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滴滴順風車」命案觀察中國社會輿情
2018.09.07
瀏覽數
154
壹、新聞重點
2018年8月24日,中國浙江溫州樂清市一名女子透過網路媒合平台應用程式「滴滴順風車」APP叫車後失聯,25日清晨警方逮捕涉案司機,並在偏遠山區尋獲受害者遺體。2018年5月河南鄭州「滴滴順風車」司機殺害女性乘客事件議論方興未艾,此次溫州又發生類似命案,3個月內2次命案使中國網路譁然。受輿論壓力,「滴滴出行」於8月26日下架「滴滴順風車」APP,並免職順風車事業部總經理與客服副總裁。「滴滴出行」董事長與總裁並於8月28日發表聲明道歉,稱在安全保護措施沒有獲得用戶認可之前,無限期下線順風車APP,並將盡速與公安部門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此事件亦吸引國外媒體如BBC,紐約時報等廣泛報導。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企業仍難管控共享經濟帶來的社會風險
「滴滴出行」為中國近年來成長最快的獨角獸企業之一。[1] 2012年9月在北京上線營運,2015年2月合併「快的」, 2016年8月1日合併Uber,中國市場占有率達93%,市值估計560億美元。[2] 「滴滴順風車」為「滴滴出行」業務之一,係透過個人對個人(customer-to-customer, C2C)的方式媒合駕駛與乘客,個人僅需登錄資料並受初步審核即可接受配對,雖符合共享經濟理念,然亦形成社會安全網之漏洞風險,已造成2016年5月深圳、2017年5月重慶、2018年5月鄭州、以及此次溫州數起命案。2018年5月後「滴滴順風車」新增數個安全機制,如人臉辨識掃描、關閉駕駛評論乘客系統、身分認證、一鍵撥通110求助電話等,但3個月後仍發生命案,顯示網路共乘之社會安全機制仍待強化。
二、滴滴事件後反企業輿情迅速爆發但未見反政府聲浪
此次命案發生後,反滴滴企業聲浪在網路上輿情迅速爆發,名人如影星章子怡,男星王傳君等人皆在個人網頁平台上發表譴責意見,甚至公開卸載「滴滴出行」的手機叫車應用程式。網民大量討論滴滴事件,並抵制相關APP。中國政府同樣少見地大篇幅批評「滴滴出行」,官媒新華網8月26日對「滴滴出行」安全機制提出質疑,[3] 中國交通運輸部在其網站上直接針對「滴滴出行」重語稱「如果不能為乘客生命安全提供切實有效的保障措施,這樣的企業不要也罷」。[4] 社會輿情傾向批評企業而非政府,儘管仍有評論家認為此次事件亦有政府監管不足責任,[5] 但中國政府迅速介入,成功引導輿論,不損政府威信。
三、中國政府仍未完全掌控網路新興產業持有之社會資訊
本次事件顯示中國政府對社會資訊的掌握仍然有限。根據報導,受害人親友報案後,溫州警方試圖向「滴滴出行」取得司機與車輛資料,表示政府並無法全面掌控相關個資。廣東省副廳長王富民受訪時就對媒體透露「滴滴出行」拒絕將數據接受政府監管為安全漏洞。也因此,8月26日晚間廣東省交通廳、交委、深圳市交委、東莞交通局等大動作約談滴滴企業負責人,強調須盡快改善安全管控機制。「滴滴出行」總裁也在聲明書中強調將與公安部門共建用戶安全保護機制。過去各界認為中國之「社會信用評分系統」以及「人臉辨識系統」等,將形成「天網」監控人民,而目前中國政府面對此類孤狼事件仍無法立刻掌握相關資訊,似乎透露中國尚未有無所不在的監控網,即使有監控網,中國因應社會事件與建構社會安全網能力仍有限。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將加強整頓「互聯網+」相關產業以達維穩
自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於2015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了「互聯網+」行動計畫,中國新興網路產業加速發展,然而最近許多網路產業問題頻仍,例如P2P網貸平台倒閉潮、互聯網醫療集團北京遠程視界營運困難、到「滴滴順風車」3個月內2次命案,顯示網路產業加劇中國政府維穩難度。研判中國政府將持續整頓網路相關產業,例如此次將要求「滴滴出行」將其駕駛乘客等資料接入政府資訊系統,建立社會安全保護機制,而中國政府亦開始備案與監管P2P網貸平台。由此趨勢觀之,中國政府將逐步納管相關網路產業,此舉亦將協助官方掌握群眾個資,加速建置「社會信用評分系統」。
二、「滴滴出行」與中國政府共建安全機制恐有個資安全疑慮
「滴滴出行」叫車APP於2018年1月19日在台上線,2月「滴滴順風車」上線。當中「滴滴順風車」被台北監理所認定為「未經申請核准利用網路平台經營汽車運輸業攬載乘客收取報酬 」,罰緩新台幣1.81億元,此業務目前暫退出台灣。將來若「滴滴出行」與中國政府共建資訊管道,台灣則需特別注意與管控在台之「滴滴出行」與中國之連結,避免相關資訊間接流入中國而引發資安問題。
[1]獨角獸(unicorn)企業由美國風險創投專家Aileen Lee在2013年提出,指成立不到 10 年但估值10億美元以上,且尚未上市股票的科技新創公司,因為稀少故稱為獨角獸。「滴滴出行」成長快速,其投資者包含了蘋果公司、軟銀、騰訊、阿里巴巴等。
[2]〈滴滴出行獲新一輪40億美元融資〉,《紐約時報中文網》,2017年12月22日,https://cn.nytimes.com/business/20171222/didi-chuxing-softbank-uber/zh-hant/。
[3]〈女孩乘滴滴順風車遇害 五問滴滴平臺安全〉,《新華網》,2018年8月26日,http://big5.xinhuanet.com/gate/big5/www.xinhuanet.com/legal/2018-08/26/c_1123328973.htm。
[4]中華人民共和國交通運輸部,〈『評論』堵住’滴血’的漏洞〉,《中國交通新聞網》,2018年8月27日,http://www.mot.gov.cn/jiaotongyaowen/201808/t20180827_3066578.html。
[5]如鳳凰衛視時事評論員曹景行就在微博上表示此命案為政府失職不願監管所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