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軍對香港採取武力行動」言論的意涵與發展
2019.08.05
瀏覽數
148
壹、新聞重點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New York Times)於2019年7月24日的報導,在發表《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的同時,中國國防部發言人吳謙針對7月21日在中共中央政府駐香港聯絡辦公室(簡稱中聯辦)外所發生的抗議活動,以及抗議者在中聯辦大樓所進行的塗鴉事件提出警告。他表示,「部分激進示威者的行為挑戰中央政府權威,觸碰『一國兩制』的原則底線,這是絕對不能容忍的」。吳謙並暗示,如果得到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北京將會派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港部隊進行維持秩序;他同時也暗示,北京正逐漸對暴力事件失去耐心。如果有必要,中國有採取武力行動的準備。[1]
貳、安全意涵
一、北京藉機向香港示威抗議活動發出警告並恫嚇
中國國防部選擇在發表新版國防白皮書的記者會上,針對「襲擊中聯辦」事件發表「可能動用解放軍」的言論,其對香港反北京中央政府的示威與抗議活動充滿警告與恫嚇之意,尤其是該報告書並未提及香港問題。7月22日,解放軍第74集團軍亦公布了日前在廣東湛江模擬應對暴力衝突與恐怖攻擊的照片。香港近期一連串的反北京中央政府活動,包括「守護香港反送中大遊行」(6月9日),「襲擊香港立法會」(7月1日),以及「襲擊中聯辦」(7月21日)等,在在衝擊了北京與香港特區政府對香港統治的威信。細究北京在此議題的態度,其訴諸軟硬兼施的兩面策略,但最終仍回到警告的立場。首先,吳謙非但暗示動用解放軍以恢復香港社會秩序的可能,其亦在用兵的合法性(legality)上提出法源依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簡稱《駐軍法》)第三章第四條規定,「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的規定,在必要時可以向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2]因此,只要香港特區政府提出請求,駐香港解放軍有可能「出兵」香港。其次,中國官媒《環球時報》(Global Times)總編輯胡錫進則指出,其個人並不願意見到出動解放軍以保持香港的社會秩序,因為即使如此控制了秩序,武力干預仍會為香港的社會改革帶來諸多的風險與成本,包括激進示威者與西方社會的譴責。北京應當繼續「一國兩制」並充分支持香港特區政府與警察對付暴力示威者。但他也指出,當香港出現了極端性與根本性的事變時,北京仍有必要採取斷然的行動。[3]
二、北京亦藉此向美國傳達其對香港的基本立場
北京發表對香港「可能動用解放軍」的言論,其中一個重要的意義是向美國傳達中國的基本立場—北京反對華盛頓介入或干預任何有關中國領土與主權問題的處理。雖然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chael Pompeo)在接受《彭博》(Bloomberg)專訪時表示,他希望香港示威活動能保持和平,同時也希望中國能維持克制,但他亦表示,希望中方「能做正確的事」。[4]事實上,蓬佩奧2019年的5月與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會面時便表示,美國對香港政府修訂《逃犯條例》表達關注,並斥責該修法作為是破壞香港的法治。而在7月初與香港民主派出版商黎智英會面時,蓬佩奧除了聽取有關修訂《逃犯條例》的爭議發展外,也進一步地瞭解一國兩制在香港實施的最新情況。[5]正因為如此,中國方面視美國為支持台灣獨立、香港民主、新疆獨立與西藏獨立之最大「外部力量」,是干涉中國內政與主權、領土完整的最大障礙。於是在新版國防白皮書發表的當下,藉由點名批判美國軍售支援台灣,延伸至反對美國對香港問題進行的表態。此外,新版國防白皮書除了強調軍隊必須忠於黨以外,軍隊的首要任務是維護國內安全。這說明解放軍的角色「既是對外,也是對內」。既是「對內」,則當不容「外部力量」介入與干預。
參、趨勢研判
一、北京將繼續保持「可能對香港採取武力行動」的姿態
