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航空自衛隊緊急升空報告書之評析
2019.08.16
瀏覽數
145
壹、新聞重點
2019年7月26日,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官網(Japan Staff Press Release)公布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航空自衛隊實施緊急升空狀況報告書。航空自衛隊戰機4至6月總共實施246次緊急升空,與2018年同時期比較起來,減少25次。其中,對中國軍機之緊急升空增加6次,達179次(約占73%);對俄羅斯軍機減少30次,降至65次(約占26%);對其他國家則為2次(約占1%)。[1]
貳、安全意涵
一、中、俄消耗日本國防支出
2018年度日本所需的國防預算約4.9兆日幣(約462億美金),其中航空自衛隊預算為1.16兆日幣(約109億美金)。[2]與中、俄兩國(中國約2,499億美金,俄羅斯約614億美金)的國防預算相較差距甚多。中、俄可利用龐大資源對抗日本,消耗日本的國防預算。
再者,據日本統合幕僚監部公布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的數據顯示,航空自衛隊合計共進行4,190次緊急升空任務,平均一天約2.7次。平均每次1架戰機緊急升空的費用(包含油料、飛機的維護保養)約為1,000萬日幣(約8-9萬美金),且因1次的任務需要2架飛機,故須花費2,000萬日幣(約16-18萬美金)。因此,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止,航空自衛隊所執行的246次緊急升空任務,約花費49.2億日幣(約1.7億美金),所費不貲。
二、中俄戰機繞行軌跡各不相同
根據航空軌跡圖顯示(請參閱附圖1),中俄戰機繞行的軌跡為採分工合作。俄羅斯戰機採兩種飛行路徑:一是從北海道沿著日本海,貼近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往西南飛行,穿越過對馬海峽,抵達東海,並依原路徑返航。二為從北海道沿著西太平洋,貼近日本的防空識別區往西南飛行,飛至台灣東部外海。其中,2019年6月20日,3架俄羅斯Tu-95轟炸機2度入侵日本領空,係自2015年9月以來,再度有俄羅斯轟炸機入侵日本領空,日本航空自衛隊立刻派出戰機升空攔截,日本政府並向俄國政府表達嚴正抗議。
至於中國則是有轟6、運8、運9等戰機,從中國沿岸基地起飛,飛抵東海,穿越宮古海峽往西太平洋飛行,或往南沿著台灣東部外海經巴士海峽返回基地。另一路徑則是在東海完成飛行訓練後,往北飛行至對馬海峽後折返。然而,隨著近年來中國空軍在東海的訓練次數增加,也大大增加沖繩那霸基地的「南西航空方面隊」[3]壓力及工作量,光是2019年4月1日至6月30日,就執行162次緊急升空任務,約占總次數之65%。
參、趨勢研判
一、中俄戰機將持續挑戰日本防空識別區
根據航空自衛隊在2015-2019年期間執行緊急升空的數據顯示,以2016年1168次為最多,其次則為2018年999次,2017年904次,2015年873次(詳請參閱附表)。每年幾乎維持約986次,雖然到2019年第一季為止僅246次,該數字也是近五年同時期第3高。
另外,從地區別來看,航空自衛隊四個聯隊所進行的緊急升空次數,「北部航空方面隊」41次,「中部航空隊方面隊」10次,「西部航空方面隊」33次,以及「南西航空方面隊」162次。
從整體的數字來看,「北部航空方面隊」與「南西航空方面隊」緊急升空的次數幾乎佔該季的83%,大大加重航空自衛隊的任務負擔。因為從中俄戰機常最容易出現的區域為日本海或東海。
二、中俄戰機擾日可能導致「空中摩擦事件」
2019年7月23日,中俄首次聯手,2架中國轟6與2架俄羅斯Tu-95轟炸機非常有默契地相繼飛抵對馬海峽上空,並進入日本防空識別區,同時對東海及日本海進行共同警戒監視活動。由於中俄軍機同時飛進日本防空識別區相當罕見。故日本航空自衛隊亦立即緊急升空,驅離中俄軍機。[4]
與此同時,另外一架俄羅斯A-50空中預警機在島根縣竹島附近的上空徘徊時,日本雖主張竹島為固有領土(南韓稱為「獨島」,對其擁有實際主權),但自衛隊卻未對俄羅斯的空中預警機進行驅離。日本防衛省發表聲明:「針對俄機在竹島周圍侵犯領空一事,由於該機未進入日本航空識別區,所以未對該機進行驅離」,但此一聲明立刻遭受日本在野黨強力批評。
不僅如此,中俄軍機在7月23日亦多次入侵南韓的東海(日本海)防空識別區(請參閱附圖2)。南韓空軍緊急派遣F15、F16進行驅離,其中一架俄羅斯的A50空中預警機無視南韓軍機的警告,侵入「獨島領空」,南韓空軍下令F15戰機緊急升空,並對俄羅斯軍機進行「警告射擊」。南韓國防部表示,俄羅斯空軍首度入侵南韓領空,疑似中俄兩軍合作執行此行動。南韓政府立刻緊急召來中俄大使,並對兩國提出強烈抗議。
然而,儘管中、俄兩國政府對入侵日、韓航空識別區的行為,宣稱係為收集相關資訊,但其政治目的相當明顯。近年來,中、俄兩國持續進行聯合軍演,雙方早已存有對抗美日同盟、美韓同盟的意圖。2019年7月,日、韓因出口管制問題,造成彼此嫌隙。中、俄利用入侵日、韓的航空識別區來挑撥日韓關係。在可見未來,中俄兩國將會不斷接近日、韓兩國的航空識別區,持續進行挑釁。同時,上述單一事件,造成當天中俄韓日四國,約有30架軍機在該區域執行任務,若稍有閃失定會釀成危機。中、俄兩國應克制自身行為,勿破壞區域的和平。
附圖1、中俄軍機飛行軌跡
資料來源:〈Statistics on Scrambles through the First Quarter of FY2019〉, Joint Staff Press Release, July 26, 2019, https://reurl.cc/9gY4a。
附圖2、俄中聯合空中巡邏引發南海開火
資料來源:〈南韓領空遭闖 4國外交大亂鬥〉《聯合新聞網》,2019年7月23日,https://udn.com/news/story/6809/3949469。
附表、航空自衛隊對各國實施緊急升空次數(過去5年)
資料來源:“Statistics on Scrambles through the First Quarter of FY2019, ” Joint Staff Press Release, July 26, 2019, https://reurl.cc/9gY4a。
[1] 〈平成31年度及び令和元年度1四半期の緊急発進実施状況について〉,日本統合幕僚監部,2019年7月26日,https://www.mod.go.jp/js/Press/press2019/press_pdf/p20190726_01.pdf。
[2] 防衛省,《平成30年版日本の防衛防衛白書》(日本:日経印刷株式会社,2018年),頁229-231。
[3] 「南西航空方面隊」為自衛隊有擁有的「四個航空方面隊」之一,其規模也是最小。旗下第9航空團司令部飛行群有第204飛行隊、第304飛行隊及南西支援飛行班,部署F15J/DJ、T-4等戰機,執行緊急升空任務。
[4] 〈中ロ軍4機、対馬海峡上空の防空識別圏進入 共同監視か〉,《朝日新聞》,2019年7月23日,https://www.asahi.com/articles/ASM7R6K82M7RUHBI0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