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在塔吉克建立軍事基地的戰略企圖
2019.03.29
瀏覽數
69
壹、新聞重點
根據《今日喬治亞》(Georgia Today)2019年3月7日報導,[1] 繼2017年8月在吉布地啟用海外軍事基地之後,中國在距離新疆不遠處的塔吉克境內戈爾諾-巴達赫尚自治州(Gorno-Badakhshan Autonomous Region)夏伊瑪克城(Shaymak)南邊也已經設置了軍事基地,該基地鄰近中國與阿富汗的交接處(附圖)。《華盛頓郵報》(The Washington Post)證實該基地擁有20多座建築物、訓練場和哨兵瞭望塔,並且已經開始運作。[2] 因為該軍事基地位於塔吉克境內東邊,靠近瓦罕走廊(Wakhan Corridor)北端,是中國、塔吉克與阿富汗三國邊境交界處的戰略要地,加上瓦罕走廊的阿富汗一側幾乎沒有任何軍事防守,為區域武裝威脅滲透塔吉克和中國新疆創造地緣條件,因此北京對外宣稱該軍事設施是「聯合反恐中心」。
貳、安全意涵
中塔之間擁有長達約130年的邊界糾紛,雙方在1999年8月25日簽訂《關於中塔國界的協定》與2002年5月17日簽訂《關於中塔國界的補充協定》確定實際控制線後,於2010年4月27日再簽訂《中塔國界線的勘界議定書》,其規定塔吉克需將實際控制下的1,158平方公里土地劃歸中國。不過,塔方實際上歸還的領土,只占中方所宣稱擁有主權的領土的一小部分(中方要求塔方歸還2.8萬平方公里,而塔方國土總共只有14.31萬平方公里)。近來,中國在塔吉克境內設置軍事基地的企圖如下:
一、確保能源運輸與尚未歸還的領土
中亞是僅次於中東和西伯利亞的世界第三大石油儲藏區,石油資源主要蘊藏於哈薩克、土庫曼與烏茲別克。北京在塔吉克設置軍事基地,不僅是保衛其行經該國的天然氣管道(D線),[3] 亦是在監控塔吉克尚未歸還給中國的領土,而且同時監控中國與阿富汗相接的瓦罕走廊。此外,塔吉克於2018年同意《2030年塔吉克國家發展戰略》與中國的「一帶一路」對接,在電力、農業、交通基建、金融、旅遊等多個範疇加強合作。在貧窮的塔吉克(2018年人均GDP 約818美元),中資在這些基礎建設範疇上都獨具優勢,北京在「上海合作組織」(Shanghai Cooperation Organization, SCO)以經貿拉攏塔吉克,於2017年8月31日更將雙邊關係提升至「全面戰略伙伴關係」,企圖藉此穩定西部邊界與其周邊之意圖相當明顯。
二、防範中亞區域恐怖分子擴散滲透
中國派遣軍隊駐紮中亞地區背後重要的戰略考量是,防止如前蘇聯與美國相繼入侵阿富汗及中東所造成的後遺症,也就是防範恐怖分子與反政府遊擊隊的擴散與對區域國家的滲透。由於對西部地區的維穩是中國國家安全的重心之一,所以北京相當重視境外恐怖分子對新疆與西藏等地的滲透。再者,中國藉SCO對維護「各國政權的安全」之要求進行反恐行動,因此名正言順派遣軍隊進駐塔吉克並成立「聯合反恐中心」,同時提供武器裝備且協助該國訓練軍隊,以期聯合打擊恐怖分子與組織。
三、捍衛「一帶一路」區域經濟走廊
中國「一帶一路」連結中亞與西亞的經濟走廊是從新疆出發,再到達波斯灣沿岸與阿拉伯半島,這一條經濟走廊主要涉及中亞五國、伊朗與土耳其等國。塔吉克對中國的經貿依存度相當高,中方對塔方出口主要商品有機械設備、紡織品、電機電器、鞋類、車輛及零配件等,自塔方進口主要商品有礦砂礦渣、生皮及皮革、蠶絲、棉花、食用水果及堅果等。因為塔吉克的地緣位置相當靠近這條「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北京在該國設置軍事基地,除有打擊恐怖主義需求外,該國亦具有新興市場與能源進口等戰略地位,在經濟上可擴大中國外銷市場,在政治上可將影響力延伸至中亞與西亞。然而,中國「一帶一路」正面臨「三股勢力」(暴力恐怖主義、民族分裂主義、宗教極端主義)的挑戰,「一帶一路」在中亞大規模展開,非傳統安全威脅也會同時增加,因此中國在該國設置軍事基地是可預期的。
參、趨勢研判
一、中國政治經濟影響力在中亞區域將逐步擴大
