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民主國家處理假新聞之方式
2018.06.22
瀏覽數
158
壹、新聞重點
印尼是東協10國中最大的網路用戶市場,擁有1.33億網路用戶,普及率達到51%。不過,印尼網路上的惡作劇消息或假新聞充斥,已經多到真假難辨又影響人心的地步。例如去年大批穆斯林發動反對前雅加達省長鍾萬學褻瀆可蘭經的示威遊行之際,印尼社群媒體不斷流傳各種排華、辱華等未經查證的訊息,加深群眾的恐懼心理。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 Widodo)也成為假新聞的受害者,佐科威還親自澄清,並要求警方把散布謠言者抓起來。為對抗假新聞,印尼在今年1月成立網路安全局,和警方合作在2月底逮捕4名涉嫌在社群媒體散播仇恨及誹謗言論的「穆斯林網路軍」(Muslim Cyber Army)份子。[1]
貳、安全意涵
假新聞已經成為困擾許多國家的問題,近年來我們看到假新聞被用來影響選舉、誤導民眾並詆毀執政黨、甚至是挑起族群對立。如何因應假新聞並提升資訊安全,是現今各國政府的當務之急。一般來說,民主國家有三個可能的處理方式,本節將對其作簡單的介紹與分析:
一、網路實名制
以真實姓名使用網路服務,以降低網路匿名性對不負責任言論的保護作用。中國與韓國皆有實施此制度,由於本文主要探討民主國家,因此介紹韓國。韓國因為網路霸凌盛行,政府於2007年實行此制,規定瀏覽量在30萬人次以上的網站,使用者必須在後台以真實資料與身分證號註冊。在實施之後,產生的效應包括:誹謗他人的網路貼文並沒有顯著減少、可以騙過身份證登入的軟體開始流通、使用者轉往登記在海外的論壇或網站。最嚴重的是,各大入口網站和本土社群網站成為駭客攻擊的目標,共有3500萬筆詳細個資外洩。[2] 2012年韓國憲法裁判庭全體法官一致同意網路實名制違憲,理由是未能達成原本的公益性目標,卻使得言論自由受到限制。[3]
二、立法處罰
制訂法律來處罰假新聞的傳播,例如德國在2017年通過「社交網路強制法」(Network Enforcement Law),規定大型社群網站在接到通報後的24小時內,必須撤除明顯違法的內容,失職的公司及負責人將會被處以鉅額罰款。[4] 立法處罰的難度很高,首先是假新聞的認定,如何去區分刻意捏造的新聞(disinformation)與內容有錯、或是品質不好的新聞(misinformation)並不容易;此外改編時事來批評、嘲諷時政的文章也不等同於假新聞。其次,誰來認定也是問題,由官方認定會有走回威權時代思想審查的疑慮,稍有不慎便可能會形成文字獄,侵犯言論自由。[5]
三、政府澄清
由政府各部門或專責單位即時澄清說明,以正視聽。政府部門可以在每天早上輿情會報時,注意是否有相關的假新聞並立即予以澄清;若情節重大,可在當天下午再度說明。此方式沒有任何侵犯言論自由的疑慮,但其效果可能較為有限,因為媒體未必會報導,民眾也未必會轉傳訊息。
參、趨勢研判
就上述三種方式的可行性而言。首先,網路實名制不大可能是未來民主國家會用來處理假新聞的方式,韓國的例子證明此法成效不彰、且已經被判定為違憲。在立法處罰方面,此法或有遏阻效果,但爭議甚大。言論自由為政治上各種自由權之基礎,一個民主國家必須盡最大的力量去保護。若要以立法方式處理假新聞,必須非常謹慎,務使言論自由不受損害,否則恐有侵犯人權之虞。一週前執政黨立委邱志偉、蘇震清共同提案修法,希望將「未經查證在網路散播傳遞假新聞、假消息」視同違法,可處3日以下拘留或3萬元以下罰鍰,[6] 此事便引起諸多批評,也無後續進展。最可行的方式是由政府澄清,但如何讓澄清的報導能夠在社群媒體上廣為流傳、讓更多的民眾知曉,則是未來要去思考的方向。
[1]周永捷,「總統親闢謠 印尼設網路安全局對付假新聞」,中央通訊社,2018年6月11日, http://www.cna.com.tw/news/aopl/201806110106-1.aspx。
[2]Lin, Dindo,「連 NCC 都反對的網路霸凌專法,看看韓國曾施行的實名制經驗借鏡」,科技新報,2015年4月30日,https://technews.tw/2015/04/30/real-name-system-taiwan。
[3]Sunnis,「韓國憲法裁判庭宣布「網路實名制」違憲」,巴哈姆特電玩資訊站,2012年8月28日, https://gnn.gamer.com.tw/3/70033.html 。
[4]徐曉強,「德國《社交網路強制法》成功避免假新聞擴散,這些人卻不以為然」,關鍵評論網,2018年2月19日,https://thenewslens.com/article/89674。
[5]Huang, Abby,「綠委提案散布「假新聞」要坐牢3天,但誰來負責查核、監管?」,關鍵評論網,2018年6月9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7479。
[6]周佑政,「重罰假新聞 綠委提案修法」,聯合新聞網,2018年6月9日,https://udn.com/news/story/12178/318929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