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期
壹、新聞重點
中國《人民網》於2019年7月1日報導中國兩顆海洋遙測衛星「海洋一號C衛星」及「海洋二號B衛星」,在6月28日開始正式運行。[1]中國持續精進其遙測衛星的技術,對外表示兩顆海洋遙測衛星蒐集到的資料,是針對環境變化做更精密的調查,但由於數據資料參考價值高,因此不能排除研究單位及軍方單位共享成果的可能性。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海洋遙測衛星的資料可供中國海軍使用
海洋系列遙測衛星為中國自主研發,從2002年開始陸續發射(如附表),而「海洋一號C衛星」及「海洋二號B衛星」在2018年9月及10月時就已發射,經過半年多的在軌測試後,直到現在才開始正式運作,管理單位為中國自然資源部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海洋一號C衛星」的區域為西北太平洋,包含中國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日本海及海岸帶,並配有儀器遙測海洋水色水溫、海岸帶、紅外線紫外線圖像、船舶監測系統,且具有內陸水體50公尺的分辨率。「海洋二號B衛星」可進行全球遙測,主要內容有海面溫度、海浪高度與洋流等。[2]對於中國海軍而言,海水光學特性的資料可偵查水面及水下目標;海洋表面水溫可作為人員落海時的搜查輔助並增加存活率;海冰監測針對渤海及黃海地區,可增加軍艦、潛艦及一般商用船舶的航行安全;海岸帶圖像可辨別當地的地形、地貌與地質;船舶自動辨別系統(Automati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IS)可接收300噸以上大型商船的資料,政府公務船及軍艦可選擇性開啟,能追蹤船隻資訊;海面資料包含風向、風速、浪高等。
雖然官方稱海洋遙測衛星是用於科學研究,蒐集的資料用於國土資源調查、環境監測、防災與減災、農作物估算產量等,但因遙測衛星能繪製出準確地圖圖像,蒐集到的資訊皆具有高度民用與軍用價值,依照中國現行「軍民通用」的情況下,海洋遙測衛星搭配「尖兵」系列衛星的資料,可提供中國海軍使用。
二、中國政府及軍用遙測衛星數量達到全遙測數量八成
科學研究用的遙測衛星大多數為低軌道衛星,其功能是從軌道上對地球的環境與資源進行遙測,功能有非軍事用途的環境氣象監測、地圖製作等,其中又分為氣象遙測衛星、海洋遙測衛星、陸地遙測衛星以及軌道站。
依照科學家關懷聯盟(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UCS)截至2019年3月31日的統計,目前在地球軌道上運行的遙測衛星共有769顆,數量最多的前三名國家為美國401顆、中國142顆、日本33顆,而台灣有6顆。[3]中國的142顆遙測衛星中有2顆民間使用、26顆商業使用、61顆政府使用、53顆軍方使用,政府及軍方使用的數量超過八成。其中軍方使用的遙測衛星又可分為光成像、電子情報、雷達成像等三種,近期中國發射的軍用「尖兵」系列遙測衛星多為電子情報類,地面解析度已達到公寸級,清晰的圖像將可增加情報準確度。
參、趨勢研判
一、持續發射海洋遙測系列衛星 並擴建海洋衛星地面應用系統
目前中國的海洋衛星共有三個系列,海洋一號系列衛星遙測中國近海及全球的海洋水色環境及海岸帶;海洋二號系列衛星遙測全天即時性近海和全球的海面、海浪高度、海面溫度;海洋三號搭載合成孔徑雷達,全天即時性遙測海上目標等進行環境監控。而為了完善衛星網,將持續發射海洋遙測衛星,未來有海洋一號D、海洋二號C、二號D衛星,而地面上中國要在極地建立遙測接收系統,並在北京、三亞、牡丹江、杭州建立衛星地面接收站,其目的是要提高對海洋的監測,完善衛星組織網。[4]
二、未來遙測衛星結合人工智慧可加速資料整合
