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對科技業的控制將不會停歇
2023.02.03
瀏覽數
2121
壹、新聞重點
中國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2023年1月8日的新華社專訪表示,將對平台經濟實施常態化監管,鼓勵平台企業合規經營,並且「14家平台企業金融業務專項整改已經基本完成,少數遺留問題也正在抓緊解決。」[1]郭樹清的言論延續去(2022)年底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要大力發展數位經濟,同時提升常態化監管水平,並支持平台企業發展的說法,這些論述被部分觀察家視為中共欲鬆綁科技行業的訊號。中共是否將於近期停止對於平台經濟乃至於科技行業的監管,給這些民營企業空間恢復監管前的運作?筆者認為,即便中共宣稱整改已完成,仍將持續對科技行業的監控與管制。
貳、安全意涵
一、中共將持續推動國進民退,對民營經濟控制
中國政府除了在2022年末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強調支持平台經濟外,亦重申了「兩個毫不動搖」:「毫不動搖鞏固和發展公有制經濟,毫不動搖鼓勵、支持、引導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有官方評論認為,政府在會議上提及了至少五次的「支持民營企業」的字眼,代表這次政府對於「兩個毫不動搖」的態度更加堅決與明確。[2]不過,國營企業在2003年後就重新成為中國經濟重要的角色,而中共中央與國務院在2015年提出了《關於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的指導意見》,下達強化國營企業的指導方針,導致民營企業的空間大大的被壓縮。換言之,在當前法律及制度面上都不利於民營企業的情況下,若是中共仍舊以「兩個毫不動搖」為基礎同時支持國營與民營企業的發展,國營企業將繼續壯大,而科技業在內的民營企業將繼續受限。
2023年1月7日,阿里巴巴宣布了其創辦人馬雲不再持有螞蟻集團的實質控制權,在15日則有報導指出,阿里集團及螞蟻集團已成立阿里巴巴集團黨委、螞蟻集團黨委、阿里巴巴集團總部黨委等3個黨委,下設25個二級黨組織、150多個黨支部。與此同時,中共正著手在阿里巴巴和騰訊的子公司取得「黃金股」,此舉可讓中共擁有董事會代表權和關鍵商業決策的否定權。[3]阿里巴巴並非特例:1月12日的消息顯示,小米集團的創辦人雷軍再卸任兩家小米相關公司董事長,目前為止雷軍已退出至少四間小米關聯的公司職務。[4]從阿里巴巴與小米的經歷看出,中共並沒有停止「國進民退」的實施,馬雲等科技龍頭的大動作退出只有達成「民退」的目標,在黨尚未完成其對於這些企業的組織改造,藉此強化其對於這些企業的掌控前並不會收手。「兩個毫不動搖」比較像是官方安撫互聯網企業及民營科技公司的說帖。
二、中共無法放寬其對於科技行業的監控
雖然近年來對於科技業與整體民營經濟的監管已嚴重打擊中國的經濟,但中共對於科技行業的監管有其考量。第一,這些科技企業是改革開放的得利者,是改革開放後巨大共同利益共享階層之一,而他們的崛起與地方官員的支持有關,因此對中共來說是官僚資本主義氾濫的「幫兇」。[5]而這些互聯網企業擁有大量財富加上個人資訊等資源,對持續強化對內控制的中共政權來說非常重要,中共高層有藉由「國進民退」來掌握這些資源的理由。
再者,中共對科技高度重視,從2010年代起就致力於推動科產業的國產化。在美中的貿易衝突後,美國開始圍堵中共的科技發展,更加激發了中共藉由科技國產化來突圍的決心。2020年,中共通過了正式發布《中共中央關於製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 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建議)》,(建議)中數位科技被視為重點之一,在持續推動經濟體系的優化與升級、促進產業基礎高級化、產業鏈現代化以及提高經濟質量效益與核心競爭力等目標中扮演重要的角色。[6]從二十大的報告可看出,習近平認為推動關鍵技術的自主掌握是維護中共政權穩定的重要條件之一,而報告中強調的以「舉國體制」來幫助其達到科技自主目標顯示中共將強勢主導科技的發展。在此前提下,中共可能因為要活絡經濟而釋放出鬆綁科技業監管的訊號,但整體的大方向仍舊是以科技自主為目標,並以國進民退為手段,因為在中共的思維下唯有此策略方向才能幫助中國突破美國為首的科技反制。
