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解放軍將領晉升觀察
2020.08.28
瀏覽數
158
壹、新聞重點
《新華社》2020年7月29日報導,由中共中央軍委聯勤保障部隊政委轉任火箭軍政委的徐忠波晉升上將軍銜,原火箭軍政委王家勝屆齡退役,轉任人大監察和司法委員會副主任委員。[1] 徐忠波晉銜後,中共現役上將人數增至32名。自中共軍改以來,解放軍正戰區級領導階層在經歷清洗整頓與世代交替後,形成相對穩定的格局。本文嘗試梳理解放軍晉升條件的變化,及對未來中共人事布局的影響。
貳、安全意涵
一、 解放軍正戰區級將領年輕化程度仍不高
目前解放軍正戰區級以上將領配置,包含中共中央軍委會副主席以下委員6名,中央軍委會職能部門主官5名,五大軍種、武警部隊司令與政委共11名,五大戰區司令與政委共10名,及部分軍事院校主官總計32名,均已晉升上將軍銜。此輪徐忠波晉升,亦成為繼北部戰區司令員李橋銘(59歲)、軍事科學院院長楊學軍(57歲),第三位1960年以後出生(「60後」)的解放軍上將。雖然近期解放軍人事調動,不斷強調高階將領年輕化,且不斷打破「最年輕上將」的紀錄。但從目前「正戰區級」將領年齡組成來看,上將年齡平均仍為61.3歲,並以「55後」占大宗,相較於美國、韓國等國家,年輕化進程仍較緩慢。
二、 由「職務為主」過渡到「職銜一致」
中共軍銜階級與職務級別並非相互對應(軍銜分三級10等、職級劃分為15級)。根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第五條,當軍銜高的軍官在職務上隸屬於軍銜低的軍官時,職務高的為上級。[2] 故常發生「職務倒掛」(下級軍銜比上級軍銜高)的情形,如少將可任副大軍區(副戰區)到正師級職位(如圖)。由於軍隊特別注重上下級關係,該情況勢必影響指揮,特別是近年來中共重視跨軍種聯合作戰,更加容易顯現出指揮權歸屬不清的弊端。2016年中國全國人大通過《軍官軍銜條例》部分暫緩適用,2019年12月8日,中央軍委辦公廳印發《關於先行調整軍級以上軍官軍銜晉升有關政策的通知》,由職務領導制逐漸改為職銜一致。原先解放軍將領晉升為上將必須滿足「4+2」的條件(晉升中將滿4年、履任正大戰區職級滿2年),但2016年起,只要將領調佔上缺,將會配合戰區級將領在年中(7月)、年底(12月)集中調整慣例,晉升到相應的編制軍銜,並不受任職滿兩年的限制。如徐忠波近期才由副戰區級的聯勤保障部隊政委升為正戰區級的火箭軍政委,就直接晉升,不必停年。
圖、解放軍職務等級與軍銜配置圖
圖片說明:作者參考中國政府網重製。
參、趨勢研判
一、 「忠於習近平」成為將領最重要的考核標準
中將晉升上將的「4+2」條件,在中共「18大」之後,隨著習近平在軍隊強力反腐、清洗徐才厚與郭伯雄派系人馬及軍隊體制改革,該規則已然被打破。現役上將已有近六成任職中將未滿4年,平均約在3年左右,其中中央軍委紀委書記張升民,更是在2016年7月升中將後,旋即於2017年11月晉升上將。習近平不斷「破格提拔」,使得舊有的晉升邏輯參考價值降低,亦增加外界評估解放軍人事調整的困難度。另外,「具有執行任務經歷」或取代年資成為晉升的主要考量,然而何人能獲選為執行任務,「對習近平的忠誠度」成為最重要的考核標準。從近年來共軍人事調整及現役上將資歷分析,習家軍儼然成形。
二、 年底將領異動將牽動「20大」人事布局
依據中國《現役軍官法》,正戰區級、副戰區級將領任職年齡上限為65/63歲,故2020年內分別為1955年/1957年出生的正/副戰區將領將屆齡退休。上將部分包含戰略支援部隊政委鄭衛平、武警司令王寧、西部戰區司令員趙宗岐,副戰區級至少有12名將領亦達退休年限。2020年12月的職位調整勢必牽動「20大」解放軍高層領導人布局。另外,中央軍委會副主席許其亮、張又俠,國防部長魏鳳和與聯合參謀部參謀長李作成等人,「20大」亦均無法續任,因此,中共或可能於今(2020)年底增補1名主管作戰訓練的將領進入中央軍委會,值得後續密切關注。
[1] 〈中央軍委舉行晉升上將軍銜儀式 習近平頒發命令狀並向晉銜的軍官表示祝賀〉,《新華社》,2020年7月29日,https://reurl.cc/q8DMRn。
[2] 2016年中國全國人大通過規定,暫時調整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現役軍官法》、《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中軍官職務等級、軍銜、職務任免等有關規定。《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現役軍官職務等級編制軍銜」仍維持「正/副大軍區」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