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岸田出訪歐美看日本對外政策走向
2023.02.03
瀏覽數
2112
壹、新聞重點
1月9日,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啟程出訪法國、義大利、英國、加拿大及美國,此行目的為與合作夥伴就安全議題取得共識。[1] 日本甫歷經近10年來最大規模之國安及國防政策改革,除大幅增加國防預算外,並將中國定位為「有史以來最大之戰略挑戰」。在此背景下,日本自1月起輪值七大工業國集團(G7,以下同)議長國及擔任聯合國非常任理事國,岸田如何與國際社會協調、合作,以緩解中國威脅,殊值關注。
貳、安全意涵
一、內部問題之外部化:延續印太戰略的長期擘劃
對日本而言,該國當前在地緣政治上最為棘手之問題即在如何應處專制中國之崛起及美國的衰退。在此戰略形勢變化下,日本既無單獨影響中國之力,亦難獨力與中國對抗,故將中國威脅訴諸域外國家並取得共識,亦即「內部問題外部化」為其最佳策略,此亦是該國印太戰略主軸。[2]岸田本次出訪國家均為G7成員,若僅就地理位置而言,G7成員中僅有日本為亞洲國家;在對亞洲事務介入程度上,近半世紀以來僅有美國持續涉足,故爭取位於亞洲外部的G7成員國共識乃當前要務。綜觀岸田與歐美主要國家元首會談議題,如何應處中國威脅仍是首要關注焦點。由日本一再成功將中國議題置入會談內容觀之,顯示該國在「內部問題外部化」上已取得初步成果。由於日本在應對中國上的最大戰略目標並非全面開展對抗,而是協調外部勢力營造「引導專制中國遵循國際秩序」之戰略環境。岸田此行持續強調法治及建立國際規範,亦反映此戰略方針並未改變。
二、循G7平臺應對中國威脅已面臨瓶頸
在俄國遭凍結席位後,G7成為已開發民主國家之集合體,其成員國與日本在經濟發展程度及價值觀方面高度契合,自然成為日本遂行國際戰略之主要平臺。岸田訪問歐美國家期間除與各國就臺灣海峽之和平穩定取得共識,更與英國簽訂「互惠准入協定(RAA)」。[3]此行雖看似大有斬獲,然審視出訪實質成果,情勢卻不容樂觀。首先,臺海安定問題已非首次列入G7共同宣言(早於2021年時即已列入),故在對中國之威脅共識上難稱取得重大突破。此外,G7國家雖對臺海情勢表達高度關注,惟基於對中經濟關係及地理條件等因素,英國等G7國家以實際行動介入臺海問題程度極為有限。故就現況觀之,僅以G7平臺之力應對中國似已面臨瓶頸。此外,歐美日等大國主張在G7以外之國際平臺,亦未必獲得普遍支持。例如二十國集團(G20)成員因包含中俄兩國,其會議最終見解屢屢與歐美日國家主張存在巨大鴻溝。[4]在此背景下,日本在取得G7國家共識方面雖已取得初步成果,惟G7在當前「一國一票制」的國際社會卻時有淪為「少數派」之風險。換言之,若就日本欲營造之「引導專制中國遵循國際秩序」目標而言,既有的G7平臺仍存在一定瓶頸。
參、趨勢研判
一、整體外交政策走向:立足先進國家,放眼發展中國家
岸田此行訪問歐美國家,媒體高度關注其與盟國如何圍堵中國,例如是否將中國認定為威脅或日英兩國簽訂「互惠准入協定」等。然而上述舉措僅屬被動因應作為,而非從根本緩解中國威脅。其主因在於先進國家及發展中國家對安全及利益之認知仍存在重大鴻溝,致中俄等國得以無視各國立場「以力量改變現狀」。如東協及非洲國家不願對烏克蘭危機及中國威脅表態,且屢在聯合國表決棄權之原因即在其出自國家生存發展需求,不得不對中俄行徑妥協。在此背景下,考量氣候變遷、糧食及能源安全等議題對發展中國家危害更甚已開發國家,亦是其向中俄妥協之最大主因,故日本政府近期積極向先進國家集團提起涵蓋發展中國家利益之議題。[5]檢視岸田此行與歐美國家元首互動內容,可發現其除主張共同應對中國威脅外,更頻將氣候變遷、能源及糧食安全議題置入會談。由此觀之,日本雖持續深耕先進國家外交平臺,未來勢將對發展中國家著力更深。其背景在於日本在與先進國互動過程中,若不能兼顧發展中國家間安全及利益,以「積極引導中國遵循國際秩序」為主軸之印太戰略勢將淪為空談。
