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週報第33期
壹、新聞重點
白宮主管印太事務負責人康貝爾(Kurt Campell)於2021年7月6日,在「亞洲協會」(Asia Society)針對台灣議題表示,「我們支持與台灣堅實的非官方關係,我們不支持台獨(do not support Taiwan independence)。我們充分了解這議題極具敏感性」。對此,中國外交部回應稱,「一個中國原則是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美方)在涉台問題上謹言慎行,停止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錯誤信號,以免嚴重損害中美關係和台海和平穩定」。我國外交部則表示,「中華民國台灣是一個主權國家,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一部分,這是事實,也是現狀」。[1] 巧合的是,「白宮新冠毒應對團隊」(The White House COVID-19 Response Team)原本在7月6日推特(Twitter)發了ㄧ則含有中華民國國旗的美國全球疫苗捐贈推文,蔡英文總統也隨即轉推以致謝意,但一天後這則推文卻被刪除。白宮發言人莎琪(Jen Psaki)在7月8日例行記者會對此刪文事件解釋,國旗的圖像處理是「無心之過」(honest mistake),不應被視為是美國官方政策的轉變,重申美國仍致力於其「一個中國」政策。[2] 拜登政府首度公開表態「不支持台灣獨立」,也再次強調維持美國「一個中國」政策,絕非偶然,值得關注警惕。
貳、安全意涵
ㄧ、台海具「微妙而危險平衡」本質
康貝爾在「亞洲協會」被問及美國如何一方面適當地對台灣展現尊重支持,另方面維持行之有年的「一中」政策時,指稱這兩者間「是非常微妙的一個『危險平衡』(dangerous balance),但這是必須維持的平衡。維持(台海)和平與穩定,涉及美國極其重要的利益,而其他國家也正在認識到這一點,此也攸關國際間穩定」。康貝爾明顯地想將美國對台灣支持與「台獨」做清楚區隔,這正反映美方擔憂「台獨」將危害美中關係思維,同時透過「不支持台獨」的表態,以確保「微妙而危險平衡」的台海安全。
康貝爾公開指稱台獨「敏感性」,首度為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獨」表態。但他同時將台灣與香港議題相連結表示,中國應當從美國和國際社會對北京鎮壓香港民主的回應中認識到,北京武力侵犯台灣將具「災難性」(catastrophic),同時違反既有的國際秩序。不過在他警告北京不久後,白宮刪除含有中華民國國旗推文,除了呼應之前對「不支持台獨」的表態,也安撫北京美國仍將致力維持行之有年的「一個中國」政策。白宮此種威嚇與安撫兩手策略,可視為拜登政府對習近平在中共百年黨慶矢言「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祖國完全統一」與「堅決粉碎任何『台獨』圖謀」的一種軟硬兼具回應。
二、華府對北京遞出善意橄欖枝
針對美中關係,康貝爾認為所謂的「新冷戰」(new cold war)概念,不適用於解釋美中關係;並表示美國仍願與中國「和平共存」(coexist peacefully),因為印度–太平洋地區足夠大,可以容納兩個大國,儘管「中國的雄心超過了這一點」。他指出,中國展現其決心與強勢作為想在全球舞台扮演領導者角色,並企圖重塑亞洲既存的國際秩序,的確對美國形成重大挑戰。面對此中國挑戰,美國所需要的戰略在於,「讓中國看到機會(合作),但如果中國採取違反維持和平與穩定作為時,華府也要做出回應」。[3]康貝爾的「反新冷戰」、「和平共存」與「機會」論,並公開表態「不支持台獨」,顯示拜登政府希望能消減當前美中的競爭緊張關係,並向中國遞出和解的善意。
康貝爾對中國放軟姿態,明顯地有別於川普(Donald Trump)政府的對中強硬路線。這也有異於他在2021年5月於史丹佛大學演講時的對中強硬立場,聲言「美中交往(engagement)的時代已告終」,美國當前對中國政策「主要模式將是競爭」。[4] 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曾表示,拜登政府不想與中國發生衝突,也無意啟動新冷戰圍堵中國,不過華府堅持維護「以規則為基礎的國際秩序」對中國進行競爭。[5] 拜登政府企圖展現其與川普政府不同的中國政策,有其脈絡可循的,特別在軟硬兩手策略間,不過拜登政府更著重的是外交折衝,以盡量避免與中國所謂的「核心利益」發生不必要的直接衝突。
參、趨勢研判
ㄧ、拜登政府將採「雙重嚇阻」維持台海安全
康貝爾一方面提醒台北美國「不支持台獨」,另方面警告北京犯台的「災難性」,顯示華府為維持「微妙而危險平衡」台海安全,反對兩岸任何一方片面改變美國所認知的台海現況。自美台斷交以來,如何解釋《台灣關係法》(Taiwan Relations Act)下,美國對台灣的安全承諾,在華府就一直有「戰略模糊」(strategic ambiguity)與「戰略清晰」(strategic clarity)兩派的爭論。[6] 康貝爾ㄧ向支持「戰略模糊」,在1998年國會聽證時曾說,「戰略模糊帶給我們過去 25 年來極大和平、穩定及繁榮,符合美 國、中國及臺灣的利益」;在2021年就任白宮印太新職後則指出,「所謂戰略清晰,會有一些非常不利的後果」,並表達維持某種的台灣現況,最符合雙方利益。[7] 此次康貝爾對兩岸的示警,顯示拜登政府對兩岸將採取「戰略模糊」下「雙重嚇阻」(dual deterrence)概念,以達成其維持台海和平穩定的戰略目標。
