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太戰略」經濟層面建構之觀察
2018.08.10
瀏覽數
158
壹、新聞重點
美國與澳洲2018年7月23-24日舉行外交與國防「2+2部長級會談」,發表聯合聲明強化推動「印太戰略」在外交、安全與經濟層面的聯合工作計劃。美國國務卿蓬佩奧(Mike Pompeo)7月30日出席美國首屆「印太商業論壇」(Indo-Pacific Business Forum)時表示,美國將在印太地區投資1.13億發展數位經濟、能源及基礎建設,並與日本及澳洲共同合作投資,以促進印太地區的自由、開放、包容和繁榮。
貳、安全意涵
一、美國從經濟層面豐富「印太戰略」內涵
依據美國2017年12月公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印太戰略」在經濟層面,將優先與盟邦強化高標準與高品質的基礎設施建設合作。2018年7月30日,美國宣布在印太地區的國家投入1.13億美元「頭期款」(down payment),其中2,500萬美元挹注數位經濟、5,000萬美元發展能源計畫及3,000萬美元投資基礎設施,後續再依次增加額度。7月31日,澳洲與日本也宣布加入美國的行列,三方透過美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verseas Private Investment Corporation, OPIC)、日本「國際協力銀行」(Japan Bank for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JBIC)以及澳洲「外交暨貿易部」(Department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rade, DFAT)共同成立基金,投資印太區域基礎建設計劃,為「印太戰略」的經濟層面合作邁出第一步。
二、美國爭取印度及東協國家支持「印太戰略」
印太戰略國家中,澳洲及日本目前雖與美國共同推動區域經濟合作,但印度對於是否加入「印太戰略」的經濟層面建構,仍有待觀察。美國為強化印度在「印太戰略」的角色,將賦予與北約盟國、日本、澳洲及韓國等同地位的「一級戰略性貿易授權許可」(Strategic Trade Authorization STA-1),放寬印度高科技產品銷售出口管制,提升美印戰略夥伴關係,使印度能更加融入並支持「印太戰略」。
東協國家鑑於印太戰略具體執行面向尚未明朗,以及美國的態度讓東協國家感到前景難測,而採觀望態度。蓬佩奧2018年8月1日藉出席「東協區域論壇」,接連訪問新政府為處理前任貪腐問題,宣布暫停「一帶一路」4項建設的馬來西亞,與美國軍事合作密切的新加坡,和位處印太重要戰略位置的印尼,積極布局拉攏東協國家,擴大「印太戰略」參與國範圍。蓬佩奧8月4日更提出具體承諾,為促進印太地區的安全,將再提供東南亞3億美元的安全合作基金,致力於海上安全,人道主義援助、維和能力及打擊跨國威脅,東協10國及東南亞以外的8國外長,亦利用東協區域論壇商討印太相關概念。據報載,東協高階官員9月6日將於雅加達舉行1.5軌外交會談,進一步商討印太的地緣政治架構與相關意涵。
參、趨勢研判
一、具體「印太戰略」合作架構仍有待充實
過去「印太戰略」的目的、內容、對象與手段皆不甚清楚,且多聚焦於軍事與安全面向的雙邊合作,如美日、美澳、美印2+2戰略對話,日本2018年初與澳洲簽署《軍隊互訪協定》(Visiting Forces Agreement, VFA),美日澳印相關溝通機制,亦僅透過官員於2017年11月利用東協峰會的空檔,重啟「四方安全對話」(Quadrilateral Security Dialogue)。在「印太戰略」經濟層面,日本跟澳洲過去已個別強化與東協國家合作,[1] 卻仍缺乏整合多邊經濟體系的交流平台,未來「印太戰略」國家若能完備經濟建制,並提出具體投資的國家與項目等,將有助於充實「印太戰略」經濟層面的具體目標、作為與後續發展。
二、美國將進一步立法增加援外基金與創設對外金融組織
除了經濟投資外,美國國會正透過立法制訂《改善發展投資使用法案》(Better Utilization of Investments Leading to Development Act, BUILD)(H.R.5105 - BUILD Act of 2018),授權允許財政部增貸給美國聯邦政府機構「海外私人投資公司」(OPIC) 可動用的金額,提振美國對發展中國家與新興市場的私人投資。眾議院另計畫創設「美國開發金融研究院」(Development Finance Institution, DFI),做為整合OPIC和其他對外金融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施行能源、港口、水利等基礎設施借貸的執行機構,進一步落實「印太戰略」的經濟承諾。
三、台灣應可在「印太戰略」扮演一定角色
美方官員已多次公開肯定台灣的經濟及高科技發展,可為「印太戰略」做出有價值貢獻(make valuable contributions)。2018年7月31日,台灣外交部亞太司司長葛葆萱在例行記者會時表示,正在觀察各國的印太政策,一段時間後將提出論述,盼和周邊國家密切合作,讓印太戰略可長可久。未來台灣可在數位經濟、能源、基礎建設、「新南向政策」,以及台美「全球合作暨訓練架構」(Global Cooperation and Training Framework, GCTF),與美方及共同推動「印太戰略」的周邊國家密切合作,有助於台灣在區域穩定上扮演更為積極及正面的角色。
[1]日本2016年宣布以5年為期,為亞洲提供規模達1,110億美元「高品質的基礎設施投資」。日本2018年6月11日再表示將透過「國際協力銀行」(JBIC),以3年500億美元支援印太地區基礎建設。澳洲2018年3月與東協各國領袖舉行高峰會,建立戰略夥伴提升合作關係,並發表雪梨宣言(Sydney Declaration),推動網路、海事與移民合作。
[2]「海外私人投資公司」於1971年成立,由美國聯邦政府透過提供貸款與融資,以及為海外私人投資所可能產生的政治風險提供擔保,幫助企業投資發展中國家與新興市場。