄烏戰爭鏖戰已逾年半,戰場雖遠在歐亞大陸另一端,其效應 卻已直接或間接地波及到臺灣,值得我們仔細研究。故本期「俄烏戰爭給臺灣的借鑑」特刊特地收錄五篇專文,分別從不同面向探究 其間可供臺灣借鑑之處。
在久戰未決下,民主與威權的集團對抗亦隨之成形,劉蕭翔於 〈俄烏戰爭下的民主與威權對抗於臺灣之啟示〉指出此乃暫時現象,冷戰集團對抗並不易重現。惟當前民主價值氛圍於我有利,復以臺灣有天險優勢可恃,除強化韌性與建構不對稱戰力外,鑑於消耗戰對民主國家仍為嚴峻考驗,我們亦應思考如何迅速讓共軍無力再戰,避免類似「烏克蘭疲勞」的現象重演。另西方於俄烏戰爭自我限縮而漸進的軍援模式,則不適於臺海戰場環境。臺灣除在軍事上備戰外,在外交上可採取務實平衡路線,由自己掌握兩岸關係的結與解。
2022 年秋季烏軍成功反攻後,俄烏兩軍出現攻守易位的現象, 故吳自立於〈俄烏戰爭攻守易位背後的防衛思維〉探討其間變化。 研究發現,烏軍初期以空間換取時間,讓俄軍未能取得決定性勝利後,即是守方反攻之始;俄軍在需要整備且作戰能量漸失優勢下, 則以分層縱深防衛固守因應即將到來的烏軍攻勢。「消耗」將是俄烏雙方短期內的戰術作為,以削弱對方並尋找突破點,為己創造後續談判優勢。運用有限資源維持韌性,並在不同階段向友盟爭取所需資源,乃至於海、空拒止能力的維持,則反映於其間的防衛思維,而凡此均與我當前不對稱作戰思維高度相關。
指揮與管制亦為影響俄烏戰爭的關鍵變數。波伊塔(Yurii Poita)在〈從俄烏戰爭的指揮與管制所得的若干教訓〉說明,得利於聯合作戰,以及運用無人機實現戰術層面的情報與情勢感知,乃至於賦予下級部隊更大的自主權等作為,烏軍的指管能力因而大為強化。反觀俄軍自上而下的管理體系、缺乏統一的作戰指揮、戰術情報薄弱,則導致其戰場上的一系列失敗。此外,涉及指揮與控制的重要因素,還包括指揮點的生存能力與機動性,以及對高精度器、火炮和攻擊型無人機的防護。強化指管韌性與分散式指揮平臺乃我國當前建軍規劃重點,俄烏兩軍指管的優劣勢正能予我借鑑參考。
面臨戰爭威脅的臺灣,必須嚴肅面對戰時後備人力動員問題。從俄烏戰爭的動員徵召,包括能否「精準動員」,減少社會混亂與不滿、徵召而來的部隊是否經過良好訓練、擁有妥善的武器裝備,並具備戰力等,均為我可借鑑之處。為此,李哲全於〈從俄烏戰爭 看臺灣後備人力動員改革〉強調,臺灣必須具備大量動員「精準徵召」的能力,徵召的後備部隊則必須具備「即時作戰」能力,落實全民國防更已是當務之急,凡此將決定戰時後備人力動員的成效。
鑑於俄烏戰爭是中共發展認知作戰的重要案例,並可能從中尋 求未來可用於對臺作戰之行動措施,故吳宗翰於〈俄烏戰爭下中共對認知作戰的反思與臺灣應處之道〉指出,戰爭使中共反思並關注關鍵新興科技的角色、社群媒體的影響力,以及烏克蘭/西方以全社會途徑成功抵抗俄國認知作戰的經驗。故臺灣在應處上可持續精進現行運作成熟的「全社會途徑」機制,而「資訊─政戰─心戰」能量的建立與提升亦值得重視。
全文連結:國防情勢特刊第32期-前言.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