二、東北亞外交政策走向:緩解日中、日韓關係為當前要務
岸田此行與歐美主要國家在應對中國威脅上取得共識,惟G7國家政治經濟中心多遠離亞洲,上述共識能否轉化為具體行動仍有待長期觀察。例如烏克蘭危機爆發後,德國因顧忌俄國立場,使其在援烏政策上多有保留,故未來亦難確保G7國家全面在涉中國事務上統一口徑。在此背景下,日本即便在中國議題上成功遂行「內部問題外部化」之戰略,然該國若未能在東北亞地區適時為日中關係減壓並與域內國家構築共識,不免仍有遠水難救近火疑慮。對於岸田修訂國家安全保障戰略及出訪歐美國家行程,中國官媒新華社抨擊日本放棄「專守防衛」立場、為實現軍事大國夢做鋪墊,並稱「日美渲染印太地區安全形勢」及「拉幫結派刷存在感」,[6]顯不樂見事態發展。另一方面,韓國尹政權雖謀求改善日韓關係,惟韓國大選在即,處理強制勞動等日韓歷史議題更迫在眉睫,[7]尹政權若不能妥善應處,更難在兩國關係上有所作為。
對於中韓兩國動向,岸田於此行返國記者會雖仍維持「將明確向中國表達日本主張,敦促其採取負責任之行動,構築健全日中關係」等立場,然對於爾後與中國之元首互動,其尚無具體定論,展現極度保守態度。另一方面,岸田在同場記者會上對日韓關係展望亦僅稱「敦促韓國方面遵守日韓歷史決議」,並未就兩國互動進一步評述。[8]上述發言顯示日中緊張關係遲未緩解,且日韓仍暫難跳脫歷史爭議窠臼。在此背景下,岸田「遠征」歐美國家雖已初顯成果,惟在應對中、韓等域內國家上,仍必須投注更多外交資源。
[1]《首相、米欧訪問へ出発》,〈日本経済新聞〉,2023年1月9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KKZO67423930Z00C23A1PE8000/。
[2]麥可.葛林(Michael J .Green),《安倍晉三大戰略》(新北:八旗文化,2022 年,第1版),頁 102。
[3]〈「日本、インド太平洋のハブに」 日英安保 識者に聞く〉,《日本経済新聞》,2023年1月12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GR3002B0Q2A231C2000000/。
[4]〈[社説]G20の亀裂を協調の停滞につなげるな〉,《日本経済新聞》,2022年4月21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DK209PO0Q2A420C2000000/。
[5]〈林外務大臣臨時会見記録(令和5年1月12日(木曜日)15時43分 於:ニューヨーク)〉,《日本外務省》,https://reurl.cc/6L8NR6。
[6]〈日首相出訪G7五國 拉幫結派刷“存在感”〉,《人民網》,2023年1月16日,http://japan.people.com.cn/BIG5/n1/2023/0116/c35421-32607211.html。
[7]〈元徴用工問題、なお難路 現実案迫る安保とカレンダー〉,《日本経済新聞》,2023年1月18日,https://www.nikkei.com/article/DGXZQODK1516K0V10C23A1000000/。
[8]〈韓国「謝罪と呼応必要」 元徴用工問題、日韓局長が協議〉,《日本経済新聞》,2023年1月16日,https://reurl.cc/qZEkb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