二、華府將台灣置於美中關係框架下不利台美關係發展
拜登政府企圖以台灣議題,改善川普政府以來緊張對峙的美中關係,創造雙邊外交斡旋的空間與舞台。白宮為積極促成拜習峰會的破冰之旅,就是個例子。國家安全事務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在簡報拜登六月訪歐成果時表示,拜登將以某種方式與習近平的接觸,意在評估美中關係並確保兩人能直接溝通,正如同之前拜登與普亭在峰會直接溝通。康貝爾也表示,不久後將對拜習會做出某種安排。[8] 表態「不支持台獨」與藉刪推文重申「一個中國」政策,華府明顯有意為拜習峰會,鋪陳營造良好的協商氛圍,但此也再次將台灣置於美中關係框架之中,明顯不利台美關係與美中關係的平行發展。
三、美方如何定義「台獨」攸關台海安全未來發展
此次康貝爾表態拜登政府「不支持台灣獨立」,以維護支持台灣與堅守「一個中國」兩者間「微妙而危險平衡」關係。華府對所謂美國「一個中國」政策有明確的說法,此即「以《台灣關係法》、美中三項聯合公報和《六項保證》為基礎的一個中國政策」。但另方面,儘管華府視「台獨」為破壞台海現況的另一關鍵,不過對「台獨」卻遲遲沒有做出明確定義。華府尚未定義「台獨」,應與美國對台灣主權歸屬不具體表態有關,這也提供華府在維持美台關係運作的空間。但如果將來美方為因應美中關係發展,而片面對所謂「台獨」作出定義時,勢將對台美關係發生關鍵性影響,政府對此也應有所警惕而預作規劃因應。
[1]
“Kurt Campbell: U.S. and China Can Co-Exist Peacefully,” The Asia Society, July 6th, 2021, https://reurl.cc/KAE8Le;〈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中國外交部,2021年7月7日,https://reurl.cc/1YMVGY;鍾佑貞,〈美不支持台獨 外交部:中華民國台灣是主權國家〉,《中央通訊社》,2021年7月7日,https://reurl.cc/9rxkRj。
[2]
〈白宮發言人:含有中華民國旗幟的推文是“無心之失”,美仍致力於“一個中國”政策〉,《美國之音》,2021年7月9日,https://reurl.cc/gWNRAz。
[3]
“Kurt Campbell: U.S. and China Can Co-Exist Peacefully,” ibid.
[4]
“White House Top Asia Policy Officials Discuss U.S. China Strategy at APARC’s Oksenberg Conference,” Stanford University, May 27, 2021, https://reurl.cc/kZ9Woq.
[5]
David Shepardson, “Blinken says China acting ‘more aggressively abroad’—‘60 Minutes’ interview,” Reuters, May 3, 2021, https://reurl.cc/WE28jx.
[6]
有關「戰略模糊」與「戰略清晰」討論,請見林正義,〈「戰略模糊」、「戰略明確」或「雙重明確」︰美國預防台海危機的政策辯論〉,《遠景基金會季刊》第八卷第一期,2007年1月,https://reurl.cc/Q9mkp2;〈美國台海策略之辯:戰略模糊或戰略清晰〉,《國防安全研究院 國防情勢特刊》第六期,2020年10月30日,https://reurl.cc/4aq7gj。
[7]
U.S.-Taiwan Relations, Hearing before the Subcommittee on Asia and the Pacific of the Committee o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House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Committee, 105th Congress, 2nd Session, May 20, 1998 (Washington, DC: U.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998), pp. 14-17; Demetri Sevastopulo and Kathrin Hille, “Washington shies away from open declaration to defend Taiwan,” Financial Times, April 30, 2021, https://www.ft.com/content/26b03f60-ac06-4829-b2ed-da78ac47116a; David Brunnstrom and Michael Martina, “Strategic clarity on Taiwan policy carries 'significant downsides' - U.S.,” Reuters, May 5, 2021, https://reurl.cc/Gd1VeW.
[8]
張文馨,〈白宮安排拜習會 G20是時機〉,《聯合新聞網》,2021年6月19日,https://reurl.cc/bXqrVy;〈白宮亞太事務協調員: 美中可以和平共存但挑戰巨大〉,《美國之音》,2021年7月7日,https://reurl.cc/83zzg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