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期
壹、新聞重點
美國副總統彭斯(Michael R. Pence)2019年對中國政策演說,因美中貿易戰談判拖延多時後,終於在10月24日於華府智庫威爾遜中心(Wilson Center)的馬勒克紀念講座(The Frederic V. Malek Memorial Lecture)發表。這是彭斯繼2018年10月4日於華府智庫哈德遜研究所(Hudson Institute)發表所謂「開啟新冷戰」演說嚴辭批評中國後,針對美中關係的又一次重要演講(彭斯這兩次中國政策演說之主要內容對照,如附表)。彭斯在此次演說援引馬勒克常用的西點軍校學生祈禱文「選擇較困難的正確道路,而非較輕鬆的錯誤道路」,以總結過去一年來,美國與中國的關係定位、現況發展,與問題癥結。儘管彭斯指控中國在其哈德遜講演後,「北京方面仍未採取重大行動來改善我們的經濟關係。在我們提出的許多其它問題上,北京的行為甚至變得更加咄咄逼人和破壞穩定」,但仍強調美中關係是攸關二十一世紀命運的重要議題,因此美國將持續在「坦誠、公平、與相互尊重(candor, fairness, and mutual respect)的基礎上建立與中國關係。這是為了創造一個更公平、更安全、更和平的世界」。川普(Donald Trump)總統讚許彭斯演說,並表示美中正在密切合作以完成貿易協議。面對彭斯對中國的指控,中國外長王毅則稱其「一派胡言」。 [1]
貳、安全意涵
一、強調合作共存的公平競爭關係
不同於美國與蘇聯於冷戰期間的意識形態零和博弈,川普總統上任以來美國與中國其實是合作共存下的競爭關係。彭斯在此次中國政策演說上,對中國的批評少了些,但持續定性中國是「戰略與經濟對手」(a strategic and economic rival),並從中國妨礙公平自由貿易、軍事擴張主義、極權獨裁統治、盜竊智慧財產權、迫害宗教信仰、到利誘脅迫美國企業等作為,合理化並正當化川普政府對中國的定位與政策。彭斯同時指責過去沒有一個美國總統正視並處理上述問題,因此導致中國的崛起坐大,威脅美國於區域乃至全球的國家利益。
儘管面臨美中競爭格局,但彭斯不認同,促進美國利益與價值觀將不利於美國與中國建立更好雙邊關係的論述。彭斯強調,「即便強權間競爭如火如荼進行著,即便美國實力日益增強,美國仍希望中國更好」。因此在被問及川普政府是否將與中國「脫鉤」(“de-couple” from China),彭斯明確表示,「答案絕對是『不是』。美國尋求與中國交往(engagement),以及中國與世界更廣泛的交往,但這交往方式,需始終符合公平、相互尊重、與國際貿易規則」。彭斯在演說最後總結,「憑藉著上帝的恩典,美國與中國將共同迎接那個〔和平繁榮〕未來」。英國《BBC中文網》評論表示,「彭斯演講比起去年趨於溫和,不至於撼動貿易談判的積極趨勢,但其中多處反映,美國對華政策已發生根本變化」。[2] 明顯地,川普政府對美中競爭的戰略願景,在認知雙方價值觀相異下,美國仍願意在公平競爭基礎上,尋求雙邊的共榮共存。
二、「坦誠與相互尊重」基礎上凸顯美國價值觀
彭斯此次演說,在鋪陳美中關係前,援引馬勒克的理念強調,「沒有一個人,更不用說國家,能夠通過放棄他們的價值觀來捍衛自己的利益」。將美國價值觀與美國利益相連結,呼應川普政府處理美中關係時,除了「公平」競爭的基礎外,還有「坦誠與相互尊重」的兩項基礎。相較於2018年的哈德遜演說時,價值觀(value)這個詞僅出現1次,彭斯這次演說,價值觀總共出現了10次,而且從頭到尾貫穿他的整篇演說。彭斯所提價值觀,指的就是美國的民主價值觀,這涉及「個人自由、宗教和良心自由、法治,符合美國和全球利益,因為它們是、而且永遠將是釋放人類的潛能抱負並引導全世界各國和人民之間關係的最佳政府模式」。因此,彭斯指責耐吉(Nike)「把良知拋在了腦後」,批評NBA球隊所有人和球員打壓對香港民主運動的支持,從而「站在中國共產黨的一邊」。對此,威爾遜中心季辛吉研究所(Kissinger Institute)主任戴博(Robert Daly)表示,「真正的問題在於,應該在多大程度上要求或迫使美國企業犧牲美國的自由市場價值觀,來換取美國的言論自由價值觀」,他接著提醒,「打擊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推廣反自由主義的做法,是需要付出代價的」。 [3]