此外,中共擔心放鬆其對於科技業(特別是金融科技業)的監管會引發嚴重的經濟風暴。以螞蟻金服為例,部分評論認為螞蟻金服被迫暫停上市與馬雲於2020年10月的外灘金融峰會上公開批評中國金融監管系統有關,但中國人民銀行在2019年就宣布了「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草案」公開徵求意見,在2020年9月正式推出「金融控股公司監督管理試行辦法」,意圖對從事金融業的非金融業者進行合理監管,而11月2日中國銀保監會正式預告「網路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更加縮限了螞蟻金服等科技金融業者的財務槓桿操作倍數。[7]對中共而言,螞蟻金服本質為金融平台,卻期望以科技業者的身分規避金融監管,若是順著其意願並同意上市的話將提高金融風險的發生。加上阿里巴巴等科技業勢力龐大,很可能壟斷市場,造成中國內部經濟動盪並影響政權穩定。即便近年來的嚴厲監管造成科技業萎縮,但任由科技業繼續壯大可能產生更高的風險,以此推斷中共將選擇繼續進行對科技業的控制。
參、趨勢研判
民營經濟恐難復甦
民營企業與中小企業一直是推動中國國民消費、投資和就業的主要來源,但民營企業於近兩年受到政府監管的嚴重打擊,造成失業率飆升、民眾收入銳減,甚至影響地方稅收,迫使中共於今年釋出要鬆綁對(含科技業在內)民營企業控制的訊號。但從馬雲、雷軍以及阿里巴巴後續的新聞可看出,中共還沒有完全停止對科技業的整頓,即便這些企業如郭樹清所述已大致整改完成,但他們幾乎被中共所滲透,本質上已經不再是民營企業。不論是本土還是外資企業,科技業龍頭的案例顯示出中國經濟與科技政策搖擺,而且民營企業必須要配合黨的意志,其自主空間將更受限於中共,使得企業對於中國的經濟環境更加沒信心,而在民營企業信心未被提振的情況下,將很難看到經濟活絡,民營經濟恐將維持目前的停滯狀態。這意味著中國的經濟在短期內恐將難改善。
[1]〈中國平台監管鬆綁再進一步 官方稱多企業完成整改〉,《中央社》, 2023年1月8日,https://www.cna.com.tw/news/acn/202301080094.aspx。
[2]〈解讀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兩個「毫不動搖」 為民企派定心丸〉,《大公報》, 2022年12月25日,http://www.takungpao.com.hk/news/232108/2022/1225/801461.html。
[3]〈中共收購阿里巴巴和騰訊黃金股 意欲何為?〉,《新唐人電視台》, 2023年1月15日,https://www.ntdtv.com/b5/2023/01/14/a103624940.html。
[4]楊智傑,〈馬雲2.0?雷軍卸任小米2相關公司董事長 或為專心造車〉,《NowNews》, 2023年1月11日, https://www.nownews.com/news/6025974。
[5]龔祥生,〈中共現代化歷程與二十大後發展〉,《國防安全研究院國防情勢特刊》,第24期( 2022年12月15日),頁1─10。
[6]譚瑾瑜,〈中共中央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的建議〉,《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政府》, 2020年11月3日, http://www.gov.cn/zhengce/2020-11/03/content_5556991.htm。
[7]〈北京火烤螞蟻其來有自,深度剖析螞蟻金服 IPO 受阻的前因與後果〉,《財經新報》, 2023年1月15日,https://finance.technews.tw/2021/02/21/ant-group-ip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