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美日高峰會之觀察
2022.06.03
瀏覽數
1854
壹、新聞重點
2022年5月23日,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東京舉行元首高峰會。岸田文雄去(2021)年10月執政之後,在今年1月21日已舉行過美日視訊高峰會,這次則是首次採取實體形式,會後並發表題為〈強化自由開放的國際秩序〉的共同聲明。[1]
此刻正值美中兩國對立未解,而歐洲的俄烏戰爭方酣,美日同對俄國實施制裁,對俄關係惡化;中國在日本周邊海域頻繁舉行航母艦載機起降訓練,引發日本當局緊張;解放軍機不斷侵擾我防空識別區。在此等背景之下,美日舉行高峰會自然具有重大意義。
根據美日兩國政府公布資訊,高峰會內容觸及「印太經濟架構」(Indo-Pacific Economic Framework, IPEF)等區域經貿安排、經濟安全、太空、疫情防治、氣候變遷等多元議題。在區域情勢方面,除烏克蘭情勢之外,也再次關注東海與南海的安全情勢。有關台灣部分,美日再度共同表達對於台海情勢的關切,且其表述具有新意,故本文主要聚焦分析有關兩岸部分。
貳、安全意涵
一、 高峰會升高迄今對台海和平穩定的關注
會談內容指出,美日兩國對台海的「基本立場維持不變」,並且「重申台海和平穩定作為國際社會安全繁榮的不可或缺要素之重要性」,同時「鼓勵兩岸議題和平解決」。[2]相較於上次美日高峰會(2021年4月16日)的共同聲明,此次有關台海部分,強調美日兩國「基本立場維持不變」,此應係指美日的「一中政策」。無需贅言,此等立場決非堅持「一中原則」的北京當局所能接受。
此外,美日高峰會也指出,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乃是國際社會為維持安全與繁榮,所「不可或缺的要素」(indispensable element);換言之,倘若台海出現動盪,國際社會即無法確保安全與繁榮。這部分與前一天(5月22日)的美韓高峰會聲明內容大致雷同,該共同聲明指出,「確保台海的和平與穩定作為印太安全繁榮的基本要素(essential element)之重要性」。[3]
在此應注意,將台海和平穩定稱為「不可或缺」或「基本∕本質性」的「要素」,是新採用的表述方式,而迄今國際社會提及台海和平穩定的重要性時,並沒有特別加以形容和比喻。這種新表述方式,進一步強調台海和平對於印太安全的關鍵角色,凸顯前者對後者的不可或缺性與不可分割性。
二、 高峰會更強調美日同盟「嚇阻」與「應處」威脅之力量
此次高峰會特別強調,美日兩國將儘速提升同盟的「嚇阻力」和「應處力」。聲明中並接著提到釣魚台議題,重申反對試圖損害日本對該島行政的單方面行動,因此所謂「嚇阻」與「應處」,主要應係針對中國,而日本更將為此擴增「相當程度的防衛費用」。在此所指的防衛費用擴增,指的就是近來沸沸揚揚的日本防衛政策新方向:「防衛費的GDP占比提高到2%,並分5年達成」一事。
另外,拜登總統在回答記者有關「俄國攻打烏克蘭,美國沒有介入,但倘若中國入侵台灣或武力奪取台灣,美國是否會軍事介入」的提問時表示,美國政府維持「一中政策」,但若中國攻打台灣,美國將採軍事介入,並稱「那是我們的承諾」(“That’s the commitment we made.”)。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過去曾經公開表示,「台灣有事即日本有事,也就是美日同盟有事」,而此種立場,顯然已經在此次高峰會當中,獲得公開且正式的確認。
毫無意外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汪文彬,隨即在例行記者會上,表達中國政府對此「強烈不滿和堅決反對」,並重談「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代表全中國的唯一合法政府」等論調。[4]應當注意的是,汪某係稱「台灣是中國的一部份」,而未採用今(2022)年4月27日國台辦發言人馬曉光甫公開使用過、對兩岸定位較寬鬆的「兩岸同屬一中」之說法。[5]汪某顯然是藉此表達中國政府對美日高峰會之不快。
參、趨勢研判
一、 美日防衛規劃與作為的「台灣因素」份量將提升
儘管美日高峰會關於中國部分,也提及香港、新疆之人權問題,但強調與中國之間的溝通,因此高峰會所強調的「嚇阻力」與「應處力」,主要應係針對台灣等之武裝威脅。在這方面,日媒《共同社》去年12月23日引述不具名日本官員披露,美日已制定台海緊急事態的《聯合行動計畫草案》,其中包含美軍在日本西南諸島成立臨時基地,日本則展開彈藥燃料等後勤補給支援。[6]媒體雖稱該草案未獲日本政府證實,然這應是基於軍事敏感性,故未證實尚屬合理。重要的是,此等規劃或消息,對目前的台海安全情勢而言是有意義的,亦即傳達給北京當局知曉:美日兩國不僅是在口或字面上,表達對台海安全的關注,倘若中國輕舉妄動,美日兩國將不會作壁上觀。
