緒論
2019.12.06
瀏覽數
768
無庸置疑,今日的印度太平洋(以下簡稱印太)區域,已成為全球高度關注的焦點。2019年的印太區域,受到太平洋兩大強權-中國與美國-之間全面性戰略競爭的影響與衝擊,國際關係同時呈現渾沌與清晰、挑戰與機會並存的複雜態勢。印太區域的國家即是在此複雜的國際形勢下,致力追求經濟繁榮並確保國家安全。
美國國防部與國務院於2019年陸續公布「印太戰略」之正式報告。這兩份報告使川普政府對印太區域的戰略規畫,得以呈現更清晰完整的面貌,有助各國進一步瞭解美國的「印太戰略」。此外,對印太區域而言,中國與美國之間的貿易衝突,是融合挑戰與機會的國際局勢發展。自2018年爆發並延燒至今的中美貿易戰,已經不同程度地衝擊印太區域的國家,印太國家也對此衝擊作出不同的回應。其中不乏部分國家,在迴避或緩和美中貿易戰的衝擊之餘,更進一步試圖利用貿易戰,積極促進自國本身的經貿發展。
本報告回顧與評估2018年底至2019年印太國家與熱點地區的安全形勢,涵蓋外交、軍事、經貿等領域有關安全之議題。本報告共計十章,並區分為三篇。第一篇是「印太地區的安全結構」,包含第一章與第二章。第一章從美國「印太戰略」出發,認為美國正在印太地區擴大其在印太之影響力,而台灣正是此過程中的重要夥伴。在美中貿易衝突議題上,美中雖舉行談判並曾達階段性的共識,但貿易戰卻未因此結束,未來仍不容樂觀。第二章則將焦點轉向中國,觀察2019年中國在經濟、軍事和外交等面向發展的趨勢;本章指出,經濟下行、中美貿易戰與香港「反送中」等問題,導致經濟與軍費之增長均有減緩,但周邊國家對中國仍感憂慮,尤其關注中國「一帶一路」所誘發的「債務陷阱」,以及中國可能藉此掠奪港口、基地等高戰略價值之利益。
第二篇為「區域國家的回應」,包含第三至第七章,依序討論日本、東南亞、澳紐與南太平洋地區、印度和俄羅斯等國家。首先,針對美國的「印太戰略」與中國軍力持續發展,日本透過與美國間的結盟與防衛分工,以及強化與東協國家之間的安全合作,以作為因應。有關東協對美中戰略競爭的回應,在區域層次上,東協仍重視「東協中心性」原則,避免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在國家層次上,印尼、星、馬、菲、越、柬等國家對中國之態度,顯然口徑並不一致。而地緣上更遠的澳紐,則是認知到中國不僅意圖弱化澳紐與美國的關係,更藉「一帶一路」之名將勢力伸入南太,弱化澳紐對南太影響力以及我國在南太邦交。對此,「印太戰略」成為強化美國與澳紐經貿和軍事關係的推進力量。至於與美、日、澳同為「四方安全對話」成員的南亞大國印度。印度和美國互相視對方為遏制中國的力量,「印太戰略」已將印度明確定位為重要的戰略夥伴,惟印度迄今未對「印太戰略」全力支持;面對美中貿易戰,印度調整政策將美中經貿危機化為印度的經濟轉機。俄羅斯基本上不是「印太戰略」之直接目標,但美國認為俄國和中國均威脅其北極利益,而美國已制定北極戰略制衡中國,形同「印太戰略」之配套政策。
儘管美國「印太戰略」須待進一步落實,而進行中的美中貿易戰爭並非軍事交火,印太區域內仍然有幾個致令國際社會憂慮、可能出現武裝衝突的熱點地區,第三篇「區域熱點的情勢變遷」即分別針對台海、東海與南海、以及朝鮮半島等三個區域熱點進行討論。「印太戰略」報告反映美台關係升溫,更凸顯台灣在該戰略將扮演重要角色;而台灣亦受美中貿易戰影響,惟若台灣政府調整政策,貿易戰將可成為經貿蛻變之契機。台灣在面對中國經貿誘逼與武力恫嚇之兩手策略時,此尤具戰略意義,有利台灣在中國的壓力下確保繁榮與安全。在地緣上鄰接台海的東海,2019年中國持續在東海開發油氣以及巡弋釣魚台,日中關係雖有改善,但有其侷限;在南海,中國未放棄以雙邊主義對待相關國家,而美軍亦致力維持航行自由,中美對南海主導權的爭奪伴隨著雙方的軍事整備同步升高。圍繞著朝鮮半島「無核化」,過去一年相關國家立場未改,致談判陷入膠著,且北韓頻繁試射飛彈製造恫嚇氛圍,美國也未提出扭轉全局之對策。韓國對於美中兩國在印太的戰略競爭,則是一方面支持美國「印太戰略」,另一方面尋求參與「一帶一路」的機會。
2019年,台灣依然處在中國的巨大陰影之下,香港局勢的劇變更加深台灣社會對於中國對台政策的疑慮。美國「印太戰略」與美中貿易戰使包含台灣在內的印太國家必須有所回應,而回應的最高目標,則是維持國家安全與經濟繁榮。台灣必須時而以鄰為師、時而以鄰為戒,密切掌握印太區域安全形勢之演變和發展,適時適切調整對外政策,以確保國家安全無虞。本報告即以此為目標,關注並分析相關議題,期對台灣的國家安全作出貢獻。
本報告由本院同仁在執行長林正義博士指導之下合作完成。撰稿同仁除專注在各自負責的章節、與主編商榷內容細節之外,尚須與觸及相關議題的其他篇章執筆者討論溝通,而本院其他同仁亦提供建議並協助校對工作。對於長官的指引以及同仁的辛勞,主編在此謹表謝忱。本報告如有疏漏缺失,概由主編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