內文 彭斯以「坦誠與相互尊重」為理由,在演說中凸顯美國價值觀,譴責中國需為迫害新疆的穆斯林少數民族負責、強調將與台灣共同捍衛其得來不易的民主自由、以及支持香港民眾所發起的和平示威運動。彭斯表示,「過去一年來,沒有什麼比香港的動盪更能反映出中國共產黨對自由的反感了」。他重申川普所提香港抗議運動與美中貿易談判的關聯性,而中國也有正面回應並展現一些克制。彭斯表示將繼續敦促中國克制,並遵守《中英聯合聲明》對香港人權與自由的承諾,但彭斯也敦促香港人民「堅持非暴力抗議的道路」。對此,中國表示強烈反對,指稱「台灣、香港、新疆等事務都純屬中國內政,決不允許任何外部勢力干涉。以彭斯為首的一小撮美國政客在這些問題上顛倒黑白,說三道四,造謠污衊,就是要干涉中國內政,阻撓中國的穩定和發展」。[4] 川普政府所強調的美國民主價值觀,雖然為美國對中國的競爭取得道德制高點,但無疑地已直接挑戰中國的國家主權認知,並為美中關係發展種下不確定因素。
參、趨勢研判
一、經貿議題仍將是美中關係的核心所在
彭斯在演說中追求的公平競爭,指的主要是美中經貿競爭。在論述當前美中關係時,彭斯即從美中經貿關係為開始,用相當的篇幅強調美國的政策、投資和貿易,如何對近年來中國經濟快速崛起的現象,扮演關鍵的角色。他引用川普所說,「我們〔美國〕在過去25年重建了中國」。但中國崛起隨之而來的「經濟侵略」行徑,卻讓美國飽受其苦,特別是在雙邊貿易赤字與盜竊智慧財產權問題上。為扭轉此偏差不公的現象,彭斯表示美國將持續關注建構自由公平的貿易原則,改正過去美國失敗的貿易政策,以增強美國實力,並要求北京停止長期占美國人便宜的經濟手段。面臨美中在經貿的競爭與價值觀的歧異,彭斯援引川普的話表示,「美國不想與中國對峙,而是追求公平的環境、開放市場、公平貿易、以及尊重我們的價值。我們不要圍堵中國的發展,我們希望與中國領導人有建設性關係,就如過去一樣」。對此,戴博表示,彭斯表達美國既不圍堵中國,也無意與中國經濟脫鉤,因此願在公平、互惠、共榮基礎上與之互動,這提供了美中關係正向發展的開始。[5] 彭斯在論及美中貿易爭端時,有三個地方值得注意,第一、通篇不提「貿易戰」一詞,改以貿易問題與貿易競爭取代;第二、凸顯川普在解決美中貿易問題的關鍵角色與貢獻;第三、多次強調川普對美中貿易協議的樂觀態度。此對進行中的美中貿易談判表達了積極的態度,並呼應川普政府將尋求與中國交往的立場,以改善緊繃的美中關係。
二、美國有條件下與中國「交往」倡議將是短多長空
儘管彭斯表示,美國不僅不會與中國「脫鉤」,川普政府還將尋求與中國交往的政策,但應注意的是,彭斯所提與中國交往有三個前提–「公平、相互尊重、與國際貿易規則」。因此美國又將球丟還給中國,而中國能否做到上述前提,是令人存疑的。基本而言,彭斯此次演講比起2018年,炮火收斂許多,並以正向思考方式,強調美國願意有條件下與中國交往。彭斯還特別強調,「川普總統與習近平主席建立深厚的私人關係。在這基礎上,我們將繼續設法改善雙邊關係,為兩國人民帶來益處」。彭斯的姿態放軟,應可視為川普政府的短期權宜之計。因為此可向中國釋出善意訊息,暫為雙邊競爭的緊張關係降溫,營造良好談判氛圍,以期順利達成美中貿易談判第一階段協議,而川普則可收割其對中國強硬政策成果。因為此經貿與外交成就,將有助川普減緩國內彈劾案等問題壓力,並成為其競選總統連任的關鍵政績。但就長期而言,此將不至改變當前美國政壇與民眾對中國負面印象的趨勢,也不致改變大國與新興大國間競爭的結構性問題,而這些也勢將影響華府的中國政策。
附表、彭斯兩次中國政策演說主要內容對照
主要內容
|
2019威爾遜中心演說
|
2018哈德遜研究所演說
|
備註
|
定性中國為戰略與經濟對手
|
有
|
有
|
|
印太自由航行權
|
有
|
有
|
|
倡議美中「交往」(engagement)
|
有,4次
|
無
|
關鍵字搜尋
|
