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科技防疫與我國經濟安全
2020.02.21
瀏覽數
125
壹、新聞重點
針對2019年12月爆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COVID-19,以下稱武漢肺炎),中國外交部表示自2020年1月3日起即已通報美國30次以上,習近平也說他1月7日就已要求疫情防控。然而,隨著疫情逐漸失控,1月23日武漢封城後,中國至2月中旬已有4個省、84個城市被封或半封,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等一線大城市無一倖免。武漢肺炎疫情不但造成中國經濟嚴重停擺,波及全球經濟的蝴蝶效應也正逐漸浮現。[1]
貳、安全意涵
一、中國科技能力仍難以防堵疫情
中國對其人工智慧、量子運算、超級電腦等高科技發展相當自豪,但是儘管有臉部辨識技術、社會信用系統和「天網」系統等尖端技術,仍然無法阻止看不見的武漢肺炎病毒到處傳播。雖然中國最近積極展示其紅外線體感偵測、無人機監控或空中消毒、機器人進病房消毒或送餐等高科技防疫應用,但是對於早期病毒傳播者之移動路線和接觸範圍仍無法有效掌握,封城封省的社會監控還是得依賴基層人力和軍警暴力,且各地復工後的群聚感染持續增加。科技防疫之所以力有未逮,最主要關鍵即是「資訊不實」。因為如此,包括感染人數和死亡人數在內的基本數據至今仍一團迷霧,更遑論各種醫療物資和人力之調度補給,也無法做到歐美或我國之AI應用:如:疫情監測分析或預估、病毒資料庫和基因比對、現有臨床可能解藥列表等。雖然人工智慧和超級電腦應可協助中國大幅縮短快篩試劑、疫苗或新藥之開發時間,[2] 但是到目前為止,除了搶先註冊美國新藥專利以及準備依賴注射痊癒者血漿之方法來治療病患外,許多具體消息仍不明朗。中國高科技能力是否能有效防止疫情持續蔓延,值得繼續觀察。
二、中國經濟停擺恐造成全球供應鏈斷鏈
為了不讓疫情擴大,中國在大舉封城封省之外,春節假期後更設下嚴苛的復工條件,造成國內外各大廠產能急遽縮減。武漢乃中國鋼鐵、汽車、半導體和電子零組件之主要製造中心之一,也是全國交通往來樞紐。武漢封城如同中國經濟動脈被點穴而動彈不得。其他如中國之紡織和鞋類出口總額佔全球34%和39%,也是全球製藥業主要原料國之一。「世界工廠」中國經濟停擺,迫使許多跨國企業面臨供應鏈斷鏈和獲利萎縮之風險,不得不準備將生產線轉移到其他國家或尋求主要零組件之替代來源。依據日本研究,中國製造業產值每衰退100億美元,全球經濟將損失659億美元,預估2020年第一季中國企業盈餘將減少16%,而全球企業盈餘成長率則將由2019年第4季16%急降為5%。其中,南韓、日本和美國是受中國經濟衝擊最大的前三名國家,我國則居第四。[3]
三、我國整體經濟短期將因疫情受到衝擊
武漢肺炎造成中國經濟停擺,對我國部分產業雖有轉單效應,但對我國整體經濟成長造成衝擊。依據主計總處預測,我國2020年第一季經濟成長率將由3.02%下修至1.8%;國發會則指出,我國產業以觀光、電子零組件、汽車零組件、石化、機械設備等5大產業受影響最大。疫情在全球各地擴大,降低民生消費和跨國移動,而國內疫情升溫則對觀光、交通、餐飲、中小企業等服務業也造成蕭條壓力,各行業無薪假和減班裁員等情形可能增加。此外,社會恐慌也會驅動民眾的不理性行為,為經濟不安增添更多變數。
參、趨勢研判
一、智慧製造與分散投資可能成為未來產業發展趨勢
長期來看,武漢肺炎將使現有依賴中國製造之生產模式加速轉為智慧製造。由於機器人沒有被感染致死之風險,不會因封城而無法復工,還可以全年無休運作,極可能在這次疫情之後取代人類成為未來製造業主力。[4] 另一方面,此次武漢肺炎激發歐美國家發展「無接觸」之商業應用,如:無人機送貨、機器人看護等,配合5G和人工智慧,或許可提早實現人工智慧物聯網(AIoT)之世界。此外,歐美各國依據公開資料而開發出觀測疫情之視覺化地圖、建立預警模型和病毒資料庫等,我國也由學界和民間建立監控國內疫情之戰情儀表板、口罩購買地圖等應用,為日後各產業的智慧製造做出很好的展演。
二、美中科技與經濟將加速脫鉤
如果智慧製造成為未來趨勢,中國廉價勞力之優勢將不再受重視。武漢肺炎暴露了中國統治體制之缺陷和制度性風險,全球大廠可能加速將中國產線外移,或是將智慧工廠設在資訊相對透明之地區。換言之,「中國製造2025」計畫可能提早胎死腹中,甚至可能威脅習近平政權之存續。此時,美國政府若再加強對中經貿制裁、提出鼓勵美國廠商回國製造之政策誘因,並提供智慧製造所需之理工科系人才,美中科技與經濟脫鉤之可能性將快速升高,翻轉全球化之短鏈革命將成為主流。[5]
三、我國產業加速轉型為智慧製造
中美貿易戰和武漢肺炎提供我國發展智慧製造之大好機會。台商回流的豐沛資金,加上「無人化」製造的趨勢,以及我國在機械和資通訊兩大產業長期累積之優勢、大陸科技廠台幹回台定居或轉職等,有助於我國智慧製造之推展。特別是此次武漢肺炎期間,我國產官學研各界通力合作防堵疫情,凝聚社會共識,對台灣之長遠發展將更為有利。此外,針對製造業將中國產線遷回台灣後之勞工缺口,智慧製造也可提供解決方案。政府的政策誘因可誘導產業發展,與其對舊有製造模式進行紓困,不如對新型態智慧製造加強誘導,鼓勵產業開始著手數位轉型。
[1]〈人民落後20天才知疫情!華春瑩自爆向美通報30次 網民怒批被視芻狗〉,《中央廣播電台》,2020年2月4日,https://www.rti.org.tw/news/view/id/2050304;〈《新聞聯播》《求是》雜志發表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文章《在中央政治局常委會會議研究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工作時的講話》〉,《中國中央電視台》CCTV ,2020年2月15日,https://reurl.cc/b6175r。
[2]例如:SARS疫苗從公布病毒基因到人體實驗約花20個月,而其後的茲卡(ZIKA)病毒則花了6個月。
[3]〈世界の企業、業績回復が急減速 新型肺炎打撃:1~3月、5%増益に鈍化〉,《日本經濟新聞》,2020年2月16日,https://reurl.cc/lL3vVv。
[4]依據國際機器人聯盟(International Federation of Robotics, IFR)預估,2020年機器人產量可能成長10%,約46.5萬台,至2022預計成長至58.4萬台。參照:”Welcome to the IFR Press Conference,” IFR, September 18, 2019, https://reurl.cc/e5jX57。
[5]「短鏈革命」意指原本追求成本最小化的全球供應鏈,會因為AI、物聯網等工業4.0科技之成熟、能源價格下降、各國政府之政策誘因等,靠近主要市場建立製造據點,並縮短研發與消費之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