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海軍大型無人水面/水下載具報告之觀察
2019.08.05
瀏覽數
148
壹、新聞重點
美國「國會研究服務處」(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CRS)2019年6月7日公布(6月25日更新)《呈國會之海軍大型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背景暨議題報告》(Navy Large Unmanned Surface and Undersea Vehicl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報告揭露美海軍欲於2020財政年度和往後數年發展及採購3種新型無人載具(unmanned vehicles, UVs),包括大、中型無人水面載具(LUSVs and MUSVs)以及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XLUUVs),並提出6億2880萬美金研究及發展經費,而美海軍欲獲得此新型無人載具的目的,在於轉變現行艦隊兵力結構成為一新型的「較分散式兵力結構」(more-distributed architecture),以因應未來來自中國大陸的軍事挑戰。[1]
貳、安全意涵
一、美海軍轉而支持無人水面/水下載具發展與採購
此國會研究報告指出,無人載具可裝備感測器、武器或其它酬載,且可遙控、半自主、全自主地操作;與載人艦船及航空器相比,採購較便宜;也特別適合3D任務,即所謂的無趣(Dull)、骯髒(Dirty)以及危險(Dangerous)的任務。美海軍多年以來針對不同種類的無人載具進行發展及實驗,已將一些努力成果(特別是無人空中載具)轉化成採購計畫。然而,美海軍對於將水面暨水下無人載具轉化成採購計畫,並將其整合至作戰艦隊的腳步緩慢,引起部份觀察家不滿。這些觀察家與海軍爭論著大量部署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可以對敵人之偵察、識別、追蹤形成挑戰,使其鎖定更加複雜困難;減少單艦被摧毀時,有限的水面艦整艦戰力喪失;戰時派遣載人艦艇赴作戰海域太危險之際,部署水面暨水下無人載具給予領導階層另一選項;增加艦隊模組化及再配置性,以適應多變任務需求。可是,多年來美海軍高層仍支持現行兵力結構。近來,因為在面對中共反介入/區域拒止(anti-access/area-denial, A2/AD)挑戰時,「較分散式兵力結構」(包括無人水面暨水下無人載具)可有效應對;無人載具科技的進步,使得分散海上兵力間網路鏈結成為可行;以及花費相對廉價。所以,他們改變想法,轉而支持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發展,並編列預算採購。
二、美海軍朝較分散式艦隊結構發展
從此國會研究報告得知,美海軍現行兵力目標欲達355艘艦的數量,其中包括104艘大型水面作戰艦(large surface combatants, LSCs,如巡洋艦及驅逐艦)暨52艘小型水面作戰艦(small surface combatants, SSCs,如巡防艦及濱海作戰艦),即水面作戰艦兵力結構以大型水面作戰艦為主幹,搭配小型水面作戰艦,兩者比例大約為2:1,結構組成中沒有任何無人載具;然而現今美海軍領導階層轉而支持艦隊兵力朝較分散式艦隊兵力結構發展,並稱此結構為美海軍「未來水面作戰艦兵力」(Future Surface Combatant Force, FSCF),其組成除原有之大、小型水面作戰艦,另外納入大、中型無人水面載具,組成比例為1:2:3:4,數量上以無人載具為主,並減少大型水面作戰艦,增加了小型水面作戰艦(如圖)。在此兵力結構中,無人水面載具可單獨或是配合單艦∕戰鬥群前進部署於作戰海域。「較分散式兵力結構」是一概念式的比較,且由於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的發展仍面臨一些科技上的障礙與挑戰,所以要達成「較分散式兵力結構」的構想仍需一段時日。
圖、美海軍水面作戰艦兵力結構
資料來源:“Navy Large Unmanned Surface and Undersea Vehicl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June 25, 2019, 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R/R45757.
參、趨勢研判
一、美海軍將持續發展暨採購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
美海軍正追求發展無人載具、定向能武器、極音速武器、人工智能,大數據分析以及網路等新能力,以應對中國大陸的軍事挑戰。而美海軍2020財政年度的30年造艦計畫指出一新的海軍總體作戰概念,即「分散式海上作戰」(Distributed Maritime Operations, DMO)概念。[2]此外,2018年12月17日美海軍軍令部長李察遜上將(Adm. John Richardson,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公布之《維持海上優勢設計2.0版》(A Design for Maintaining Maritime Superiority, Version 2.0)文件指出,美海軍將持續使DMO及關鍵支援概念成熟化,並設計及推行綜合作戰兵力結構。[3]上述國會報告亦顯示,美海軍官方稱大、中型無人水面載具為此概念之關鍵制動者(enablers)。是故,美海軍未來將會持續發展無人水面暨水下載具,並採用加速採購策略,期望於2020至2024財年籌獲大型無人水面以及超大型無人水下……等載具,以利儘速讓此等載具服役(如表)。舉例來說,美海軍將採購9艘超大型無人水下載具,其中5艘已於2019年選定波音(Boeing)公司製造、測試以及交運(即Orca XLUUVs program)。
表、美海軍2020財年預算採購USV暨UUV提案
資料來源:“Navy Large Unmanned Surface and Undersea Vehicl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June 25, 2019, https://crsreports.congress.gov/product/pdf/R/R45757.
二、美中海上競爭將持續高升
在本篇國會研究報告中,美海軍多次(共5次)直指來自中共潛在的挑戰,例如:為因應浮現的軍事挑戰,特別是來自中共的挑戰,美海軍正追求包括無人載具等新能力;海軍目前兵力結構對於特別是中共等潛在敵人增進的海上A2/AD能力的攻擊愈發脆弱;海軍領導階層轉向支持「較分散式兵力結構」,因為他們現在相信此兵力結構是需要的,以有效回應特別是中共等國家提升的海上A2/AD能力(特別是反艦飛彈及相支應的偵察暨鎖定能力);送交國會之海軍2020財政年度預算文件強調無人載具計畫,指出海軍期望採用加速採購策略以獲得大型無人載具,此可視為海軍欲儘速部署此等載具以因應來自中共等國家未來的軍事挑戰。 由此可知,美海軍視中共為其海上艦隊首要威脅。此外,中共表示加快推進近海防禦型向遠海防衛型轉變,努力建立一支強大的現代化海軍。 綜上,美海軍艦機在印太戰略指導下,對中共海軍的圍堵內壓行動,對上中共海軍戰略向外擴張轉變,在可見的未來,美中海上競爭將持續高升。
[1] Ronald O’Rourke, “Navy Large Unmanned Surface and Undersea Vehicl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June 25, 2019, https://tinyurl.com/y2kt36r2.
[2] “Report to Congress on the Annual Long-Range Plan for Construction of Naval Vessels for Fiscal Year 2020,” U.S. Navy, March 2019, https://www.navy.mil/strategic/PB20_Shipbuilding_Plan.pdf.
[3] Adm. John Richardson, Chief of Naval Operations, “A Design for Maintaining Maritime Superiority, Version 2.0,” U.S. Navy, December 17, 2018, https://tinyurl.com/yyrst4n9.
[4] Ronald O'Rourke, “Navy Large Unmanned Surface and Undersea Vehicles: Background and Issues for Congress,” Congressional Research Service, June 25, 2019, https://tinyurl.com/y2kt36r2.
[5] 《新時代的中國國防》,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新聞辦公室,2019年7月24日,http://www.mod.gov.cn/big5/regulatory/2019-07/24/content_4846424.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