由於香港示威抗議一方與香港特區政府的角力結果尚不明朗,為了防範示威抗議力量或支持民主派的陣線發動更大規模的反政府示威遊行,甚至是超出香港特區政府與警察的控制能力範圍,北京方面將持續其「不惜出動解放軍以協助恢復並維持香港社會秩序」的立場。此一作法既是前述中國國防部的表態,同時也是對反香港特區政府與反北京中央政府勢力保持威嚇的作用。準此,動武的關鍵應是當香港「政治秩序」與「社會秩序」失控時,香港特區政府向北京中央人民政府請求駐港部隊出面協助維持社會治安(《駐軍法》第三章第四條)。前者包括重要官署被據而癱瘓政府運作,或是宣布廢棄一國兩制,實施香港全面自治與民主(或獨立);後者則是街頭示威遊行超出香港警方所能控制的範圍。此外,幾個值得注意的軍隊動向是:第一、當前駐港的解放軍是否出現異於平常的活動?第二、北京是否向香港調動更多的解放軍部隊?或只調動部署,但卻不採取其他作為(藉以形成更大的壓力)?第三、北京是否在廣東境內或深圳一帶調集部署其他或更多的解放軍部隊?或只調動部署,但卻不採取其他作為(藉以形成更大的壓力)?此為解放軍對港實施武力干預的延伸觀察。當然,香港做為西方資本主義在東方的濃縮與代表,北京對香港動武勢必引來西方社會特別是美國的強烈撻伐,並可能祭出貿易制裁等措施。因此,中國動武前對西方制裁的評估,可能影響其出兵與否的最終選擇;而動武後對這些反應的承受程度,則可能影響其用兵的強度與時間。另一方面,北京也可以選擇迅速出兵,待恢復秩序後即立刻收兵,如此以減低動武對香港與北京的負面衝擊。
二、北京將加大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治支持
6月以來的香港示威抗議活動,目前仍持續進行中。但在抗議衝突不斷當中,香港特區政府似乎被迫做出若干讓步,包括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宣布「暫緩」修改《逃犯條例》並道歉,以及稍後宣布該修正條例草案「壽終正寢」(但卻拒絕撤回法案)。這顯示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治威信受到香港民眾與示威抗議活動的強烈挑戰。另一方面,香港警方在控制社會秩序的能力似乎亦受到強烈的質疑。有鑑於此,北京中央政府遂出面力挺香港特區政府,包括7月24日國防部提出「可能動用解放軍」以協助香港特區政府恢復社會秩序,以及7月29日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對香港秩序與一國兩制提出不可碰觸的三個底線主張—不允許危害國家安全與主權;不允許挑戰中央權力與香港基本法;不允許對內地實行滲透與破壞。由於示威抗議活動若是衝破了香港特區政府的統治,將緊接著危及北京在香港所實施的一國兩制,並衝擊北京中央的統治權威,因此北京中央政府勢必會加大對香港特區政府的政治支持,並要求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採取強硬的立場,以恢復並維持香港的社會秩序,而動用軍隊則是選項之一。
[1] Steven Lee Myers, “China Hints Its Troops Could Be Used to Quell Hong Kong Protests,” New York Times, July 24, 2019, https://tinyurl.com/y4r3dyw9.
[2] 該條文的其他相關規定為「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請求經中央人民政府批准後,香港駐軍根據中央軍事委員會的命令派出部隊執行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的任務,任務完成後即返回駐地」;「香港駐軍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時,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的安排下,由香港駐軍最高指揮官或者其授權的軍官實施指揮」;「香港駐軍人員在協助維持社會治安和救助災害時,行使香港特別行政區法律規定的權力」。參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駐軍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2019年2月19日,https://tinyurl.com/yy7b2q64。
[3] Hu Xijin, “Should Beijing intervene forcefully in Hong Kong,” Global Times, July 25, 2019, http://www.globaltimes.cn/content/1159256.shtml.
[4] Kevin Cirilli and Nick Wadhams, “Pompeo Urges China to ‘Do the Right Thing’ in Hong Kong Protests,” Bloomberg, July 26, 2019, https://tinyurl.com/yxbhqcf8.
[5] 張富傑,〈蓬佩奧罕見接見香港民主派出版商-黎智英〉,《美國之音》,2019年7月9日,https://www.voacantonese.com/a/pompeo-meets-with-jimmy-lai/49913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