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時代的美中金融戰
2020.08.14
瀏覽數
249
壹、新聞重點
美國商業部於2020年7月宣布,將針對從中國進口的束線帶進行反傾銷和反補貼立案調查,其中包含「人民幣匯率低估」項目,預估將影響中國每年對美出口約4,500億美元。人民幣匯率一直是美中貿易戰的核心議題,此次調查則是美國首度在反傾銷案件中列入匯率問題。這也是美國繼2020年5月參院通過「外國公司問責法」(Holding Foreign Companies Accountable Act)後對中金融戰的最新招數。目前正在眾院審議的「外國公司問責法」,要求在美上市的外國企業,若連續三年不遵從美國「公開發行公司會計監督委員會」(Public Company Accounting Oversight Board , PCAOB)的會計規範就必須下市,同時也要求外國公司必須揭露是否為外國政府所有或掌控等資訊。另一方面,川普在5月也以構成國家安全威脅為由,阻止美國「聯邦退休儲蓄投資委員會」(Federal Retirement Thrift Investment Board , FRTIB)參考摩根士丹利「全球非美資本指數」(MSCI All Country World ex-US Investable Market Index),進行涵蓋中國企業指數在內的投資。這些措施均顯示川普政府阻斷中國資金流和逼迫人民幣升值之決心,美中金融戰在疫情時代正如火如荼地展開。[1]
貳、安全意涵
一、美國運用金融優勢防堵中國崛起
美中對立除了貿易戰(物流)、科技戰(技術流)、人才戰(人流)之外,金融戰是一重要領域。雙方爭奪國際金融體系的霸主地位。就此,中國雖然搶先於2020年5月試點實驗數位人民幣、推動中概股回流,並加速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但是當前的國際金融體系還是以美元為主要結算貨幣。美國對中國爭奪金融霸權之防範,從新冠肺炎疫情2020年春蔓延全球時,美國迅速與其他9國達成貨幣互換協議,並將人民幣完全排除在外可見一斑。[2] 未來「外國公司問責法」實施,在美上市的中國企業恐將大舉遷回到香港或上海掛牌,等同斬斷中國企業從美國市場籌資之管道。換言之,不只以5G為中心的科技標準可能分為美中兩大陣營,若中國成功將數位人民幣做為一帶一路國家之債務結算標準,國際金融體系也可能變成「一球兩制」。因此,美國現在勢必運用所有手段阻止人民幣挑戰美元地位,匯率戰只是金融戰的戰場之一。
二、中國持有的美元入不敷出
人民幣貶值雖可抵銷美國在貿易戰中加徵的關稅,但是也會引發通貨膨脹,促使中國富人加速將資產轉移海外,更快消耗中國的外匯存底。中國早在疫情發生之前即已存在美元短缺問題。[3] 中國外匯存底雖然高達3.1兆美元,且持有如美國國債等美元計價資產,但是中國整體的美元債務非常高,且中國企業界必須在2020年內償還總額達1,200億美元的債務和2,330億美元的垃圾債。疫情造成中國對外出口受挫和製造業外資大舉撤離,使得中國賺取的美元外匯大幅減少;加上美國政府對中國企業在美籌資管道之阻斷,中國各銀行現下持有的美元恐不足以支付其進口帳單和國內外活動所需。[4] 這是習近平2020年7月28日在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亞投行)年會開幕致辭時,首度未提及「一帶一路」和援助貧窮國家計畫的主要背景之一,也是中國未來面臨國際金融重大衝擊時的脆弱性所在。
參、趨勢研判
一、美國將持續加強對中國之金融封鎖
為了防範因「外國公司問責法」被迫在美國下市,中國的主要企業如:阿里巴巴、京東、網易等都已完成或正準備在香港上市。中國企業在香港籌得美元資金之前提,是港幣必須維持兌換美元之匯率,目前最低標準是7.85港元兌1美元。然而,港版國安法之實施和美國宣布取消香港特殊地位,將使香港喪失大量轉口貿易之美元順差,在港外資也可能大舉撤離。香港若缺乏足夠美元來維持港幣與美元之匯率,最後可能導致港幣與美元脫鉤。另一方面,美國政府正準備針對中共傳播武肺病毒、造成美國人民大量死亡一事提出訴訟索賠,並聯合其他盟國共同行動。最終結果可能是美國宣布不償還中國持有的美國國債,或是凍結中共高官們藏匿在美國的鉅額資產做為賠償。這些發展除了可能在中國國內引發巨大的政治經濟風暴之外,也可能造成全球金融市場劇烈震盪。
二、中國加速開放金融市場吸引外資
為了實現美中貿易戰第一階段協議和減緩美元短缺之壓力,中共加速開放金融市場來吸引外資。中國於2019年底宣布將開放 45 兆美元的金融服務業市場,並自2020年4月1日起,取消外資在保險、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之股權比例限制,國際投資銀行可以全資子公司型態在中國營運,比原先預定實施時間提早8個月。全球著名的投資銀行,如:高盛、摩根大通、摩根史坦利、野村、瑞銀等紛紛加碼前進中國,和製造業外資大舉撤離形成強烈對照。同時,中國也加速開放股市和債市,除了2019年7月設立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之外,也鼓勵外國投資法人增持中國債券。估計至2020年5月為止,已有約7,000億美元的外匯流入,而中國的外國直接投資在2020年6月份也大幅增加至1,170億元人民幣,約當170億美元。[5] 然而,無論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構想或是海南自由貿易港計畫,短期內都難以取代香港原有的角色和地位。香港是中國與西方社會來往的重要節點,也是美中爭霸的重要接戰點,如華為孟晚舟案之資料即由香港匯豐銀行提供。如果美國透過香港的銀行打擊中國金融,或是要求美國退休基金在港出清中概股股票,對香港和中國都將產生重大的影響。
[1]“Decision to Initiate Antidumping Duty and Countervailing Duty Investigations of Twist Ties from China, ” International Trade Administration, https://www.trade.gov/faq/initiation-antidumping-duty-and-countervailing-duty-investigations-twist-ties-china;Karen Yeung ,“US-China trade war: amid allegations that yuan is undervalued, why are tiny twist ties so important?”South China Morning Post, July 27, 2020, https://sg.news.yahoo.com/us-china-trade-war-amid-070517916.html.
[2]美國聯準會於2020年3月左右,先後與韓國、澳大利亞、巴西、墨西哥、新加坡、瑞典、丹麥、挪威和紐西蘭9國央行簽訂貨幣互換協議,期限最短為6個月。
[3] 2018年,中國四大商業銀行的美元負債之總和,即已超過其美元資產。
[4]中國2020年第一季經常帳逆差297億美元,是2018年美中貿易戰以來首次出現逆差。
[5]〈美中爆發金融戰,新冷戰正式開打 透視川普與習近平的戰略底牌〉,《臺灣銀行家》第127期,頁18-23,2020年7月27日;〈中國實際外商直接投資〉,《匯通財經》,2020年7月16日,https://rl.fx678.com/id/112015032410019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