由於日本正在進行《國家安全保障戰略》、《防衛計畫大綱》和《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等三份防衛文件的修訂作業,其後也應會調整與美國之間的《美日防衛合作指針》內容,故吾人可推斷,前述文件的新版內容,將會納入更多有關「台灣有事」的要素或精神(例如特別強調加強防衛日本西南諸島等)。
二、 短期內中國或有明顯反彈但應會克制謹慎
中國自然不樂見美日兩國加強同盟力量,同時對其視為「核心利益」的台灣事務說三道四。在這方面,中國在2015年之後,再次在東海的日中兩國中線附近有所動作。據日本外務省在2022年5月20日公布,中國近日在該區域新建資源探勘設施,外務省亞洲大洋洲局局長(相當於我外交部亞太司司長)船越健裕即向中國駐日第二公使楊宇,表達強烈抗議。[7]
雖然此事發生於美日高峰會之前,但由於高峰會前的5月18日,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Jake Sullivan)和中國政治局委員楊潔篪的通電中應有談及高峰會;而中國外長王毅和日本外相林芳正也在同日視訊通話,該通話應亦提及高峰會。據此研判,中方重燃東海油氣田爭議,應係與美日召開高峰會有關,據此掌握高峰會要旨並提前表態。
惟東海油氣田爭議雖拉高雙邊緊張,但判斷北京當局應仍會克制謹慎。這是因為中國國內政情緊張,社會也因經濟不振與疫情失控而動盪,近期內中國政府應該不至於想在中共20大召開前夕,過度升高與美日兩國之間的緊張對立。
[1] 〈日米首脳共同声明「自由で開かれた国際秩序の強化」〉,《日本外務省》,2022年5月23日,https://www.mofa.go.jp/mofaj/files/100347254.pdf。英文版請見,“Strengthening the Free and Open International Order,” Japanes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May 23, 2022, https://www.mofa.go.jp/mofaj/files/100347252.pdf.
[2] 原文為:“Prime Minister Kishida and President Biden stated that their basic positions on Taiwan remain unchanged, and reiterated the importance of peace and stability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as an indispensable element in security and prosperity in the international community. They encouraged the peaceful resolution of cross-Strait issues.”
[3] “U.S.-ROK Leaders’ Joint Statement,” The White House, May 21, 2021, https://www.whitehouse.gov/briefing-room/statements-releases/2021/05/21/u-s-rok-leaders-joint-statement/.
[4] 〈2022年5月23日外交部發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記者會〉,《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2022年5月23日,https://www.fmprc.gov.cn/fyrbt_673021/jzhsl_673025/202205/t20220523_10691438.shtml。
[5] 〈國台辦:任何企圖出賣中華民族利益的行徑必遭兩岸人民唾棄和歷史懲罰〉,《中國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2022年4月27日,http://www.gwytb.gov.cn/xwdt/xwfb/wyly/202204/t20220427_12431203.htm。
[6] “Japan, U.S. Draft Operation Plan for Taiwan Contingency: Source,” Kyodo News, December 23, 2022, https://english.kyodonews.net/news/2021/12/f5ed60ab6502-japan-us-draft-operation-plan-for-taiwan-contingency-sources.html.
[7] 〈中国による東シナ海での一方的な資源開発に関する新たな動きについて〉,《日本外務省》,2022年5月20日,https://www.mofa.go.jp/mofaj/press/release/press1_0008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