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對新疆維吾爾族之迫害
2018.10.05
瀏覽數
149
壹、新聞重點
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U.N. 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於2018年8月30日公布其對中國的人權觀察報告,指稱中國以打擊恐怖主義和宗教極端主義為藉口,將數以萬計到逾100萬的新疆自治區之維吾爾與其他穆斯林少數族群長期拘禁,或將之關押在「再教育營」(re-education camps)並施以不人道對待。[1] 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於9月21日一場演說中批判中國令這些被拘留的維吾爾人遭到「可怕的虐待」。國際特赦組織(Amnesty International)亦於2018年9月24日發布報告,要求中國停止對維吾爾、哈薩克與其他穆斯林族群進行系統性的迫害,包括侵入式的監控、任意的拘留、政治教化與強迫文化同化等。[2] 由於中國對新疆的嚴格管控,外界難以確認對中國迫害這些少數族群的真實情況。中國官方則否認一切指控,稱所謂的「再教育營」實際上是職業訓練中心。
新疆鐵路局於9月27日以「旅客列車運行圖調整」為由,宣布即日起停售10月22日以後進出新疆的鐵路車票。此舉引發外界揣測中國利用列車,將關押於「再教育營」之少數民族大規模轉移至鄰近省份。《自由亞洲電台》則稱,中國自9月初以來已轉移高達二、三十萬之穆斯林少數民族。[3]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政府於新疆建構「警察國家」
中國對新疆施以全面且嚴格的管控,關鍵人物為自2016年8月起擔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之陳全國。外界認為陳全國之所以擔任此一職位,係因其在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2011至2016年)任內大力管控西藏而受肯定之故。惟資料顯示,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的經歷與政績,與其後的發展似無直接關聯(參附表)。陳全國在新疆廣設「便民警務站」以全面監視社區,並鼓勵家戶之間相互舉報;為此新疆警務相關工作之招聘自其上任前之近9000名,於2016年擴張至32000名,2017年則超過6萬名。除此之外,自治區政府亦查察、拘禁或起訴表面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私下與恐怖主義、分裂[離]主義、極端主義等「三股勢力」合作的「兩面人」,包括多名官員與大學教授;沒收民眾之護照;在民眾申請護照時蒐集其DNA、聲紋、與步姿等資訊;在民房張貼QR Code以利盤查;監控民眾於通訊軟體WeChat之訊息,民眾如使用WhatsApp等具備「點到點加密」(end-to-end encryption)技術而不利監控之軟體,則可能受到拘禁。在宗教方面,中國於2016年4月22至23日於北京召開「全國宗教會議」,期間習近平指出「宗教中國化方向」,強調用法律規範政府管理宗教事務的行為和調節涉及宗教的各種社會關係。2017年3月29日新疆自治區通過《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去極端化條例》,舉凡蓄鬚、穿戴傳統面紗與頭飾、甚至伊斯蘭的宗教實踐等,都可能構成「極端化」的表現而成為國家干預的對象。
二、中國視維吾爾人為邊境安全的隱憂
新疆成為中國管控最為嚴格的區域之一,與維吾爾族集中聚居於邊境高度相關。根據2010年最新的普查,中國約有1007萬的維吾爾族人口,其中99.3%位於新疆。民族間的差異、「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1933年)與「東突厥斯坦共和國」(1944至1946年)短暫存在的歷史記憶、蘇聯解體後中亞五國的獨立、維吾爾族相對於漢族在社會經濟方面的劣勢、以及中國的鎮壓與同化政策等因素,導致維吾爾民族獨立運動以及極端暴力攻擊的出現。維吾爾人的武裝抗爭如2009年7月於烏魯木齊的族群暴力衝突、2013年10月天安門廣場的自殺攻擊、2014年3月昆明火車站的組織攻擊事件以及期間於新疆各大城市之暴力衝突,構成中國內部的安全與穩定問題。此外,由於新疆與中亞及南亞國家接壤,部分維吾爾人得以和阿富汗、巴基斯坦、乃至敘利亞之伊斯蘭極端或恐怖組織合流,而構成對中國的外部安全威脅。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強化內部管控以防止新疆少數族群問題之區域化
維吾爾獨立運動對中國帶來內部與外部之安全挑戰,也影響中國的區域關係。中國將維吾爾(或東突厥)獨立運動表述為恐怖主義,或可得到周邊國家的支持。例如2001年成立之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即以打擊「三股勢力」為核心目標之一,也導致維吾爾的離散(diaspora)群體轉向土耳其、西歐與美國。然而在國際間打擊獨立運動,也可能引起伊斯蘭世界對維族的同情。1990年代中期,土耳其曾以紀念維吾爾獨立運動領袖阿爾普特金(Isa Yusuf Alptekin, 1901-1995)的方式表達對維族的支持,引發中國以土國的庫德族議題質疑該國在民族自決上的雙重標準;此次國際特赦組織的報告,亦因超過百名居住於新疆之哈薩克裔人士至哈薩克受訪,新疆少數民族之遭遇始獲得披露。以此,中國雖將持續其打擊恐怖主義與極端主義的基調,但更可能強化對新疆的管控,避免使少數族群問題擴散至區域層次。此外,新疆是「絲綢之路經濟帶」的重要通道,中國更有嚴加掌控該地的政經動機。
二、新疆少數族群問題可能成為美中戰略競爭之一環
中國在中亞操作恐怖主義、分離主義與極端主義,部分受惠於九一一事件後美國發動「全球反恐戰爭」之國際氛圍。隨著反恐戰爭在當前國際政治的重要性下降,美國復將中國視為戰略競爭對手,中國內部之族群問題(新疆與西藏)可能成為美國操作的對象。由於人權並非川普政府在外交政策上的優先議題,蓬佩奧於2018年9月演說中批判中國之舉,更值得關注。2018年8月29日,美國參議員魯比奧(Marco Rubio)和眾議員史密斯(Chris Smith)與十多名參眾兩院議員致信蓬佩奧與財政部長梅努欽(Steven Mnuchin),敦促對參與新疆侵害人權的七名中共高官(包含陳全國)及私人公司進行制裁;美國眾院分別於9月13日與26日就美國制裁政策與中國對維吾爾人的壓迫舉行公聽會,為川普政府日後可能的行動立下正當性的基礎。
附表、歷任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黨委書記
姓名 |
任職期間 |
其後發展 |
宋漢良 |
1985年10月~1994年9月 |
2000年卒 |
王樂泉 |
1994年9月~2010年4月 |
兼任中央政法委副書記 |
張春賢 |
2010年4月~2016年8月 |
中共中央建設工作領導小組副組長 |
陳全國 |
2016年8月迄今 |
|
資料來源:作者自行整理
[1]Committee on the Elimination of Racial Discrimination, “Concluding observations on the combined fourteenth to seventeenth periodic reports of China (including Hong Kong, China and Macao, China),” UN Doc. CERD/C/CHN/CO/14-17, August 30, 2018.
[2]Amnesty International, China: “Where Are They?” (London: Amnesty International, 2018).
[3]喬龍,〈新疆大規模轉移穆斯林 集中營遷甘肅〉,《自由亞洲電台》,2018年10月1日,https://www.rfa.org/mandarin/yataibaodao/shaoshuminzu/ql1-10012018100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