中國妨礙自由公平貿易
|
有
|
有
|
|
美中貿易協議(agreement)
|
有,4次
|
無
|
關鍵字搜尋
|
批評中國干涉美國內政
|
無
|
有
|
|
批評美國企業
|
有,點名耐吉與NBA為利益向中國屈服
|
無
|
耐吉與NBA在國內與川普即互有批評。
|
價值(value)
|
有,10次
|
有,1次
|
關鍵字搜尋
|
川普與習近平私人友誼關係
|
有,強調於促進美中關係,共造和平繁榮
|
有,強調於解決朝鮮無核議題
|
|
香港事務
|
支持香港自由,敦促港人堅持非暴力路線
|
無
|
|
西藏(Tibet(an))
|
無
|
有,3次
|
關鍵字搜尋
|
新疆/維吾爾(Xinjiang/Uyghur/Uighur)
|
有,4次
|
有,3次
|
關鍵字搜尋
|
台灣(Taiwan)
|
有,7次
|
有,5次
|
關鍵字搜尋
|
對台軍售
|
有,1次
|
無
|
|
朝鮮半島無核議題
|
有
|
有
|
|
「一帶一路」倡議
(Belt and Road Initiative)
|
有
|
無
|
關鍵字搜尋
|
批評中國債務外交
|
有
|
有
|
|
批評中國軍事擴張
|
有
|
有
|
|
批評中國極權獨裁統治
|
有
|
有
|
|
批評中國盜竊智慧財產權
|
有
|
有
|
|
批評中國迫害宗教信仰
|
有
|
有
|
|
提及川普(Trump)
|
25次
|
21次
|
關鍵字搜尋
|
講稿總字數
|
4238字
|
4648字
|
|
演說機構政治傾向
|
中立,跨黨派
|
鷹派右傾,具共和黨背景
|
|
資料來源:鍾志東自行整理製表。
[1]馬勒克是西點軍校傑出校友,亦曾為威爾遜中心的理事會主席(2017-2019),於2019年3月24日過世,威爾遜中心為此設置馬勒克公共服務領袖講座紀念他,彭斯此次演說是馬勒克講座設立的首屆。“Remarks by Vice President Pence at the Frederic V. Malek Memorial Lecture,” The White House, October 24, 2019, https://reurl.cc/ald9V4;〈彭斯演說力挺台灣香港 川普大讚:極好!〉,《自由時報》,2019年10月26日,https://reurl.cc/9zvlq8;〈王毅稱彭斯演說「一派胡言」〉,《美國之音》,2019年10月27日,https://reurl.cc/A12kAY。
[2]〈彭斯中國演講:美中「不會脫鉤」〉,《BBC中文網》,2019年10月24日,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50176209。
[3]“Kissinger Institute Director Robert Daly Response to Vice President Mike Pence Remarks on NBA, Hong Kong,” Wilson Center, October 24, 2019, https://www.wilsoncenter.org/article/kissinger-institute-director-robert-daly-response-to-vice-president-mike-pence-remarks-nba.
[4]〈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就美國副總統彭斯涉華言論發表談話〉,中國外交部,2019年10月25日,https://www.fmprc.gov.cn/web/wjdt_674879/fyrbt_674889/t1710735.shtml。
[5]“Kissinger Institute Director Robert Daly Response to Vice President Mike Pence Remarks on NBA, Hong K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