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2019.12.06
瀏覽數
796
現代的科技或產品往往是軍事需求而出現,代表性例子如快速刮鬍刀是為了因應一次大戰毒氣戰的防護、網際網路的雛形是美軍在1960年代為了遠距離演訓而研發,當紅的物聯網(Internet of Things, IoT)與1980年代便問世的Link-16此一早期的軍用物聯網(Military Internet of Things, MIoT)頗有異曲同工之妙。國防科技與產業經濟的發展可說相輔相成。
國防安全研究院定期出版的年度報告,包括印太戰略情勢、中共情勢、以及國防科技報告,在執行長林正義博士的領導下,針對當年的重要趨勢提出敏銳的觀察與研析,提供政府與各界作為政策參考。現代的國家安全戰略,科技也是其中重要的一環,涉及安全、軍事、經濟、乃至就業等面向,是維繫國家生存與發展的重要資源。因此,2019年度的國防科技報告鎖定產業與供應鏈安全作為主題,不僅符合國際安全趨勢的轉變,同時配合國防產業條例的施行,並找出產業的關鍵競爭力。
目前政府推動的國機國造、國艦國造可說是重大的國家政策,一方面可滿足國防的需求,同時預算的投入可發揮2.5倍的經濟加乘效果,帶動產業升級與創造就業。此外,台灣的電子產業、精密機械等也是關鍵供應鏈,特別是軍規固態電子、軍規半導體等在全球的軍事裝備中都屬於不可或缺的地位,例如台灣生產的奈米級軍規晶片,便由美國國防部認證並用於 F-35戰機、以及其他最先進的軍事裝備,這說明台灣國防產業的戰略潛力與重要性。
本報告分析美中貿易戰的戰略意義,主要民主國家對於敏感科技與產業的安全管理趨勢、以及我國國防產業的發展提出觀察與建議。我國在產品與供應鏈安全的強化將可掌握未來市場需求,不僅可確保國防安全也可同時創造經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