中國與塔吉克仍存有邊界與領土歸還問題,北京藉領土問題將軍事觸角伸向塔吉克的作法,一方面避免惹怒俄國造成中俄對抗,另一方面也在試探莫斯科在中亞區域的底線,試圖利用排他與逐步接近爭議領土與邊界,並最終造成事實佔領的手段,蠶食俄國在中亞地區的利益與影響力。例如:中國、阿富汗、巴基斯坦、塔吉克於2016 年 8 月成立「四國軍隊反恐合作協調機制」(Quadrilateral Cooperation and Coordination Mechanism in Counter Terrorism by Afghanistan-China-Pakistan-Tajikistan Armed Forces/ Militaries, QCCM),簡稱「四國機制」,旨在加強四國的反恐合作、情報分享、安全部隊培訓等工作。該機制的成立,意味中國與中亞國家在安全合作上,首次建立排除俄國參與的多邊機制。
二、中國在中亞開發合作可能引發「債務陷阱」連鎖反應
自中國推廣「一帶一路」以來,有很多重要基礎設施建設在中亞國家逐漸展開,一些重大項目亦在塔吉克推展,例如:礦業開採、建設跨國公路、電力設施、交通通信、農業生產與金融貸款等領域,而這與塔吉克「做到能源獨立、擺脫交通困境和保障糧食安全」的國家戰略相當契合。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國營企業)在塔吉克或區域內其他國家的投資與合作將可能引發「債務陷阱」,[4] 一旦這些國家無力償還中國貸款,屆時這些國家可能會以礦產或領土抵債。塔吉克在2018年4月已將1座金礦交給中國,作為建設3億美元發電廠的報酬。中國軍事亦將隨之進入這些國家,而中國在塔吉克的軍事基地,更可視為中國軍事進入該區域的前哨站。

附圖、中國在塔吉克的軍事基地位置
資料來源:Gerry Shih, “In Central Asia’s forbidding highlands, a quiet newcomer: Chinese troops,” The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18, 2019.
[1] Emil Avdaliani, “China Opens a New Military Base in Tajikistan,” Georgia Today, March 7, 2019, http://georgiatoday.ge/news/14741/China-Opens-a-New-Military-Base-in-Tajikistan
[2]Gerry Shih, “In Central Asia’s forbidding highlands, a quiet newcomer: Chinese troops,” The Washington Post, February 18, 2019, https://www.msn.com/en-xl/asia/top-stories/in-central-asias-forbidding-highlands-a-quiet-newcomer-chinese-troops/ar-BBTMXN5?li=BBJE6P9
[3]中國在中亞興建ABCD四條能源管線的起點都是在土庫曼,A和B兩線都行經哈薩克後,由新疆阿拉山口進入中國,C線行經哈薩克後,由新疆霍爾果斯進入中國,D線則繞過了哈薩克,取道塔吉克與烏茲別克,由新疆烏恰進入中國。參考:〈中亞天然氣管道D線從新疆烏恰入境拉動南疆基建〉,《國際日報》,2014年9月14日,http://www.chinesetoday.com/big/article/922082。
[4]〈一帶一路債務陷阱,中亞恐成最新地雷區〉,《自由時報》,2018年8月29日,https://ec.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5347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