中國在軍民融合的戰略影響下,民營太空公司除了商用衛星外,也配合政策發展軍用物件,隨著技術進步與發射衛星數量的增加,遙測衛星將成為中國情資蒐集的利器。中國預計在2021年前建立「人工智慧星座網」,[5]此星座網將由通訊、定位導航、遙測等衛星所組成,要發射192顆人工智慧衛星到地球軌道上。北斗衛星為定位導航的重要工具,而遙測衛星也有5公尺、1公尺、0.5公尺等多種辨識率。人工智慧衛星可先進行初步的圖像與資料篩選,過濾掉受天氣影響的低參考價值圖像與無效資訊,再將有價值成果回傳至地面接收系統,如此將可提高衛星處理數據的能力與速度。
附表、中國海洋遙測衛星
衛星
名稱
|
發射時間
|
基本參數
|
搭載儀器(週期)/任務
|
觀測區域
|
海洋一號A
|
2002年
5月15日
|
軌道高度:798公里
重量:368公斤
設計壽命:2年
|
海洋水色掃描儀(3天)/探測海洋水色環境要素(葉綠素濃度、懸浮泥沙含量、可溶性有機物)、水溫
海岸帶圖像儀(7天)/海岸帶動態監測
|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海岸帶區域
|
海洋一號B
(海洋一號A的接替衛星)
|
2007年
4月11日
|
軌道高度:798公里
重量:442.5公斤
設計壽命:3年
|
海洋水色掃描器(1天)/同上
海岸帶圖像儀(7天)/同上
|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及海岸帶區域
|
海洋一號C
|
2018年
9月7日
|
軌道高度:782公里
重量:442公斤
設計壽命:5年
|
海洋水色水溫掃描器(1天)/同上
海岸帶圖像儀(3天)/同上
紫外線圖像儀(3天)/渾濁水體大氣校正
星上定標光譜儀/可見光與不可見光同步校準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船舶位置和資訊
|
渤海、黃海、東海、南海和日本海及海岸帶區域
|
海洋二號A
|
2011年
8月16日
|
軌道高度:973公里
重量:1575公斤
設計壽命:3年
|
雷達高度計/測量海面高度、有效波高及風速
微波散射計/全球海面風場觀測
掃描微波輻射計/全球海面溫度、海面風場、大氣水蒸氣含量、雲中水含量、海冰和降雨量
校正微波輻射計/大氣水汽校正
|
全球
|
海洋二號B
|
2018年10月25日
|
軌道高度:973公里
重量:1575公斤
設計壽命:5年
|
雷達高度計/同上
微波散射計/同上
掃描微波輻射計/同上
校正微波輻射計/同上
船舶自動識別系統/獲取船舶位置和資訊
|
全球
|
資料來源:周若敏整理自網路公開資料
[1] 陳瑜,〈中國首批海洋觀測業務衛星投入運行〉,《人民網》,2019年7月1日,http://env.people.com.cn/BIG5/n1/2019/0701/c1010-31205277.html。
[2] 〈海洋一號C衛星介紹〉,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2018年9月7日,http://www.nsoas.org.cn/HY1CZhuanti/HY1C/hy202.html;〈海洋二號B衛星介紹〉,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2018年10月25日,http://www.nsoas.org.cn/HY2BZhuanti/HY2B/hy202.html。
[3] “Satellite Database (official names only),” Union of Concerned Scientists, https://tinyurl.com/yyurvtgj.各國統計資料皆含多國合作,台灣部分未包含6月底發射的福衛7號。
[4] 〈海洋衛星規劃〉,國家衛星海洋應用中心,2011年8月16日,https://tinyurl.com/y3zq94q3。
[5] 〈我國將建設首個「人工智慧星座」〉,《央視網》,2019年6月30日,http://news.cctv.com/2019/06/30/ARTI6V6SRlI8z6HaPUov2cOt190630.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