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5G產業爭霸之評析
2019.04.12
瀏覽數
170
壹、新聞重點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2019年4月4日表示,歐洲國家若繼續深化與中國科技公司之關係,一旦風險超過美國門檻,美國將不再和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orth Atlantic Treaty Organization, NATO)夥伴分享情報和重要訊息。美國承認,許多國家未聽從美國對使用華為5G網路設備可能帶來安全風險之警告,特別是東南亞國家。[1]另美國國務院副助卿米德偉(David Meale),4月10日訪問台灣時也公開表示,台灣在5G發展上可與美國等經貿夥伴有更深層的互動。
貳、安全意涵
一、5G通訊技術為新一波軍事事務革命基礎
5G是下世代通訊革命之基礎,除了民間的服務應用外,其無線高速網路的特性也是新軍事能力之根源。例如:軍用5G可使戰場感測器、平台、彈械互連成網,建構戰場高速通訊網絡,稱為「軍用物聯網」(internet of military things, IoMT)、「戰場物聯網」(internet of battlefield things, IoBT),以發展出一體化作戰能力。5G也可運用於機器人、人工智慧、大量先進感測裝置等,發展出新型態軍事武器,[2]如集群(swarm)攻擊的無人載具等。
二、華為5G標準、低價策略與先期布局使美國難以圍堵
華為擁有5G標準必備專利1,529項,對標準之提案有11,423件,均為全球第一,遠超越對手諾基亞和易利信。[3]因此,華為對5G標準之設定有極大的話語權。同時,華為產品價格低於對手30%,且長期資助歐洲聯盟(European Union)5G研發計畫,是歐盟5G生態系主要成員。華為也積極參與歐盟4G網路布建,歐盟若在5G基礎設備上排除華為,必須付出高額轉換成本並延後5G發展時間。因此,對於美國禁用華為之警告,不僅歐盟國家,連紐西蘭或日本等美國盟國也保持觀望。[4]
三、華為積極往東南亞與南亞布局
面對美國之圍堵,華為近來鼓吹5G在未來5年內會為南亞和東南亞帶來1.2兆美元產值,發展出20個以上的智慧城市,並將社會生產力提高4-8%。目前,東南亞國家除了越南外,柬埔寨、泰國、菲律賓、馬來西亞等國已表示將積極與華為合作發展5G。而南亞國家除印度之外,巴基斯坦、孟加拉和斯里蘭卡都表示接受華為5G技術(參見附表)。
四、美國以關鍵核心技術和加速5G系統布建力抗中國
相對於華為在基地台等基礎設施上的規模優勢,美國產業則在5G關鍵核心技術和相關專利上保有優勢。如高通驍龍微處理器(Snapdragon 855),是目前所有5G終端裝置之必備選項。此外,美國在人工智慧、物聯網、機器人等方面之技術較先進,其創新能量和制度環境也超越中國;美國產業界也已準備以併購來強化競爭力,並加速布建5G網路。然而,美國5G發展成本較高且起步較晚,面對中國在5G研發的大量資金投入、長期建立的5G產業生態系,以及本身已是全球最大5G測試網、日後可能成為全球最大5G市場等優勢,美國產業短期內恐難以超越。
參、趨勢研判
一、美將以智財訴訟與談判削弱中國5G產業
5G被視為世界未來發展之關鍵,美中兩國對5G主導權之競爭將日益激化。應用面居後的美國,應會持續以安全顧慮為由向盟國施壓,迫使後者至少在政府網路或軍事網路上排除中國產品。同時,美國或其盟國也會加強對華為設備之技術和安全審查,以找出華為構成安全威脅之證據。[5]若以1980年代美國對付日本半導體產業之經驗來看,美國還可能以長期談判和專利訴訟之策略來削弱中國5G產業實力。面對美國的刻意排除,華為除加速自身5G晶片開發之外,也揚言將轉到對其友善的國家去發展。夾在美中5G爭霸中間的其他國家,未來勢必要在經濟發展和國家安全之間做出抉擇。
二、中國對外5G建設可能以「一帶一路」為主軸
5G應用和服務之最佳驗證地區,應是經濟發展居後的發展中國家,如非洲、中東、中南美、東南亞等國。這些國家對數據安全和個人隱私之管制,不如歐盟等先進國家嚴格,因此對於與華為合作發展5G一事非常積極。此外,這些國家大多位於「一帶一路」地理範圍內,5G網路鋪設和服務應用,對其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都將產生革命性的翻轉。中國是否藉此加速在科技、經濟、軍事、地緣政治上擴張勢力範圍,或是以龐大債務陷阱換取當地資源,值得繼續關注。
三、美國以台灣位居供應鏈關鍵盼與我強化合作
美國國務院副助卿米德偉(David Meale)呼籲美國亟需和台灣合作,以確保未來資通訊科技(ICT)之安全性。他提出四個「I」之成果,包含經貿「互動(Interaction)」、「創造力(Innovation)」、「智財保護(IPR Protection)」及「投資(Investment)」。此說明我國在5G供應鏈中的關鍵角色,但在相關智財保護、技術管理上則需強化,以避免關鍵技術外流中國。
附表、華為與東南亞、南亞國家之5G合作
國家 |
與華為5G合作之內容 |
泰國 |
2019年2月在「東部經濟迴廊(EEC)」設置5G測試裝置,與易利信、華為合作,測試自動駕駛與機器人遠端操控。 |
菲律賓 |
該國電信公司正與華為合作推展全國5G網路。 |
馬來西亞 |
通訊公司Maxis與華為簽署備忘錄,合作加速5G發展。 |
斯里蘭卡 |
政府於2019年3月表示,接受華為5G技術,沒有安全問題。 |
孟加拉 |
接受華為技術,認為安全無慮。 |
巴基斯坦 |
華為在巴國市場已建立龐大影響力。 |
資料來源:王綉雯整理自網路開放資料。
[1] “US Sounds Warning as SE Asia Countries Choose Huawei for 5G,” VOA News, April 5, 2019, https://www.voanews.com/a/us-sounds-warning-as-se-asia-countries-choose-huawei-for-5g/4863794.html
[2] James A. Lewis, How 5G Will Shape Innovation and Security: A Primer (Washington, D.C.: CSIS, 2018), http://tinyurl.com/y5hu2rxw.
[3] “Where China Dominates in 5G Technology: Chinese companies are leaders in 5G patents and standards proposals. That means big royalties ahead,” The Wall Street Journal, February 26, 2019, https://www.wsj.com/articles/where-china-dominates-in-5g-technology-11551236701
[4] “Huawei could still be in play for 5G in New Zealand and United Kingdom, New Zealand's prime minister won’t rule out that Huawei tech could still be used in an internet,” ZDNet, February 19, 2019, https://www.zdnet.com/article/huawei-could-still-be-in-play-for-5g-in-new-zealand-and-united-kingdom/
[5] 例如德國、荷蘭等國之安全部門都對其政府發出警告,建議勿採用中國的網絡技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