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近期的太空發展對國際影響
2020.08.28
瀏覽數
217
壹、新聞重點
中國於2020年6月23日發射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最後一顆組網衛星並完成太空聯網,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在7月31日宣佈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除此之外,中國於7月23日在海南文昌太空發射場,利用長征五號運載火箭將天問一號發射升空,執行火星探測任務。[1] 雖然中國今年有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洪災、糧食供應量等問題,但從北斗三號及天問一號的太空活動看來,仍不減緩太空發展的進度,並視為國家重要成就之一。
貳、安全意涵
一、北京可利用北斗系統擴大監控範圍並威脅區域安全
中國從80年代開始定位衛星的研究。第一期的「北斗1號」從2000年開始發射衛星做中國境內的定位系統試驗,第二期在2012年完成北斗二號系統並在亞太地區導航,第三期在2020年發射最後一顆衛星後完成全球覆蓋,總共有55顆衛星(含退役)。
目前全球有四大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美國的GPS、俄羅斯的GLONASS、中國的北斗、歐盟的GALILEO。全球長期以來都是以美國的GPS為主導,中國現在完成北斗佈署除了將降低對GPS的依賴外,也可藉由其「一帶一路」的範圍,輸出支援北斗系統的產品,擴大在一帶一路範圍國家的影響力。雖然中國媒體強調是要向世界貢獻「中國方案」,提供交通導航、防治災害、自然觀察、人道搜救等非軍事的民生用途,但歐美仍質疑中國發展北斗是要確保中國軍事通訊安全,美國2019年的《中國軍力報告》指出,解放軍正積極發展太空戰略並增進太空的情監偵能力,利用通訊衛星及導航衛星發展對空相關技術,包含殺傷性飛彈、地面雷射、太空軌道機器人等,[2] 雖然解放軍還要普及地面以及軍事設施的接收器,但現在與美國關係日益緊張,北斗系統還是會威脅到南海與台灣的安全問題,有利於中國監測全球和太空行動。
二、天問一號為國際合作且中國力拼首次任務就成功
七月是地球離火星軌道距離最短的時期,7月19日阿聯酋搭載日本三菱重工火箭發射美國製造的「希望號」,7月23日中國發射「天問一號」,7月30日美國發射「毅力號」,三國皆執行火星任務。依照中國國家航天局發布的照片,長征五號火箭上有中國國家航天局(CNSA)、歐洲太空總署(ESA)、阿根廷國家太空活動委員會(CONAE)、奧地利研究發展總署(FFG)、法國國家太空研究中心(CNES)的標誌,中國搜狐的「國際在線」公眾號發文「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畫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3] 代表中國與這些機構進行探索火星的國際合作。
中國在今年發射火星探測器,不僅代表中國開啟太空時代50年,也可推測是要趕在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慶之前降落火星,若任務成功,中國將是全球第一個在第一次任務中就完成火星環繞及著陸探測的國家,就可建立政治影響力和國家威望,成為亞洲地區的領導者並足以與美國相抗衡。
參、趨勢研判
一、 北斗系統將為中國「天基絲路」的基礎且將提升精準打擊能力
北斗最後一顆衛星的發射,可視為中國向全球提供不同於GPS的另一種方案。北京想向各國表示自己有能力在美國主導的太空中提供另一個選項。中國藉由衛星通訊、導航、遙測等三大系統奠定在國際影響力,未來若是中國能透過北斗完成「天基絲路」,針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提供基本服務,就能讓沿線上的國家採用中國的系統,拓展政治話語權及系統規格制定權,達到以商業控制沿路國家政治的目的。[4] 此外,北斗還能提升解放軍遠程目標的精準打擊,不排除具有破壞其他國家的衛星或設備的可能性。
二、 天問一號明年初的活動將影響中國在太空探測的地位
中國近幾年來不斷拓展太空活動,從北斗衛星、月亮的嫦娥系列計畫,現在更將目光放到火星。「天問一號」的目標是「繞落巡」三步驟,預計在2021年2月進入環繞火星的軌道,4月放出探測器進行火星著陸探測任務,[5] 另帶了兩台攝影機、探測雷達、檢測儀、光譜儀、磁力儀、兩台分析儀,要收集火星數據,但天問一號最難的部分為火星著陸,若能成功即代表中國「早日實現建設航天強國的偉大夢想」,中國可持續推進 2030年將收集到火星岩石樣本帶回地球、2045年之前建立月球載人基地並有能力將人類送上火星的目標。
[1]「北斗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新聞發佈會召開」,《北斗網》,2020年8月3日,http://www.beidou.gov.cn/yw/xwzx/202008/t20200803_20935.html;才揚,〈中國首次火星探測任務“天問一號”探測器成功發射〉,《新華網》,2020年7月23日,http://www.xinhuanet.com/tech/2020-07/23/c_1126275764.htm。
[2]“ANNUAL REPORT TO CONGRESS-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2019),” Office of the Secretary of Defense, https://media.defense.gov/2019/May/02/2002127082/-1/-1/1/2019_CHINA_MILITARY_POWER_REPORT.pdf.
[3]賈延寧,〈歐洲航天局專家表示火星探測計畫將是中國太空探索邁出的一大步〉,《搜狐》, 2020年7月24日,https://www.sohu.com/a/409394248_115239。
[4]何奇松,〈天基絲路助推一帶一路戰略實施——軍事安全保障視角〉,《國際安全研究》,2016年第3期,http://cnki.sris.com.tw/kcms/detail/detail.aspx?dbCode=cjfd&QueryID=1&CurRec=10&filename=GGXB201603006&dbname=CJFDLAST2016。
[5]Mike Wall, “China launches ambitious Tianwen-1 Mars rover mission”, Space.com, July 23, 2020, https://www.space.com/china-tianwen-1-mars-mission-launch.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